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标题: 环浙江自行车公开赛仙居人文简介--上林村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宝石山人    时间: 2016-4-18 17:26
标题: 环浙江自行车公开赛仙居人文简介--上林村故事
   
人文丕焕  秀挹介山——上林村故事


    仙居县城之东20里,介山脚下,有村名上林。

    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始祖林任自福建长溪盖竹,徙黄岩,转迁居于此。建村1130多年,世代源流,孙枝繁衍,为仙居林氏之祖地。

    上林,人文丕焕。宋林绍祖是林氏族人中进士第一人,而后出10名进士。明应麒之为官,明应禄之济世,清孙枝之博学,民国远来之从戎,皆为后世之楷模。当今,林氏族人秉承崇学思想,重教好学,耕读传家,代代相传,人才辈出。

    现保存在福应街道断桥上宅村的攀龙附凤牌坊始建于明代,是仙居唯一保存完整的官员功德牌坊。
(, 下载次数: 0)
    牌坊的建筑结构为门楼式,四柱三间三楼,高9.82米,通面阔9.23米,气势宏伟而古朴。牌坊之正面题刻“攀龙鳞”,顶部阴刻“思荣”;背面题刻“附凤翼”,顶部也阴刻“思荣”。额枋和构件正反面均镂雕有人物走兽 ,造型优美,神态生动。其雕刻艺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下载次数: 0)
    这个历经沧桑的牌坊,记录的是怎么的一个故事呢?追根溯源,系明代朝廷为表彰林应麒勤政爱民,刚直不阿,政绩显著而建造。
(, 下载次数: 0)

    林应麒(1506-1583),字必仁,号介山,从小天资颖特,博览群书,被称为林童子。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及第,授吴江县令,后历任金溪县令、云南提举、惠州府同知。林应麒秉性亢直,为官刚正,不畏权贵,爱民如子。在惠州府任同知期间,“尝署郡事,厉精悉虑,竟日听讼,剖枉伸直,迎刃而解”,后因得罪权奸严嵩等,被弹劾罢官。林应麒的晚年生活是十分凄楚,罢官居乡本属无奈,偏逢这年头倭寇接连肆虐仙居,尤其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盘踞县城四十多天,浙江巡抚阮鹗与台州太守谭纶合剿倭寇,倭寇东逃,追到断桥一带歼灭。当时断桥被倭寇蹂躏最惨的地方,林应麒家几经寇乱,生活拮据。但林应麒“其牢骚抑郁不得伸之气,时抒泄于楮(纸)墨间”,所著《介山稿略》二十卷。

    历史上林氏族人崇孝道,亲睦邻,正礼节。林源、林蕙、林德理、林魁、林茂、林应禄等辈,虽富甲一方,但都能共襄善举,或则造桥修路,改善交通;或则创设私塾,培养人才;或则义仓积粟,救济穷困……彼等善行义举,值得后人学习。

    林源,字彦清,宋宝庆二年(1226)生,林懿之父。乐善赀雄于一乡,饥寒困乏获济甚众。

    林蕙,字文叔,评事,林泽孙,其子林济舟。性慷慨好施,每遇严寒深雪时,早起四顾,里有朝烟不作午户不启者,辄送以米炭。景定二年(1261),蝗食禾,饿殍枕籍于途,捐廪以账不给,复磬所有易粟继之,家由是日落,终不之悔。

    林德理,字恩道,元朝至正六年(1346)生,倜傥有才,善理家政,资其厚,置产遍六邑,乐善好施。

    林魁,字文魁,号存诚,明永乐十五年(1417)生。其一生乐善好施,孝父母,睦乡里。幼年丧父,养其母,能得其母欢心;厥弟年尚稚,择高门为之配;弟所居弗戒于火,悉以自资材植完之;叔立本有女少孤,备妆奁遣之;母舅无子,筑室以居,置赡田终其身。明咸化年间,施粮于民,受恩施管带。

    林茂,字世盛,号率介,明景泰元年(1450)生。任本县医学训科。积学励行,好贤爱士,孝祭悉遵,济贫恤困,宗族孤女则择配以遣之,不能葬者则给棺以安厝。宏治二年(1489)赴闽寻根谒祖,源流多说得以正之。

    林应禄,字必英,号北山,明年(1474 )生。仙居知县举他为东仓义宰。富甲仙邑,义仓积粟,救济穷困,建造乐志堂以娱亲,构筑月渡桥以眺先茔,经营水竹亭以供觞咏,筑祠堂以祀宗祖,办私塾以训子孙,修宗谱以溯本源。

    林承岐,字光廷,号支山,其生平事亲孝,善兄弟,睦乡邻,忠厚处事,勤俭治家,临财不苟,见义必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主持重修宗谱。

    林远来,字乃宾、雁远,1905年生。戎马一生,爱家爱国,情系家乡,1993年捐资3万美金,为断桥小学建教学楼,1998年重修宗谱又捐资5000元人民币,为名誉首事。

    慈孝作为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俗语云:“百善孝为先”,林姓人不但是孝道的实践者,还把孝与忠结合起来,“忠孝传家”成为林姓文化的核心,也是林姓文化的显著特点。

    所谓“忠”就是为国尽忠。林姓较他姓大有不同的地方,是真正地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着想。林姓始祖比干在三千多年前杀身以成仁,成为为国尽忠的典范,此后,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被林姓人一代代地继承了下来。如唐代的林慎思,宋代的林冲之,明代的林公辅、林文贵,清代的林凤祥、林绍璋、林觉民等,都以自己的鲜血报效了国家,为实现“忠”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赞歌。 

    所谓“孝”是指对于父母和祖先的敬仰,是林姓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也是林姓人传统的美德。林姓以孝知名的人物代不乏人。唐代莆田人林攒奉母至孝,感动了苍天,甘露三降,白鸟再集,朝廷诏立双阙。林姓堂号之一阙下堂即由此而来。历代林姓孝子贤孙的故事,代表了林姓人发自天性的父母观和宗族观,其基本核心便是孝,与其始祖比干对国家的忠诚一起,共同构成林姓人亦忠亦孝的家风族风。这种忠孝并重的家族家风还被写进族谱里,成为历代林姓人竞相实践的做人准则。在《林氏家训》中,“崇孝道”被放在首要位置,并说“孝”为人立身之根本,只有具备了“孝”,才能把孝心化为忠心。一个人如不能孝于父母祖先,必然不能忠于国家、友于兄弟、睦于宗族、笃于乡里、合于社会,反而会成为社会的蠹虫。只有孝于父母、忠诚于国家,才能具有忠与孝的良好品德,才能算是一个在品德上合乎“忠孝传家”传统家风的林姓人。

    林姓的族规家训中还具体规定了实践孝道的方法。如对在世的父母,无论自己穷富,都应以奉养为先,即使贫穷一点,但只要顺从父母之意,和言悦色,也算尽了孝道;不能貌奉心违,给父母带来忧虑;作为儿子,不但自己要孝顺,还要教导妇女孝顺;人子分家之后,奉养父母应尽其所能,不能稍存吝惜、互相推诿,否则便是大不孝,将为社会所不齿;人子事亲,出门时间长必须告知父母,从外归来也应面谒父母,等等。这些对“孝”的提倡和规定可谓细致入微,充分体现了林姓人以孝治家的优良家风。

        上林人继承和发扬“忠孝传家”的优良家风,按《林氏家训》践行孝道文化,做到忠于国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睦于宗族、笃于乡里、合于社会。


         











欢迎光临 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http://51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