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穿越中策60年
时间是最好的炼金术,因为坚持与坚守,让无限的远方触手可及。在新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在世纪交迭的篇章里,在新时代的召唤中,中策橡胶历久弥新,岁月的风霜掩盖不住蓬勃的青春。历经60年阴晴、横跨两个世纪,他还是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
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百废待兴,当时的杭州,工业基础薄弱,只有光华火柴、杭一棉、都锦生三家厂,省委书记王平一提出通过工业建设发展经济、发展杭州。1953年,企业局成立,橡胶工业作为战略性工业,为中策橡胶的诞生埋下伏笔。
1956年底,关于建立杭州橡胶厂的立项书被批准,1957年3月,在定安路17号,杭州橡胶厂筹建小组成立,招工、人员培训、选厂址、买设备……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958年2月28日,杭州海潮橡胶厂正式建厂,7月1日,开始生产,这是属于浙江橡胶工业的一个新起点。
建厂初期的老厂牌
看似轻描淡写的事件,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每一步都需要排除万难。
厂址的选择上,那时选择了军用地图测绘大队所在的海潮寺遗址。建厂的时候,海潮寺遗址是个荒地,所有平地、填池塘、修路的工作都由工人自己完成。因为工厂建于海潮寺遗址,厂名也就定了”杭州海潮橡胶厂”,生产的胶鞋牌子也是“海潮”牌的。
海潮寺遗址
1958年,生产任务是300万双胶鞋,而响应大生产的号召,还要生产力车胎,设备和人员的缺乏,任务显得格外艰巨。当时只有两台主要设备,一台立式锅护和一台炼胶机,生产原料靠国家供给,一切都要靠自己想尽办法解决。在向市里申请后,市领导决定将“杭州汽车修理厂翻胎车间”并入当时的海潮橡胶厂。
原料供应有了,但设备能力不够,工人们就自己动手拆来旧火车头上的锅炉改造,也在后来买了其他工厂换下来的电锅炉。在这艰苦创业过程中,橡胶厂积极进行旧设备的改造和利用,通过二手胶的回收,为国家节约了不少资源。
杭州橡胶厂
因此,那时提出的口号是“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千难万险,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后来在这口号的基础上提炼了“一滴汽油一滴血、一块橡胶一块肉”的海潮精神,斗转星移,薪火相传的海潮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策人砥砺前行。
除了原料与设备的匮乏,人才也非常稀缺。橡胶厂刚成立的时候,技术支持主要靠产前去上海厂家学习基础知识,后采翻胎厂来的老师傅暂时解决了技术欠缺的问题,但企业发展到改革开放前期,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到了很尖锐的地步。
1971年9月25日,第一条斜交轮胎诞生
到了70年代,橡胶厂已经开始着手自己办学培养大学生了。1976年3月,杭州橡胶厂与华南工学院一起在厂里兴办了“杭橡职工大学”,并培养出了231名大学生。既为杭橡提供了人才储备,更为全省几个大企业提供了专业人才。
一个企业的气质与精神显示着它走过的路、做过的决定,伴随中策成长的海潮精神凝聚了中策人的品质,它把中策带往崭新的时代,广阔的未来。
世纪更迭,历史交接,世界在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或许已经盖过了任何里程碑事件的重大含义,但中策橡胶力图用行动赋予它更深更远的意义。用坚持与创新的笔书写当下的章节,也迎接下文的机遇与挑战。
除了在企业的初创期,海潮橡胶厂于1966年更名为杭州橡胶厂,到了90年代,又历经了两次更名。
杭州橡胶总厂与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
1992年7月6日,杭州橡胶总厂与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在新侨饭店举行了签约仪式,随后杭州中策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隔6年之后,杭州中策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又更名为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
短短的6年,不只是简单的签约或是更名,还有实在的成长与漂亮的成绩。1993年,下沙经济开发区占地423亩的轮胎基地举行开工典礼,并在两年后正式投产;威狮品牌、好运品牌相继在这段时期诞生;中策通过了中国轮胎产品认证委员会进行的轮胎产品质量认证,为全面打开国内外市场获得了通行证。
这不是世纪末的春光一现,这是从1958到现在的勤耕不辍。
下沙第一期3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开工
2000年,一个新世纪的开始,这一年,第一条实心轮胎诞生及工程轮胎投产,总厂工程轮胎也投入生产,标志着中策跨入巨胎生产企业的行列;下沙第一期3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开工,杭州市副市长马时雍、丁德明等市领导参加了开工典礼并为开工剪彩。在全世界欢呼这一刻的时候,中策还在走着自己的路,笃定、踏实。
自21 世纪以来,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世界所瞩目。经济快速增长刺激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汽车销售量大增,并促进该地区的轮胎等橡胶制品对西方国家大量出口,使得以中国和印度为中心的亚洲地区成为世界轮胎业的制造中心。
2003年,2万吨炭黑生产线投产仪式
进入新的世纪后,中策橡胶也进入了品质和口碑的快速腾飞时期,不断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并且开始作为赞助商,为中国大型的汽车拉力赛提供轮胎产品。2007年,好运轮胎、威狮轮胎,被组委会定为世界漂移系列赛比赛用胎,开创了在世界大赛中使用“中国制造”的先河。
中策橡胶赞助漂移赛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雅度品牌、全诺品牌又相继诞生;第一条全钢20.5R25工程子午胎诞生;中策成为国内首家将防刺技术运用到车胎产品上的企业,一连串的成绩展现了中策的新面貌。
如此种种,都在为我国由橡胶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8,对于中国来说,值得追忆的一年。汶川地震,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摧不垮的民族;北京奥运会圆满举行,谱写了中国历史新辉煌;“神七”上天,中国人在自己制造的飞船上第一次完成了太空行走。这一年,中策走过了它的第五十个年头。所有伟大的梦想都成就于每一点滴的实际行动。五十年,半个世纪,中策橡胶没有一天停产过。这个不可思议的记录,对很多企业来说难以想象,但中策橡胶做到了。
半个世纪的发展,为中策橡胶日后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十年来,中国轿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成就了轮胎市场的繁荣,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这为中策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全球布局
2012年,在轮胎一年的需求量大约在7000万条左右的中国,中策仅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就生产了1070万条。当年,中策轮胎内销和出口比例为77比23,出口并没有占销售的大头。但在赢得国内市场的同时,中策依然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向非洲、中东和南美的出口呈上升趋势。
美国轮胎特保案中,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进行打压,但哪怕在特保阶段,中策的轮胎依然还是能卖进去,美国对中策的轮胎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不仅局限于美国,中策的产品出口各个地区,中策在欧洲、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销售比较均衡,绝对数都差不多。
2012年全球轮胎排行榜
2012年,中策橡胶跻身全球轮胎排行前十,并蝉联至今。
2013年,公司更名为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并搬迁至下沙总部。这块曾经挥洒汗水与青春的土地,因为一群人的热情与行动,建设起一个伟大的企业。而如今,它要还原成本来的风貌,去完成另一个使命,有几分返璞归真的味道。
下沙总部
在钱塘江畔,全新的船型大楼踞江而立。海潮精神依旧,一如奔腾不息的钱江潮。
在2013到2016短短四年的时间内,中策橡胶开始加速启动全球化的战略布局,相继在海外设立海潮贸易、美国、巴西、德国贸易分公司,产品热销160多个国家。2015年,首个海外生产基地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开业投产。同年3月,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策车空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企业从产品研发生产向用户服务体验延伸。
2015年6月29日,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开业并投产
从2016年开始,中策橡胶不仅产销量大幅提升,同时引领行业向工业4.0及互联网化发展。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后迎头赶上,中策橡胶不断地升级和转型。
中策利用升级设备实现节能减排,在中策眼里,减排指标与成本销售数据有着同样的分量。比如节能水泵,同样的效果,价格却是原来的7倍,但中策决绝地选择集中更换,节电25%,更远的眼界,更广的格局,让中策的生产变得可持续。早在“十一五”期间,中策就已经将能耗下降38%,而在“十二五”的头两年,已经完成了18%。
中策橡胶(安吉)有限公司投产
2016年9月8日,中策橡胶(安吉)有限公司投产,打造出一个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智慧工厂。中策还建立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无法再进行翻新利用的轮胎通过中策国内首条再生橡胶自动连续生产线,分解成再生橡胶制品、橡胶粉和炭黑,重新投入到轮胎生产中进行循环利用。每产1吨再生橡胶综合能耗降低30%,废气排放量减少95%以上。
今天,橡胶工业迅猛发展,中国茁壮成长为全球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全行业胜利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中策橡胶始终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60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
即使出生在一个最困苦的时代,但中策敢想敢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稚气褪去,桀骜犹在,蓬勃的海潮精神依旧有着力挽狂澜的气势。
从胶鞋到轮胎,从海潮橡胶厂到中策橡胶,世间的缘分,环环相扣。60年是历史的一个缩影,2018中策橡胶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不是简单回忆过去,缅怀前业,而是温故而知新,思陈以创新,以史为鉴,指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