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欧洲两大“自行车之都”之一(另一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快赶上全市人口总数,骑车出行是不少人代步首选。
但这并不代表这里是骑自行车的天堂——自行车道和停车场似乎越来越不够用,高峰时段路上更是堵得一塌糊涂,而更快、更大、更重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穿梭其中,也干扰自行车一族出行。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阿姆斯特丹市今年设立半官方的“自行车市长”一职,专门解决“自行车之都”的烦恼。
【不是骑车人的天堂】
自行车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张名片,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这座城市保留了许多中世纪的狭窄街道,加上160多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1000多座大小桥梁,客观上不便普及汽车,而环保理念的推广和政府在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规则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让居民们数十年来养成了骑自行车出行的习惯。
然而,在荷兰权威组织“荷兰自行车手联盟”评比中,首都算不上是国内骑自行车最便捷舒适的城市。同为大都市,海牙、艾恩德霍芬和阿尔默勒做得比它更好。用英国《卫报》的话说,在荷兰首都,中午交通畅通时骑车倒还好说,到了出行高峰或游客密集地,自行车大军堵得像一锅粥,不乏有人横冲直撞,而干道上更是几乎逢路口必堵。
“对阿姆斯特丹市民来说,这太打击人了,”新上任的“自行车市长”安娜·卢特纳说,“市里有些地方就是太拥挤——自行车太多,摩托车太多,汽车太多,行人太多。根本没有空地。”
阿姆斯特丹有110万人口,自行车数量估计达100万辆。无论男女老幼、官商贫富,都能看到他们骑车出行的身影。数据显示,市民自行车使用率过去20年内提高40%,全市人每天骑行合计约200万公里。然而,这么多人骑车,却在市内,尤其是市中心,找不到足够的行车道和停车场。
按照《卫报》说法,市中心68%的出行方式是骑车,却仅有11%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配给自行车。相比之下,汽车占据的基础设施空间是自行车的4倍。而速度更快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近年异军突起,跟自行车一同挤在本就不太够用的车道上,一方面进一步挤压自行车一族的出行空间,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至于停车,更是让市政厅每提起来就头痛欲裂。从致力于推广骑车出行那天起,政府每年都在增加停车位。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至2016年中长期自行车计划》中,政府投入的2亿欧元除用于增铺15公里自行车道外,全用于在全市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央火车站地下及周边新增4万个自行车停车位。但这些位子明显满足不了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政府计划2030年前在中央火车站附近再添3万多个自行车车位,包括艾河码头水下停车场和多个人工浮岛停车场。
“游客们爱死了给锁在运河桥边的自行车拍照,”卢特纳苦笑道,“但市政厅对这可是烦不胜烦。”
【“自行车市长”的诞生】
随着城市发展,围绕自行车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自行车倡导组织“骑车空间”提议设立“自行车市长”一职,专门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创意是受半官方的“夜班市长”启发。阿姆斯特丹以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著称,形形色色的夜店和狂欢聚会一到晚上就格外起劲儿,玩乐的人常常深更半夜出了店门仍一路吵闹、甚至随处便溺,严重干扰周边居民生活。
2014年,在非政府组织倡导下,深谙夜店门道的米立科·米兰出任首任“夜班市长”,协调市政厅、民众和夜店之间关系。他开创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向部分夜店发放24小时营业执照等,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市民干扰,同时不耽误夜店做生意,大获成功。
目前,“夜班市长”模式正在欧洲推广。非政府组织“骑车空间”就是在今年4月举办的“夜班市长峰会”上宣布推出“自行车市长”计划。
“骑车空间”介绍,这个“市长”独立于政府,事实上受雇于非政府组织,没有直接行政权,而是负责与政府和民众沟通,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为推广骑车出行出谋划策。
经过一系列视频申请和公众投票,由阿姆斯特丹正牌市长、市政官员和自行车爱好者组成的专家评审团7月选出世界上第一名“自行车市长”——某知名自行车企业品牌经理卢特纳。
当记者问在“自行车之都”推广自行车能有什么难度时,她笑了:“对我们来说骑自行车太平常了,平常得让我们觉得无聊,我们忘了为什么骑车……虽然我们这方面比很多城市超前,但我们还有不少工作要做——保持自行车地位,为下一代改善骑车环境。”
卢特纳举了个例子。市区有条购物街要道路改造,但不少店铺反对政府拓宽自行车道、禁止汽车通行。即使在自行车出行占主导的阿姆斯特丹,“店主们还是认为顾客会开车光顾,哪怕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我们需要改变他们”。
【“绿色”出行新挑战】
卢特纳骑着自行车长大。在她看来,如今的阿姆斯特丹不同以往,要想让更多人无忧无虑地骑行,有很多新问题要解决。
首先是针对新居民的习惯养成。在远郊区或新西区等外来人口较多的地方,很多人没有骑自行车的习惯,大人们常常开车载孩子上学。
“这些家长中很多人认为骑车危险,等孩子满16岁时,他们得到的是摩托车或滑板车,而不是自行车,”“骑车空间”创始人之一莫德·德弗里斯说,“骑车让孩子们有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当然也利于身体健康、培养幸福感、减轻压力,但有些地方认为它没这么好,我们需要为此努力。”
其次是伴随城市发展产生新的道路规划问题。比如,目前不少民众就很头疼如何骑车顺利从市中心到达新兴的东北部。那里和城市主体隔着一条宽阔蜿蜒的艾河,目前要想骑车过去,就得绕道数公里,从东边仅有的跨河大桥经过,再一路向北绕半天。不然,就得把自行车搬上免费渡船渡过去,沿途风光倒是不错,只可惜太耗时间,对通勤族而言不现实。有人建议专门给自行车挖个隧道,但造价太高,而新建一座桥的话,港口管理者们又会站出来反对,担心新桥会严重影响他们做生意。
“这些是大难题,”卢特纳说,“有时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现在流行宽车胎,停车时放不进旧停车架。通常,你想改变什么的话,作为个体不容易发声,但现在人们会带着问题来找我,我会带着耳朵倾听……我不可能事事都能解决。但这关乎交流,市政厅非常欢迎大家参与。我们需要保持创新能力,不然就会落后。”
卢特纳收到的建议五花八门,如在自行车道上增设顶棚,这样上班族雨天骑车就不会淋湿;设置标识,告诉游客去哪条街骑车安全等。“自行车市长”说她不会带着偏见听大家畅所欲言,因为这个计划“最关键的是要愿意试试看”。
来源:新华社
欢迎光临 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http://51bik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