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标题: 公路自行车初级训练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包    时间: 2014-8-11 08:43
标题: 公路自行车初级训练
      作为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如果只道骑车,就只能算是一个骑游者。车手之所以区别于骑游者,就是看他对自行车运动的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水平有多深。希望我们每一个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都能够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对这两方面的理解能力。这能帮助我们在骑车中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讨论的话题。

          任何体育运动训练都不是单一的、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确定目标(1---2年)
2、   训练渐进性
3、   训练针对性
二、遵循训练原则
1、   提高心肺功能(承受力)
2、   强化有氧运动能力
3、   增加肌肉耐力
三、训练手段
1、   专项技能训练(了解自行车的性能、操控自行车的能力)
2、   身体素质训练
3、   骑车专项训练
4、   山地训练
5、   冲刺、爆发力训练
四、恢复体力训练
五、避免运动伤害
六、能量补给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目标确定:
在制定训练计划前首先要确定你在1---2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将在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取得什么成绩,目标是完成训练计划的动力,是燃起个人欲望的催化剂。一个可行的目标将会使你在训练中、比赛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信。
2、   训练渐进性:
公路自行车运动是一项耐力运动,训练初期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力无论你以怎样的速度骑自行车,你都会血管膨胀、呼吸加剧、肌肉僵硬,继而肌肉酸痛无法再进行训练。因此新车手必须接受一年以上长距离的骑车训练,一般一次骑行时间在90分钟以上,(25KM/T、 40KM)时间越长越效果越好。每周3次骑车训练,12周后、每周4—5次骑车训练,20周后将每次训练里程增加至60KM----80KM。半年后再将每周训练次数恢复到3---4次,但必须提高骑行的平均速度28KM/T----30KM/T,一年以后你的有氧代谢能力会提高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3、   训练针对性:
在接受了一年的耐力训练后,就应考虑训练的针对性(1)结合自身特点的训练:爬山训练、冲刺训练、速度耐力训练、。(2)针对比赛的训练:个人计时赛、平路大组赛、城镇绕圈赛、爬坡赛。
二、遵循训练原则
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成绩,既提高耐力、爆发力和速度。训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求精确,以创造新的更高水平,有计划地训练可以带来更高骑行水平,同时也能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作为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如果只道骑车,就只能算是一个骑游者。车手之所以区别于骑游者,就是看他对自行车运动的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水平有多深。希望我们每一个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都能够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对这两方面的理解能力。这能帮助我们在骑车中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讨论的话题。

          任何体育运动训练都不是单一的、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确定目标(1---2年)
2、   训练渐进性
3、   训练针对性
二、遵循训练原则
1、   提高心肺功能(承受力)
2、   强化有氧运动能力
3、   增加肌肉耐力
三、训练手段
1、   专项技能训练(了解自行车的性能、操控自行车的能力)
2、   身体素质训练
3、   骑车专项训练
4、   山地训练
5、   冲刺、爆发力训练
四、恢复体力训练
五、避免运动伤害
六、能量补给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目标确定:
在制定训练计划前首先要确定你在1---2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将在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取得什么成绩,目标是完成训练计划的动力,是燃起个人欲望的催化剂。一个可行的目标将会使你在训练中、比赛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信。
2、   训练渐进性:
公路自行车运动是一项耐力运动,训练初期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力无论你以怎样的速度骑自行车,你都会血管膨胀、呼吸加剧、肌肉僵硬,继而肌肉酸痛无法再进行训练。因此新车手必须接受一年以上长距离的骑车训练,一般一次骑行时间在90分钟以上,(25KM/T、 40KM)时间越长越效果越好。每周3次骑车训练,12周后、每周4—5次骑车训练,20周后将每次训练里程增加至60KM----80KM。半年后再将每周训练次数恢复到3---4次,但必须提高骑行的平均速度28KM/T----30KM/T,一年以后你的有氧代谢能力会提高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3、   训练针对性:
在接受了一年的耐力训练后,就应考虑训练的针对性(1)结合自身特点的训练:爬山训练、冲刺训练、速度耐力训练、。(2)针对比赛的训练:个人计时赛、平路大组赛、城镇绕圈赛、爬坡赛。
二、遵循训练原则
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成绩,既提高耐力、爆发力和速度。训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求精确,以创造新的更高水平,有计划地训练可以带来更高骑行水平,同时也能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作为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如果只道骑车,就只能算是一个骑游者。车手之所以区别于骑游者,就是看他对自行车运动的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水平有多深。希望我们每一个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都能够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对这两方面的理解能力。这能帮助我们在骑车中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讨论的话题。

          任何体育运动训练都不是单一的、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确定目标(1---2年)
2、   训练渐进性
3、   训练针对性
二、遵循训练原则
1、   提高心肺功能(承受力)
2、   强化有氧运动能力
3、   增加肌肉耐力
三、训练手段
1、   专项技能训练(了解自行车的性能、操控自行车的能力)
2、   身体素质训练
3、   骑车专项训练
4、   山地训练
5、   冲刺、爆发力训练
四、恢复体力训练
五、避免运动伤害
六、能量补给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目标确定:
在制定训练计划前首先要确定你在1---2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将在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取得什么成绩,目标是完成训练计划的动力,是燃起个人欲望的催化剂。一个可行的目标将会使你在训练中、比赛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信。
2、   训练渐进性:
公路自行车运动是一项耐力运动,训练初期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力无论你以怎样的速度骑自行车,你都会血管膨胀、呼吸加剧、肌肉僵硬,继而肌肉酸痛无法再进行训练。因此新车手必须接受一年以上长距离的骑车训练,一般一次骑行时间在90分钟以上,(25KM/T、 40KM)时间越长越效果越好。每周3次骑车训练,12周后、每周4—5次骑车训练,20周后将每次训练里程增加至60KM----80KM。半年后再将每周训练次数恢复到3---4次,但必须提高骑行的平均速度28KM/T----30KM/T,一年以后你的有氧代谢能力会提高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3、   训练针对性:
在接受了一年的耐力训练后,就应考虑训练的针对性(1)结合自身特点的训练:爬山训练、冲刺训练、速度耐力训练、。(2)针对比赛的训练:个人计时赛、平路大组赛、城镇绕圈赛、爬坡赛。
二、遵循训练原则
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成绩,既提高耐力、爆发力和速度。训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求精确,以创造新的更高水平,有计划地训练可以带来更高骑行水平,同时也能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作为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如果只道骑车,就只能算是一个骑游者。车手之所以区别于骑游者,就是看他对自行车运动的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水平有多深。希望我们每一个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都能够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对这两方面的理解能力。这能帮助我们在骑车中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讨论的话题。

          任何体育运动训练都不是单一的、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确定目标(1---2年)
2、   训练渐进性
3、   训练针对性
二、遵循训练原则
1、   提高心肺功能(承受力)
2、   强化有氧运动能力
3、   增加肌肉耐力
三、训练手段
1、   专项技能训练(了解自行车的性能、操控自行车的能力)
2、   身体素质训练
3、   骑车专项训练
4、   山地训练
5、   冲刺、爆发力训练
四、恢复体力训练
五、避免运动伤害
六、能量补给
一、制定训练计划
1、   目标确定:
在制定训练计划前首先要确定你在1---2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将在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取得什么成绩,目标是完成训练计划的动力,是燃起个人欲望的催化剂。一个可行的目标将会使你在训练中、比赛中更多地拥有一份自信。
2、   训练渐进性:
公路自行车运动是一项耐力运动,训练初期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力无论你以怎样的速度骑自行车,你都会血管膨胀、呼吸加剧、肌肉僵硬,继而肌肉酸痛无法再进行训练。因此新车手必须接受一年以上长距离的骑车训练,一般一次骑行时间在90分钟以上,(25KM/T、 40KM)时间越长越效果越好。每周3次骑车训练,12周后、每周4—5次骑车训练,20周后将每次训练里程增加至60KM----80KM。半年后再将每周训练次数恢复到3---4次,但必须提高骑行的平均速度28KM/T----30KM/T,一年以后你的有氧代谢能力会提高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3、   训练针对性:
在接受了一年的耐力训练后,就应考虑训练的针对性(1)结合自身特点的训练:爬山训练、冲刺训练、速度耐力训练、。(2)针对比赛的训练:个人计时赛、平路大组赛、城镇绕圈赛、爬坡赛。
二、遵循训练原则
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成绩,既提高耐力、爆发力和速度。训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求精确,以创造新的更高水平,有计划地训练可以带来更高骑行水平,同时也能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三、训练手段

1、   专项技能训练:

了解自行车构造及特点,能熟练的操控自行车,做到人与车协调一致。站立式骑车、正确的踏蹬动作、合理的刹车动作、弯路下坡骑行是自行车手应掌握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应贯穿整个训练计划不能忽视。

2、   身体素质训练:

自行车运动虽然是以腿部肌肉、臀大肌为主,但上肢、腹背部肌肉群的发展将会促进专项水平的提高。在身体训练中采用负重训练是提高腿部肌肉、臀大肌、小腿肌肉、脚踝力量的最直接方法。跑步、游泳、爬山是辅助提高心肺肌能的有效方式。

3、   骑行训练:

(1)        平路、丘陵路上的耐力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冲刺训练、间歇式训练。

(2)        山地骑行训练:自行车运动员比较关注爬山,山坡路对自行车手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在自行车手中有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不能爬山,那么你就不能比赛”。

更好的爬山训练会使你在平路中成为更强壮的车手。在接受爬山训练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肌肉耐力(抗乳酸能力),因为这几项指标在爬山训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爬山和体重的关系:力量大、体重轻爬坡快,一般在5%的坡度山路上骑行每千克的额外体重都会使每公里骑行增加3秒钟的时间(针对个人而言)。

肌肉力量和抗乳酸能力:腿、膝、臀、踝关节力量的增强可以克服体重带来来的负荷,可以持续长时间高速完成爬山路程,并且能在爬山中变速、冲刺。

(3)        爬山技巧:爬山骑行有站立式和坐式两种骑行姿式,站立式一般是在变速、冲刺、调整放松局部肌肉时采用的方法,较长坡路一般采取坐式骑行,选择最适合你的档位、保持均匀的呼吸、腿部肌肉适宜的频率,(每分钟60---70的脚踏频率)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持较低的血乳酸水平,保持体力。当你的腿部肌肉和膝部感觉压力较大时更换一个档位,继续保持脚频。

(4)        训练方法:初级训练一般有三种;(1)中等距离及坡度的训练,(大约2---3分钟)坡度3---4%,采取编队反复骑行保持每分钟50---60的脚频一次完成至坡顶,心率控制在100---102%。(5A区);(2)长坡训练,(约4---8分钟)坡度4---6%,反复训练、保持每分钟50---70的脚频,心率控制在100---102%。(5A区);以上训练3组为一次,每次训练3---5组。(3)陡坡训练,(约1:30秒---2分钟)坡度6---8%,训练次数视个人情况而定。

三种爬坡训练方法所占比例;依次为55% 、35% 、10% 。
4、   冲刺训练:

在自行车比赛中没有比赢得冲刺胜利更激动人心的了。如果这方面是你的弱项,那就意味着你要坦然地接受落后的亊实。也只能自慰重在参与了!冲刺能力的体现要求车手必须具备两项素质:(1)力量(爆发力)我们前面已说过;(2)踏蹬频率。爆发力是根本、脚踏频率是条件,由此可见在自行车运动中力量的重要性。最好的冲刺选手都是力量强劲并有快速转动曲柄的能力,比如在低档位(小转动比)中;39/19、脚踏频率可达每分钟140次或者更快。脚踏频率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先从低档位训练开始:(1)39/19快速踏蹬10秒钟,然后将档位变换到39/17、18、保持更高节奏的速度10秒钟,再将档位变换到39/15、16或大牙盘53/19、此时尽量以最高节奏踏蹬10秒钟,必须达到臀部已不能坐住鞍座为止。每次训练8---10组,可借助微小的顺风或微缓的下坡道路进行训练,冬、雨季可在室内练习台上训练。(2)采用站立式和坐式交替进行冲刺训练,先站立式骑行当速度已达无法控制车辆时变换坐式继续快速骑行,距离:300---400M、切记用不同档位组合训练,需完成8组训练内容,每组训练后恢复3分。(3)与训练伙伴一起做数次指定性的竟争冲刺跑训练,距离:2公里以内、交替高速骑行最后150---100米冲刺。(时间:10---30秒)一次训练后恢复3---5分钟,每次训练6---8组为宜。
    作为一名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首先要具备一定速度持续骑完训练路程的能力。尽管悠闲的骑车也可发展有氧代谢的能力,但一遇逆风、斜坡、快速骑行就会感到吃力、气喘吁吁、腿也不听使唤了。怎样才能提高骑行的速度,达到健体消脂有氧运动的目的呢?应遵循的训练原则是:
  1、提高心肺承受力;
  2、强化有氧运动的能力;
  3、增加肌肉的耐力。
  心肺承受能力是基础,肌肉耐力是提高,意志忍耐力是根本。3种能力如能全面发展,骑车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心肺肌能的提高
  首先要测定自已的心率,最低心率可以在早晨起床前测量,最高心率如有心率表的当然最好,如果没有表可以采用土办法,如快速骑行1公里(热身后)马上测量自已的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在测定了最低和最高心率后,在两数值之间由低到高进行训练(骑车、跑步、爬山、游泳),训练过程最好在45分钟以上,热身后的最高心率的65%至80%。即:在进行训练后的第二天早晨再测量自已的脉搏,如高于前一天的脉搏(心率),表明疲劳没有恢复,只可作轻松的活动。如正常的话可按计划再次训练。当第一天早晨的心率低于正常值(训练前测的值)就表明可以进行下一个层次的训练了。
  在我的骑车训练中特别是在爬坡时,当越接近坡项时,呼吸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就是我们常说的喘不过气了,呼吸困难的原因是此时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供给,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憋气,一定要口鼻并用的大口呼吸,这也是锻炼心肺的最佳时机。
   
    2、有氧运动能力
  有氧能力的提高对自行车运动选手来说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骑行耐力。
  它给选手带来很多的益处:
  (1)、提高肝糖贮存的能力;
  (2)、有效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增大吸氧量);
  (3)、增强肌肉里的毛细血管组织;
  (4)、增加燃烧脂肪的氧化酶;
  (5)、增加肌肉能源释放量;
  (6)、优先用脂肪来释放能量。
  因此有氧能力训练是初级训练的中心任务,选手应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此项耐力训练。长距离骑行是最基本的训练安排。有关资料介绍一次训练时间必须40分钟以上,心率达到120/分,才有明显的训练效果。自行车选手应在心率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增加2—3倍。
  此项训练适宜不同的年龄、不同训练的目的者。青年自行车爱好者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耐力训练来提高成绩,中老年自行车爱好者可以增强自已的心肺功能,改善血管的洁净和弹性,提高自已的健康水准。瘦身者可以消除脂肪获得健康苗条的身材。训练手段可以采用单课的训练,最理想的是长距离的多日骑行,应注意的是运动量的增辅以不超过15%为好。

3、肌肉的耐力训练
  这是一个较高水准的训练内容,它是由肌肉来对抗乳酸堆积糖元(能量)耗尽引起的疲劳。通过肌肉耐力训练达到延缓这种疲劳的出现,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的训练中有的选手以较高的速度骑行很长的距离,而有的选手只能骑行较短的距离,他们的差别就是肌肉耐力的差距。
  肌肉耐力的提高也会给多日休闲骑行带来益处,会在肌肉酸痛之前骑的更快、更远。
  肌肉耐力可通过三种手段来训练:
  (1)、一定距离的速度骑车训练,一般在60至80公里区间,心率控制在最高心率的85-90%,训练周期可长一点最好在40课次以上;
  (2)、间隔训练是肌肉耐力的提升阶段,心率控制在90-95%,骑行距离在8至10公里,每组间隔时间视距离而定,骑行距离短间隔时间短,反之则相反。也可以采取在较长的缓坡路面上训练(坡度在2-4%);
  (3)、极限训练:极限骑车训练比间隔训练,肌肉、心肺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距离一般控制在5-8公里之间,心率达100%以上。每组训练间隔10分钟,每次训练2-3组。训练的目的,无非是全面提高自行车运动的水平。先说体能训练。可以把这一块看成3个方面: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混氧训练;对比一切运动的基础-----田径,在径项方面就是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和变速跑训练。
有氧训练,可以利用心率表,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知道自己的LT心率(《职业车手的29条秘诀》上对此介绍的很清楚,在训练中通过对齿比的调整使自己在乳酸阈值以下运动。在这里我介绍与一般有区别的是,不要尝试经常采用过于接近LT心率的训练,你不是职业运动员!你需要的是基础!你可以在一堂训练课中一直保持130、140、150、甚至160的心率,也可以在一堂训练课中分15-20分钟的时段分别保持130、140、150、甚至160的心率,不要一上车就是什么166、什么172,不适合你。要知道这是训练!想上强度的话,周末有空,约几个相当的朋友,来段30km的比赛就可以测试你的速度耐力了。
    小比赛也是训练的一种。训练距离,我认为只要适合目前大多数的业余比赛就行了,60-100km都成。踏频,我理解为95-110。低了,都知道不对,高了,我认为那是在练动作。无氧训练,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和冲刺摇车技术训练的结合。我们不需要300m的冲刺,我们只要150m就够了,最多就是10秒的时间,15m/s什么概念?就是54km/h,多数人不止这个速度吧?专业运动员场地赛上1km只需要65秒以内,还是静止起跑,也就是几乎保持70左右的速度1分钟。但是那都是很好的苗子通过十多年训练才有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合适自己的方法。冲刺摇车技术在这里我不用能说的很全面,简单说与正常骑行的区别是:坐着,怎么提拉都不好发全力,站起来,是为了结合握车把使用上肢肌肉、腰腹肌肉与腿部肌肉把拉力发挥到顶点(希望祯子好好理解)。用手抓住别人的头发用膝盖顶他的脸试过没有?就那样用力吧!动作的圆润和连贯另说。希望读者在训练的时候找到把后轮拉离地面的感觉,当然,如果离地的话你的重心就需要后移了。训练方法我认为是匀加速到45km/h以上在冲刺50m、100m、150m,这个就自己安排了。每个人的红白肌肉纤维比例不同,保持的时间和合适的齿比都不同,自己在训练中摸索。
     冬训的季节,上点量不成问题,10组你能做下来的话拼到20组也成,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组与组的间隔以自己休息到不喘气疲劳为准。混氧训练,这个概念也许大家比较陌生,简单说就是有氧过程中突然进行一段时间的无氧,并且反复,我认为叫混氧。身边比赛中的例子就是摆脱与反摆脱。如果你无氧过程完成后不能迅速恢复,那你就是兔子;如果你能有氧—无氧超级结合,那你就会站在领奖台上。这就是虎子和DWS的区别,呵呵。这种能力是需要反复训练才可以很大幅度(不是很快)提高的,也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了解自己的,结果是在比赛的时候能冲了又冲,而不是一冲把自己冲熄了火。在比赛中,别人想摆脱一冲就跑了,n多人追都追不上,那是实力差距太大,而你或者你的车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节奏不断变速,打破别人的节奏拖跨实力相当的对手而摆脱,这是很好的战术。
       具体训练就是:个人,有氧骑行中突然加速,至半疲劳时降低至原来速度,反复进行,尽可能增加加速时间和距离,增加匀速与加速交换频率,一句话,要经得起折腾。车队,飞2-3个人2-5秒后其他人追,追上就降低速度调整一段,反复交替。以上把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混氧训练我的理解和我认为的基本训练方法做了介绍。具体的训练要看各位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安排,可以一周全面安排,也可以一周只安排部分训练内容。
        另外一个单独来谈的是力量问题。大家一定都研究过目前国际自行车界流行的力量训练方法,就是基本以自行车训练为主,通过大齿比爬坡来提高肌肉力量。但是这样并不完全适合我们,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训练量,所以我们仍然应该采用50年代前苏联的老办法----器械训练来打基础-----深蹲、半蹲。具体可以采用由轻到重再到极限再缓轻的金字塔加倒金字塔法,并且需要轻重量下每组几十甚至上百次的方法辅助。
      我们玩的是业余比赛,这样练出来的肌纤维结构足以对付了。我们的成绩不需要也不可能提高到职业赛水平,所以肌纤维结构也不需要到那样的水平,但是你的力量不足就不会让你赢得比赛。

      在自行车的训练方法中,车手普遍采用间歇训练来进行训练,而间歇训练又可分为目标秒数及最高心跳两种,以下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车手进行间歇训练是提升体能的不二法则。虽然过程很辛苦,成果却是美妙的。尤其对于志在必胜的运动员,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训练,而一般车友亦可借间歇训练习来提升战斗力。首先要提醒车友的是,间歇训练本身属于破坏身体组织,但可增进微血管及增加负氧载的艰苦---无氧运动。- 所谓无氧运动 ,就是转换能量时,不需燃烧氧气,通常是 1分锺内的剧烈运动,如举重、百公尺短跑、相扑等。
       一、完全热身 指开始进行间歇训练骑行之前的热身,通常方法是先进行10分钟的慢速骑行,然后保持心率120bpm,并维持20分钟,一共30分钟,称为完全热身。
       二、目标秒数/ 从120bpm尽全力冲刺(不管心率多高)到开始作放松运动的时间称为目标秒数。$通常目标秒数的设定如下,第一周可设为15秒,第二周设定20秒以上,最多不超过60秒为原则(超遇60秒,就很可能变为成无氧运动),建议有教练或其他人用码表作协助。没有教练或没有心跳表的人,只能采用用心中默数来解决,但误差很大。由于这种训练要求车手精力集上,所以最好在室内训练器如CAT EYE CS--1000并配合心率表进行练习。在公路上练习时,目标秒数可以变化为目标距离如首先设定最高冲刺距离为200公尺(相当于目标秒数15秒),然后每次增加50公尺,但最长不要超过500公尺来训练。有时数电线杆也是个办法,因为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三、恢复秒数u 车手达到目标秒数之后,随即放慢脚步轻踩,此时心率也会下降,从心跳开始回落到120bpm所需要时间就是恢复秒数(一般车手的平均是30~40秒左右) 。
        四、最高心跳的间歇训练方式 最高心跳的间歇训练方式是挑战身体的极限心跳。这种训练要非常小心,不然会危害身体健康,所有需要教练在旁指导,并在事先有充分的热身。40岁以上的车友,亦不建议采取这种训练。另外由于这种训练要专心一致,所以只能在固定训练台上进行,绝不可以在路上练习。`a(正式训练)一、目标秒数的间歇训练方法*>装备:^ A:装有刹车的运动车辆,或室内训练器CS—1000。B:心率表(HeartRateMonitor)。并将感应发射器戴于胸口,为方便查看可以把心率表固定在车把上。]t1具体操作待完全热身30分钟后,开始实施。车手尽全力冲剌,同时开始计算目标秒数,并以达到目标后随即放慢脚步轻踩,记住心跳回复到120bpm,共需几秒。当心率回到120bpm时再次全力冲剌,如此反复10次为一节,一天训练最以5节为准。
       注:有时发现本次恢复秒数超过上次恢复秒数的1倍时(譬如上次是30秒,而本次却为60秒,已超过1倍),这表示肌肉已疲劳,需休息。不可再练习冲刺 。 完成一节训练后慢骑休息,大约是5分钟或待心率降到100bpm,再把心率重新提到120bpm,进入下一节。如此共完成五节后,慢骑跳回复到100bpm,再下车作放松运动。注:如是五套间歇训练全部完成大约是1个小时40分钟,再加20分放松运动(拉筋)共约2个小时。原则上每练习3天,一定要固隔1天休息。
    1、 热身放松区 50%-60%HRmax


       热身运动是指在运动以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随后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以增加身体温度和加快血液循环,使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胳关节等能逐渐适应即将进行的较激烈的运动,从而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缺乏足够的热身运动,是引起各种运动伤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个问题在寒冷的冬天也显得更为重要。


      健身后的放松运动又叫休整运动,是业余锻炼者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运动后认真放松,能使人从运动到停止运动之间有一个缓冲、整理的过程。舒展的慢动作和正确的呼吸可以使紧张的肌肉逐渐放松,运动的心率逐渐减慢,升高的血压逐渐降低,兴奋的情绪逐渐平静。


      对骑手而言,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既可以在车上完成,也可以在上车以前完成,但在整个过程中心率应该保持在最大心率的50%-60%之间,过低则强度不够,这样你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使身体发热,过高则强度太大,等于跳过这一阶段直接进入了激烈的运动。
   
       2、 脂肪燃烧区 60%-70%HRmax


       我们骑行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两种能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这个区域内,身体主要是通过燃烧脂肪的方式为运动供能,所以脂肪燃烧区也是对那些想通过骑车减轻体重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区域。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低强度锻炼者最常处于的心率区域。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社会把膳食脂肪描述成可怕的幽灵,以至于许多运动员仍然把所有的脂肪视为敌人,并努力把所有的脂肪从他们的餐桌上全部清除。实际上,有些类型的脂肪是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的。我们知道饱和脂肪──大量存在于饲养牲畜体内的确会导致肥胖和动脉阻塞,但是不要认为这些“坏”脂肪就代表了所有的脂肪。实际上,确实有“好”脂肪,不但能防止皮肤干燥和头发干枯,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女性保持月经周期,并帮助认真的运动员防止感冒和其他感染。这类脂肪还能辅助制造荷尔蒙(比如睾丸激素和雌性激素)以及神经和脑细胞,并且能够帮助运载和吸收维生素A,D,E和K,所以维持健康的体脂率对于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脂肪还是骑行过程中最有效的能量来源,在长时间低强度的骑行中脂肪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每克脂肪燃烧能提供9千卡热量,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4千卡,可见虽然脂肪燃烧的速度慢,但数量大,在低强度的运动状态下可以持续供能。如果我们骑车的目的是有效减少脂肪或者控制体脂率,那么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并且尽可能地保证稳定的训练时间,就会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3、 糖原消耗区 70%-80%HRmax


随着骑行强度的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应的能量相应增加,当进入糖原消耗区,心率升高到最大心率的70%-80%,虽然会继续燃烧脂肪,但是此时碳水化合物成为主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在肌肉和肝脏内,以血糖的形式存储在血液内。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糖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糖,是指生物学中糖的概念,从分子结构来定义的糖。一个营养良好的运动员贮存的糖原和血糖大约有1500-2000千卡,根据体型和身体素质状况略有不同,其中大部分 ,大约75%,存储在肌肉里,其他的储存在血液和肝脏中。运动中首先被消耗的糖原是肌糖原,肌糖原消耗后,通过血液循环,将血糖补充到肌肉中,也就是葡萄糖从血液中补充到肌肉中,供肌肉收缩使用。血糖的浓度调控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来实现的,在正常情况下保持恒定。饭后由于消化系统的吸收,血液浓度暂时升高,通过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下降,多余的葡萄糖储存到肝脏和肌肉中。运动时,由于肌糖原大量消耗,血糖补充到肌肉中,导致血糖的浓度下降,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血糖的形式存在;保证血糖以及肌糖原的稳定。综上所述,糖原的代谢顺序是:肌糖原--血糖--肝糖原。


在糖原消耗区的骑行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训练,可以提高锻炼者的心脏容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肺活量,提高最大吸氧量,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骑行时只要保持正常呼吸,身体虽然会产生一些紧张的感觉,但并不会让人觉得精疲力竭。在这个心率区间的训练需要特别注意糖原的补充,在运动前后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避免血糖的浓度下降导致低血糖症状。


具体的说,对于超过60分钟以上的运动,可以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牛奶、水果、豆类、花生等,因为这类食品消化成醣类的速度比较缓慢,可以长时间为活动的肌肉供应醣类。而对于少于60分钟的运动,可选择能快速补充醣类的高升糖指数食物,如面包、米饭、麦片、米糕等。另外,在大运动量的训练之后,适合吃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时间段可以延长到与前期训练大致相当的持续时间。这就是说,如果你做了一次两小时的非常高强度的骑行,训练后的两小时内你都可以吃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这些食物被消化后会变成糖原补充到肌肉和肝脏中,而并不会转化为脂肪,特别是训练结束一小时内糖原的补充效率比平时高一倍,一小时后就恢复正常代谢水平,所以训练完以后加餐可以更好地补充糖原,恢复疲劳。

         4、乳酸堆积区 80%-90%HRmax


对那些新骑手来说,只要骑车频率和训练时间多一些,就能得到快速的提高,但随着骑手经验的增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训练量的增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小,这时训练强度仅仅保持在糖原消耗区就不够了,我们不得不增加在乳酸堆积区的训练。


作为身体的一种运动调节和保护措施,当糖元分解产生能量时,在做功的肌肉细胞内便出现了乳酸。乳酸慢慢地从细胞渗透到周围的体液内,然后又被吸收进血液里。当乳酸离开细胞时,会释放出氢离子,变成所谓的“乳酸盐”。当乳酸盐的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它的酸性会降低肌肉细胞的收缩能力,导致骑手慢下来。乳酸盐在血液里一直存在,只要身体需要消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供应各种强度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包括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在乳酸盐浓度较低时,身体可以毫无困难地消除和存储这些酸。但是在骑行中,随着糖元消耗的增加,血液中的乳酸盐水平也相应增加,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训练强度从有氧(呼吸轻快)转为无氧(呼吸粗重),乳酸盐最终会达到某个非常高的浓度水平,以至于身体消除它的速度再也跟不上它产生的速度。那些堆积的乳酸盐会导致短期的疲劳,因为过于剧烈或者持续的强烈运动,会拉伤肌肉和损害身体机能,所以在高强度运动下,身体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盐来抑止人的活动能力,让人感觉疲劳和超常的疼痛,以防止过于剧烈的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时骑手唯一能做的便是减速,从而降低乳酸盐的产生,以便使身体消除乳酸盐的速度能够跟上来。但在自行车比赛中长冲刺、摆脱大部队和爬坡等时间短但强度极高的运动环节中乳酸的作用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成绩,所以在骑行训练中提高身体消除和容纳乳酸盐能力就需要在最大心率的80%-90%区域内靠短时间的间歇训练来模拟这样的比赛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在乳酸堆积区的训练完成之后的数个小时内,身体即使静止下来,还是会大量的分泌乳酸,所以运动后马上休息反而更加不好,因为乳酸会随血液循环速度下降在那部分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疲劳感的上升,所以最好在训练结束后挂小齿数比骑一段再休息。并且,运动后的第二天身体依然会分泌乳酸,所以运动后的第二天应该保持适量运动,因为血液循环和肌肉运动可以帮助身体代谢乳酸,使肌肉更快消除疲劳感,身体更轻松。总体而言,缓解疲劳和代谢乳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A

按摩是最好的方法,专业运动员常使用按摩师替他们推拿积压肌肉,来帮助他们释放掉肌肉里面的乳酸,以更好的状态来对付第二天的比赛,当然业余车手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自己按压肌肉也会有一定帮助。
B

洗温水澡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流动,也是释放乳酸的好方法之一。
C

充足的睡眠有利身体疲劳的回复,如果睡眠不足,即使不剧烈运动,身体一样会感觉很疲劳,就是这个原因。
D

多食用蔬菜可以帮助代谢乳酸,食用肉类太多不利乳酸代谢。
   5、 身体极限区 90%-100%HRmax


对于耐力,速度和力量,我们的身体是有极限的,不要经常去尝试达到这些极限。但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必须百分之百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特别在终点前的冲刺会接近甚至超过最大心率。在90%-100%最大心率区域进行训练,会更快的耗尽体内的糖原,堆积更多的乳酸,当糖原逐渐耗尽时,无论多强的意志力都无法补充身体所缺乏的能量的。如果频繁且长期地接近这种身体极限,身体将很难适应这种压力,于是就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这样训练的连贯性将会被打断。所以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应该在身体极限区以下训练,将最大心率的90%作为训练心率的上限,你应该感觉好像还有余地尚未发挥,而不要总是训练到力竭。









作者: 清水河畔    时间: 2014-8-11 13:31
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
作者: 小包    时间: 2014-8-11 14:13
清水河畔 发表于 2014-8-11 13:31
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好长好长 好长  ...

嘿嘿。。慢慢看咯。都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欢迎光临 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http://51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