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铁车就是针对解决以上问题而设计的。三铁车的座管角度为76-78度,而一般公路车的座管角度为73-74度。较大的座管角度让选手在上半身与大腿间有较大距离,也使大腿肌群及下背部较不紧绷,并让呼吸更为顺畅。
一个常听到的迷思是: 三铁车车座位置较前。其实不然。事实上,三铁车的中轴(bottom bracket)位置较后,选手脚踏的位置也会比较后面。因此,上半身与大腿间的夹角也会比较大。
较小尺寸三铁车的另一特色是广用26" 或 650c轮圈。有些人误以为那是因为这种轮圈有比较好的气动效应。事实上,它与700c轮圈的气动效应是一样的。
小尺寸三铁车广用26" 或 650c轮圈,是因为78度的座管角度其后轮可用空间对700c轮圈来说太小了。较大尺寸三铁车(上管52或53公分)则多用700c轮圈。另外,早期设计的三铁车的确多用较小尺寸轮圈。
为了配合aero bars的使用,三铁车的上管(top tube)较短,头管(head tube)也比较短,所以在加上aero bars的高度后,选手的上半身还是可以维持在较低,良好的气动位置。有些三铁车的头管非常短,有的则长一些。选择适当长度的头管来搭配aero bars是选车时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以公路车直接加装aero bars的结果通常会造成座垫(saddle)与aero bars间距离过长,选手在使用aero bars时坐的位置也因此会往前移,最后通常会只坐座垫的前三分之一。其实,不管使用公路车或三铁车,为了较佳的气动效应选手会坐在座垫的前端以利骨盆(pelvis)往前转动。差异是三铁车有较短的上管与较缓的头管角度,可让选手更舒适稳定的维持低气阻骑乘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