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自行车赛冠军脚力与腿部肌肉发达程度不成比(图文)

来源: 其他 大漠英豪 2013-8-21 18:38: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来源:中国自行车网  作者:cycler  


要让肌肉变大普通运动跟健美运动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自行车这种带氧运动跟健美是完全相反的…带氧是消耗脂肪。所以需要补充电解质。钠。碳水化合物…

而肌肉壮大是需要靠大量的蛋白质。胺基酸(大量食用。营养补充品。蛋白。水煮肉)两种训练方式是有些冲突所以建美选手除非是要比赛之前要用带氧把肌肉修饰的更有质感否则是不会把时间放在大量的带氧的因为会把辛苦练大的肌肉消耗掉…所以除非是两者都有从事…否则是很少能看到大腿很粗的自行车选手…除非是重量训练时间大于其自行车时间(骑自行车只是当作消遣)

只记得 有人提过 如果你还傻傻的相信骑公路车的选手全程都是靠那蛮力在骑?? 那就代表你真的不了解公路车。因为有一些人适合重踩 有一些人并不适合重踩 如果本身并不适合重踩的选手大部份都是靠回转速在带。至于蛮力都是最后对决时才会用上 而且大部份队员都会采用阻档方式协助主将夺标。

是不是跟训练方式也有关系,他们自行车赛发源的早累积的经验与训练方法都有自有一套方式不知,还是因为东方人的饮食或其他因素选手练的下半身好粗壮,虽说主将有人护盘,但康哥ITT还是很强~真是厉害!

公路车比赛不单是只靠个人与蛮力踩,团体合作与智慧是相当重要的!

只不过你会想,为什么这些选手在高回转速下,可以使用比平常人重出许多的齿比爬山,但看他们的脚却没有很粗??以生物学的角度不是怪怪的吗?还是他们天生肌肉密度就大于一般人?

没错,他tt很强,但他POWER从哪来?这正是很多中国车友好奇的地方?

环法选手的肌肉是长纤维发达,肌耐力较强;马拉松选手大都是瘦长型;田径选手等肌肉粗壮是短纤维发达,爆发力较强。

可是如果我们拿国内或日本一些车手与欧洲车手比较,您会发现欧洲车手大腿相对要来的细多了,肌肉形状也没那么明显?都是专业自行车选手,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异?

自行车选手1.jpg

这4个人都是专业自行车选手,都是从事有氧运动,长纤维应该都很很发达吧,也督不是练田径,但你看他们的腿?而且也不是特例,是普遍现象。 为什么呢?是人种的关系吗?

中国的选手不完全在比公路赛,有时候会去比场地赛,为了在场地赛夺牌,训练的时候比较着重爆发力培养,所以大腿会比较粗。另外身高在视觉比例上也有影响。

自行车运动需要的爆发力并不是很强。主要需要的是耐力。即使要冲到时速 70KM,也需要足够的转速才办的到,而我们谈的POWER,它的本质是 F=ma,a是加速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得到更快的加速度,瞬间要输出的 Power 就要越大。

例如你本来是20转,要在相同齿比,极短的时间内爆增到 120转,那就需要极大的 POWER.可是哪个选手会这样骑车呢?就算是冲刺,转速也是 70-80-90-100……一直往上爬,很少人是用“突袭”的方式赢的。(不过如果能有突袭能力也是一个得冠的武器)

大神点评11

大漠英豪 2013-8-21 18:49:5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漠英豪 于 2013-8-21 18:56 编辑



从运动生理学和解剖学讲:黑人肌肉群以白肌居多,也就是肌纤维多,爆发力和肌力较发达,但肌肉含氧量差,白人肌肉群以红肌居多,也就是肌肌肉含氧能力佳,但爆发力较差。

其他人种约为50%-50%,因此黄种人在田径场上尤其是100公尺、铅球、,很难在这种极端需要爆发力的项目上称霸。人体肌肉经刺激后(训练),其肌束的大小会改变,但数量是恒定的,因此在每站几乎长达200公里的自行车场上,白人在生理结构上的
因此有网友称:因为你看到的选手都是前段班的~ 红白肌比例都是趋近于耐力型。后段班那些肌力强的选手你自然没看到,你能说环法后段班的不强吗? 能上颁奖台的运动选手除了后天的努力外,先天的基因更决定了大部分!

黑人比较少是因为自行车的运动属于高单价的物品,从运动别就可看出来。中南美洲爱足球,还是跟训练有关,选手的回转都可以带很高,相对的当带高后强度就没那么大了,而且你觉得它们在比较真的有发挥100%的力在骑吗?之前看到的资料是,环法选手一年骑的km为约2万km,所以一场比赛150km对它们而言不会那么累,真的需要冲刺的路段大部分是兔子或是终点线。

优势是无拥至疑的,而tiger woods除了本身拥有的天份外,他的基因结合了黑人的爆发力和黄种人的协调性,光是开球许多人都很难向背了。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惠予卓见。

53/11就是53/11,为何欧洲人转一圈,亚洲人就变了要转两圈才会同等速度?欧洲很多出色的自行车手只是174-178cm高度的,高亚洲选手很多吗?

其实,首先第一,欧洲职业选手大腿的肌肉量其实都是很大的,不过他们由青年开始每日都会,肌肉是软绵绵而很有弹性的(大家亲手摸过就知了),不会轻易发涨变硬,令你错觉以为他们的大腿肌肉量少吧,其实他们的大腿肌肉密度高、脂肪少、弹性佳、效率高。

为何高效率?因为欧洲的青少年自行车训练发展得很成熟,无论少年成长期,或青年期,总之是身体发育时期,他们坚信只有先踩慢车才会快的道理,他们会坚持年青选手先踩低阻力高转数慢车(俗称储里数)去build base,这样双腿会增生大量微丝血管,肌肉细胞也被培养成非常有效率的肌肉,不单单是所谓的长短肌之分野,是一种以耐力型为主但效率很高可发出高功率的肌肉,亚洲人很少从十一、二岁(甚至六、七岁)就接受正统训练,近年虽然多了,也并非像欧洲式正统训练,亚洲地区很少年青选手参加自行车运动时,俱乐部的教练(亚洲根本很少以培养年青选手的自行车俱乐部)会坚持他们先踩低阻力高转数长距离去培养肌肉的。反之欧洲很多地方,十六岁前的自行车手甚至严格限制他们的齿比,不单是比赛、连训练也是。

自行车选手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英豪 2013-8-21 18:53:19 显示全部楼层
那样是否过了发育期,就不能培养自行车手的肌肉?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原来成年人,只要坚持先踩低阻力高转数长距离,大腿肌肉仍然会增生大量的微丝血管,虽然不能100%培养成自行车肌肉,但一定有莫大帮助,证实了先踩得慢,才能踩得快的道理。欧洲的职业选手,每一季开季前的调整期一定会踩LSD先build base,之后才进人正式训练期就是这道理。

另外,每一次练习完,适度拉筋及自我是必须要做的事,功效很大。

自行车选手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英豪 2013-8-21 18:56: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菜车in闻堰 2013-8-21 19:16:44 显示全部楼层
卡文迪什就很典型,那大腿粗得,强劲的冲刺发动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兔巴锅 2013-8-21 19:34:55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ding04 2013-8-21 20:33:01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英豪 2013-8-22 18:02:0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烈炮 2013-8-24 16:56:56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2

帖子208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