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amson小忙 于 2017-10-9 18:38 编辑
最近两天和很多的选手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每一个人对于骑闯天路的定义也各不相同。总结以下几个关键词就是:牛逼、好玩、受虐、梦想、圣地。对于骑行者而言拉萨可以说是出发的起点,也可以说是最后的终点。骑闯天路极限赛事则是更好的将这些糅合为一体。让更多的骑友们能够认识到G318独特的骑行文化。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骑友们踏上G318的征程去感受这条全球最高海拔的公路所带来的极限挑战。骑闯天路首届赛事一经报道,便在骑行圈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今年作为骑闯天路的第三年,其独特的文化与成熟的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骑友们。除了一片赞美之外,质疑也从未歇声:“这条路那么难,为什么他们还愿意来?” ——小忙
说到底,骑闯天路这种极限挑战赛事还是勇敢者的游戏,每一名敢于参与的骑友都可以称之为是自己的英雄。10天,2000余公里,累计爬升海拔50000米,翻越16座雪山。每天不定时的关门时间,让整场赛事变的更加的紧张与刺激。 从昨天开始所有的选手们都到到达了折多塘,开始进行适应性的训练。对于即将开始的比赛,47名骑闯英雄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轻松或紧张的情绪在这个团队中不断的表现出来。而在今天,更多的选手则是开始自我调侃,高海拔的骑行让很多从未踏足过高原的骑手们内心忐忑不安。从今天的表现上来看,许多的选手不敢发力,由于初次到高原地区,受到海拔影响,身体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关于比赛的难度和比赛的初衷,我也询问了不少的车手。被骑闯天路的赛事文化吸引的占据了绝大的部分。 强大的后勤保障和完善的赛事制度 骑行318很简单,但是想要和近50个人一同骑行就显得尤为的珍贵了。完善的赛事制度以及强大的媒体曝光力度,使得骑闯天路变的更加耀眼。今年近100余人的强大后勤团队为选手们进行保驾护航,总共分为:组委会、工作人员、裁判组、媒体组、后勤组。各个系统分工明确,协同配合。 这也让这场没有奖金的“奇怪赛事”,吸引了更多的“回头客”。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长途挑战赛开始涌现,想要在此占据一席之地,没有自己的特点,的确很难立足。 在写稿之前,有选手让我去和浦戈文老师聊一聊,他的确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我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标题的名字:“这条路那么难,你为什么还愿意来?” 浦戈文:“我一年只骑一次车,就是参加骑闯天路。” 就在今年的九月,作为都市时报的体育记者浦戈文前往意大利,参加了被称为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超长距离越野跑赛事“巨人之旅”,并且成功的完赛。 作为第二年参赛的老选手,浦戈文对于今年的比赛也是十分的忐忑。今年的赛事规则有所调整,不定时的关门时间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过有过成功完赛经验的他,相信在今年的比赛中,一定能够再次达成心愿。在和“新人”们聊天时,他霸气的说道:“我们跑我们自己的,不要受到其他选手的影响。” 秀丽的风景以及前人超强的记录 G318独特的风景让每一个骑过的人都记忆犹新。高海拔的道路、巍峨的雪山、触手可及的云层,每一个走上G318的人似乎都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态,向着心中的圣地拉萨进发。 第三年的骑闯天路,除了超强的后勤保障,完善的赛事制度,还留下了两届大神的超强数据。超越他们(自己),打破那些记录,是那些重返赛场的英雄们最想做的一件事情,也是目前长途大神汇集于此的最终目的。 明天即将正式开赛,庄景柏为了这一次的骑闯天路,从去年就已经开始进行训练。虽然在来之前,发生了车祸,入院15天。影响了日常训练,但在恢复后,他逐渐的开始增大训练量。他坦言,要在这一届的比赛中拿下一个单站冠军。 当然想要顺利完赛的还是占据了大部分。 VAUDE大同蓝车队的两名新人(马超、王猛)在老队员董其成的带领下,再度出发。作为去年的完赛12人中的一员,阿董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以城市命名的大同蓝车队,究竟会在此次比赛中又怎样的表现。是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完赛就好,还是在未来几天开始“搞事情”呢?不少人对于这只全新的车队抱有期待。 作为VAUDE女子车队的一员,来自南通的小熙此次也备受关注。由于海拔的原因,这两天小熙的身体状态并不好,希望在未来的几天,小熙的表现能够像车队的口号那样:“征服川藏,征服你们。” 骑闯天路独特的赛事文化 从骑闯天路中,走出了一位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戴珞、何怀松、张准、李祥、金岩等等。骑闯天路从一场普通的挑战赛,逐渐的成长为具有独特赛事文化的一场世界级的极限挑战赛事。 越来越多的高手也因此被吸引而来,丽江风神廖海森、郭思奥、朱泓、林国芽、吐尔松江、扎顿、苏仁波,以及刚刚在香港比完赛的邓宏业将在今天赶往折多塘参与明天开始的比赛。 从简单的手套、袜子,到定制版战车。骑闯天路的赛事文化可以说是日趋完善。而在今年的分站赛上,更多的骑友们愿意参与和分享在骑闯天路比赛上的点点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