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一款产品贴上「智能」的标签,似乎都有一种颠覆传统的可能,关于这一点,我们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就能得到印证。从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到智能家居(智能电灯、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等),到包括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智能交通等,无不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如今自行车也不例外,深深地打上了「智能」的烙印。
配图:智能自行车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人均保有量截至2013 年的数据,达3.7 亿辆。面对这样的市场前景,以及相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较低的技术准入门槛和「互联网思维」对这传统产品的颠覆和创新,这显然又是一片蓝海。
在国内,BICI(基本思维)、700Bike、百度、小米、乐视相继组建团队(据传联想也有所动作),纷纷投入不菲的资金到自行车的研发上来。可是粗略对比一下,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智能」自行车在功能上是如此的相似:在自行车中内置智能芯片,安装一些传感器,集数据统计、地图导航、路线分享、安全防盗、设备绑定、移动社交等功能于一身,并结合相应的手机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这也使得「智能自行车」更像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变种,似乎没有什么亮点可寻。
然而对于一款主打「智能」的自行车,「智能」又该如何定义?在美骑第一届自行车行业高峰论坛上,百度研究院人机交互组负责人顾嘉唯对此的解释是:智能应该是能从根本上,各种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上改变人们的生活。而BICI 的理念则认为:智能应该是方便舒适到你感觉不到智能的存在。所以智能自行车相较于传统自行车而言,在对功能、产品细节以及用户体验的把控上似乎更胜一筹。且更注重于用户体验和分享,以及骑行时的乐趣。而关于这一点,我们从BICI 去年发布的国内第一辆智能自行车可见一斑。
就自行车的功能而言,其主要功能可分为通勤和骑行锻炼。百度、小米、BICI 都将自己生产的自行车定位于骑行车。尽管700KE 声称要做的是城市自行车,智能或联网只是一个小功能,但不可否认,「小功能」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
当然,有很多人并不看好智能自行车,认为智能自行车只是一个噱头,认为「智能自行车」概念其实就是把现有手机应用程序、心率带、踏频器等配件、淘宝山寨产品等揉到一块。国内智能自行车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当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 的时候,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厂商也曾对之呲之以鼻、不屑一顾。可是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手机在功能和性质上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苹果也就此打破诺基亚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且,智能手机也是依靠传感器、Wifi 模块、CPU 等各种硬件组合而成的产品。所以,在未来随着智能自行车的普及和广泛使用,谁又将成为自行车界的下一个「苹果」和「诺基亚」我们无法预知,只能等时间来证明。
BICI 早在去年12 月就已经发布国内第一款智能自行车,第一轮预售也早已订完。这个月底,小米自行车将上市;四月初,乐视智能自行车也将发布。
那么,作为消费者、作为用户,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究竟需不需要一辆这样的智能自行车进入我们的生活?
对于这个问题,BICI 诠释的非常到位:他们希望将消费者转变为用户,将服务延伸至使用产品的每一个环节。届时智能自行车不再局限于记录和分析数据,还可以依靠数百万用户所产生的骑行数据,为用户规划运动目标,提醒用户更换和升级配件,推荐各种有趣的周边产品,实现从线上购买到线下维修、保养和升级。套用一加手机的理念就是: 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优设计的产品和有情谊的服务。而这种路子与传统厂商是全然不同的,不是简单地将车卖给消费者,而是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服务和放心的保障。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交通拥堵以及限行限号的措施会日益凸显,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并结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毫无疑问智能自行车会是一个新的方向,也必将引发新的变革和需求。我甚至想,在不久的将来,智能自行车能否打通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等健康追踪设备,结合用户的个人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指导性的建议。
我们需要一辆这样的自行车,或许它改变不了世界,或许颠覆不了行业现状,或许最终沦为一款小众产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智能自行车的普及有可能在某个程度上能进一步完善专用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区域的规划与专业化管理;也有助于我们推动和营造一个适宜骑车的空气环境。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作者:凤凰科技)
欢迎光临 骑友网|单车论坛|骑行网|自行车之家 (https://51bik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