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十堰小伙花26天骑行到拉萨 在祖国“脊骨”上留故事

呆呆的阿登 2017-2-8 15:34 15211人围观 单车旅行

提及西藏,不少人对这片圣地心怀神往,也许你还没亲自去趟拉萨一睹布达拉宫,但你一定听过《坐上火车去拉萨》这首歌。

随着旋律,你仿佛真见到了神奇的木马,美丽的格桑花,还有拿着转经筒虔诚叩拜的藏民。

但总有人偏偏不满足于坐着火车去拉萨,他们追求更加刺激的方式,比如,骑行。

彭瑞

彭瑞是位骑行发烧友,生于1980年代末的十堰,大学去了明媚的城市烟台,毕业后的迷茫让他对远方产生向往。辗转于北京、武汉、苏州、昆明和上海等多个有着不同色彩的城市间,他渐渐爱上旅行。

那段时间,他也渐渐注意到身边的骑行者们,他们骑着山地车、公路车,在空旷的地方,或奋力驰骋,或惬意慢蹬。那种随性的状态更是让他着迷。

虽然接触骑行的时间并不很长,但他的车轮已经在祖国的“脊骨”上留下了故事。

西藏,是他终生难忘的终点。

2014年9月,彭瑞在无意间浏览到了一些关于西藏的照片,以及一些骑行者们在社交平台发出来的故事。内心为之一震:对,就是这儿了。

一张火车票,简单的随身用品,坐了两天两夜,彭瑞终于第一次抵达拉萨。

在大昭寺广场上,他看到转经的人群,还碰到两个从北京一路骑行过来的游客。亲眼看到了骑行到西藏的先行者,这让他兴奋不已。

之后搭车去林芝的路上,他遇到了更多的骑行人,以及那些虔诚的苦行僧。

这次的骑行前探路,以及所见所闻,让彭瑞内心的小火苗一下子被点燃,他暗暗地计划着,来年一定要骑过来。

从拉萨回来后,除了念念不忘那片净土、蓝天、绿水、圣洁的雪山,成片的牛羊群,以及茫茫无际的草原和荒漠,彭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开始搜集关于骑行川藏线的信息:骑什么车合适,走哪些线路,路上衣食住行如何解决。接着,就是组队。

2015年2月,他从贴吧里陆续看到一些骑行者发出来的组队消息,然后开始慢慢联系找人,最后,他们结成了一支来自天南地北的20多号人的队伍。

虽然已经适应过高原,但是旅途遥远,地势特殊,彭瑞还是比较担心体力。于是在出发前一个多月里,他开始了有规律的锻炼。每天至少五十公里,与自己的爱车磨合了一千多公里。

出发前的准备已做充分,为了避开五一小长假旅游高峰期,他们选择了4月30日这天,从成都出发,20多人的骑行队伍沿川藏线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有句广告词说,旅途中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彭瑞深谙此理,他们并不着急赶路,一路骑一路玩儿,一共历时26天才抵达终点拉萨。

但一路的经历并不像彭瑞所说的“玩儿”那么轻松。

从成都出发的第一天是大平路,队伍轻松骑行了180公里左右到达雅安,然后开始了一段艰难的路途。乱泥洼地,全是上坡,队员们要爬山了。

为了减负,一到达雅安,大家统统把驮包里不是特别必要的东西都邮寄回家,把体力保存到后面的行程。

当天,队伍经历了线路中的第一次夜骑,晚上九点多才到达新沟。整个山上一片漆黑,即使打着手电筒,光线也十分微弱。

一望无际的黑里,看不到人家,也找不到住宿休息的地方。饥饿,绝望,黑乎乎一片,队伍一度陷入崩溃。捱到天亮,他们在新沟吃了一顿早餐,所谓的蛋炒饭,其实是水煮的。有队员笑称,以后再也不吃蛋炒饭了。

继续前行的路上,有队员在下坡过程中摔车,肩膀脱臼,而彭瑞自己也一路感冒体力不支,还有队伍中饮水的缺乏,这些困难,他们都一一挺过。

彭瑞说,疲累的路途中,他们学会了自己找乐子,相互鼓舞士气。让他印象很深的是,有位队友是广东来的,那天遇见下冰雹,他却误以为是雪,激动得不得了。就像在偏北方内陆长大的彭瑞,第一次看到海一样。

彭瑞说,骑行的路上,你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漂亮的风景。路上最感人的是那些藏民,原本素不相识,但是他们会跟你讲“扎西德勒”。

有的是隔着很远,一个在河岸这边的山,一个在河岸对面的山。可能对他们来说见到外来人很新鲜,但对骑行队伍来说,却是最好的鼓励和肯定。

享受美好,克服阻碍,清楚自己的极限,并敢去面对它挑战它,就是这次骑行川藏的意义。

每一天,他们都在盼望和终点靠近,可当那天来临的时候,却又难以抗拒,意犹未尽,总是想再继续走下去。

如今,骑行对彭瑞来说已经成了日常习惯,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工作的压力,频繁的出差,不得已的晚睡,总让他身心疲惫。他需要从骑行中释放自我,找回好的状态。

“骑行能把一切抛之脑后,带上耳机,感受风,享受眼前的美景,然后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彭瑞说。

“世界很大,故事很长。

每一个黎明的曙光你悄悄背上行囊。

无所谓雨露风霜,只要向着阳光的方向。”

他在诗中如此写道。


原作者: 十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