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骑游日记

来源: 微笑的人生 2017-12-15 19:17:4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今天是2017年11月26曰,由北京追酷老马户外俱乐部组织参观北京警察博物馆和中国法院博物馆,袁崇焕祠的活动。早上我们由美丽的古运河畔的通州区出发,在我队总策划杨哥的领骑下,骑行在京通快速的辅路上向西骑行,骑行在北京的百里长安街上,一直向西经过北京的八王坟,永安里到曰坛公园。

[日坛,又名朝日坛,位于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处所。原为明锦衣卫萧瑛地,明嘉靖九年(1530)圈建。坛西向,白石砌成一层方台,坛面明代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四周有谴墙(矮围墙)清乾隆七年(1742)改建于坛西北角。解放前古建大部分被毁,文物被盗,使日坛变为一片废墟。2006年05月25日,日坛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此文来源于公园介绍]

我们一行骑友游完曰坛公园后,骑车向南骑行到东长安街路口向西骑行到朝阳的南小街路口向北骑行到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郈的蔡元培故居参观。[蔡元培故居在东城区东堂于胡同75号。1917~1920年蔡元培在此居住。故居为东西各三进四合院格局,建筑面积368.49平方米。故居原门牌33 号,为东、西各三进的院落,原大门在中间。现分为75、77 号两个院落,蔡元培寓此时,将5间倒座作为客厅。二进院北房3间,前有走廊,左右各带1间耳房,东西厢房各 3间,南房4间,第三进北房5间,带走廊。此宅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在北京蔡元培先后租住过的几处住宅中,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之所以被定为“蔡元培故居”,是因为蔡元培1917年至1923年任北大校长期间租住在此。“五四运动”正是在这里策源。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此文来源于蔡无元培故居介绍]

参观完蔡元培故居后我们一行骑车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老舍故居参观。[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长达16年,人生成就最辉煌。老舍 (1899-1966),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出身于贫苦市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在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这使他从小就深知城市贫民的生活并受到大杂院里传统艺术的熏陶。1906年开始读私塾,后转入新式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爱好古典诗词,并用文言文练习写诗和散文。191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任北京第17小学校长、京师学务局北郊劝学所劝学员,天津市南开中学国文教员等职。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挣脱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同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此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激发了他强烈的文学兴趣,开始文学创作。1926-1929年,先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这些作品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显示出讽刺幽默的艺术才能,因而立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途经新加坡停留了半年。][此文来源于老舎故居介绍]

参观完老舎故居后我们向座落在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东侧的普渡寺前巷35号普渡寺参观游览。[历史悠久的北京普度寺,原名“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位于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东侧。普度寺始建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其整座古建筑群营造在面积10000平方米左右、且高于周围民房五米至八米的一座大型砖台上。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辅以黄色琉璃瓦,四周和大殿内均为几十根朱红色的檐柱结构组成。此外,它窗棂低矮,其殿顶、天花、斗拱、梁架上皆有雕龙画凤的考究图案。该建筑曾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新修葺扩建,竣工之际,乾隆御笔赐名“普度寺”,这是史料记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距今已有247年之久。专家称,具有如此鲜明满族风格的古建筑在北京仅此一处。 普度寺在明初建成之后一直是皇太子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因此它见证了明朝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土木堡之变”,使明军遭到史无前例的军事惨败,明英宗朱祁镇成为蒙古瓦剌军的阶下囚,1450年,瓦剌当权者将朱祁镇送还明朝廷。英宗回京后,代宗安排他在“南宫”(即小南城)安度晚年。但英宗不甘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没过几年,他就纠集其往日在位时的心腹党羽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日,推翻了病危之中的明代宗,复夺帝位,明史称之“夺门之变”。而作为废帝的代宗也被英宗软禁在小南城里(今普度寺)。][此文来源于普渡寺介] 




1513336006327.jpeg

1513335986500.jpeg

1513336024638.jpeg

1513336117083.jpeg

1513335039303.jpeg

1513335013229.jpeg

1513334958875.jpeg

1513336186831.jpeg

1513336164548.jpeg

大神点评1

aaron 2017-12-21 14:36: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绍兴的蔡元培故居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1

帖子16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