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80后”祭:80后已死,80后万岁

来源: 918勿忘国耻 2011-5-14 00:34:0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80后”祭



两个生于1980年的好友,以“三十而立”之名做了一场诗歌朗诵会。电话里,我嗅到了好友的变化与成熟,恰如我在自己身上的发现。但这并不是全部。去年年底,我整理了自己多年以来的诗作,冠以“青年虚无者之死”集结成册,并附录了我的《三十自述》长文。出诗集的念头,亦源于“而立”。我试图以此行为,告慰自己已逝的所谓青春,并赋予自己继续往前的动力。然而我深知,这里面隐藏了一种难言的恐慌,它来自于光阴流逝的落寞感,来自于对命运之手的无力感。我必须克服自己对年轻的倚赖。青春是可爱的,倘若青春成为人生的唯一筹码,那就显得可憎;留恋青春并不可怕,而一旦陷入对青春的单相思,则是可怕而可悲的。我不允许自己成为青春的殉葬品。只是这种一厢情愿的决心,是否能有所收效?大而化之,它是否能成为所谓“80后”一代人内心的共识?

80后的青春神话,始作俑者为“80后”这一概念或一所指符号。时隔十年之久,这个已收入时代辞典的词,仍然余温尚存,并已进化到“90后”。此概念的诞生与演变,身为亲历者的我有着切肤之感受。当年,我开始写诗,年长的朋友为我戴上了这顶“80后”的帽子,并在我的帽徽上镶入“第一人”字样。这本是诗歌界一项再平常不过的穿衣戴帽工程,在此工程之内生于80年代的诗歌朋友数不胜数。然而始料不及的是,此工程竟成各领域效仿的标杆。“80后”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在精神匮乏、概念稀缺之媒体、书商的推波助澜下,衍化成一场轰轰烈烈的80后造神运动。神者,神童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此一现象,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神州大地上辉煌重现,大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的势头。有人喜之,更多人悲之,而无论悲喜,“80后”一词,始终未曾淡出大众视野。

人们仿佛期待80后能为祖国带来什么异样的东西。当年的五四青年、红卫兵小将们,不就扮演了时代急先锋的角色吗?

80后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一种青春的承担。在这个长者执鼎的古老世界,人们把对青春的留恋、对青春大放异彩的期待,转移到80后肩上,希冀80后能解开众人心中若隐若现的情结。我想正是此缘由,褒者才会为80后欢欣鼓舞,为他们每一次符合内心寄望的行为击节赞叹,而即便不吻合,也不会因此将其乱棍打死。童言无忌,青春就是用来犯错误的,80后无论做出什么举动,都在可允许的范畴。而贬者则出于严父慈母的心理,期望以监督、斥责、纠正等手段,勿使80后滑入歧途。许多人对80后的嘲弄与讽刺,未必是对80后的否认,更多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力图让80后能自省并自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时科举学子,无不从“修身”开始,80后也在此诉求之列。长者式的心理弥漫祖国,80后看似如履薄冰,实则由此而成功获得概念世界里的一席之地,并在报刊杂志、在餐桌上收获了经久不衰的八卦式关注。

很多年后,人们倘若说起80后,一定不会认为,该词只属于80后概念中人,它属于全社会,属于当年的所有人,包括长者们,因为80后们映照着他们心中的青春光环,他们或许比80后们更珍惜之。他们曾经拥有过80后式的青春,然而被时代的履带碾得不留痕迹,除了沧桑与坎坷的记忆。然而80后亦未能逃离千古车辙。如我一般的朋友,在沸腾的青春岁月并未创造沸腾的奇迹。从迷惘开始,中止于迷惘;从无知开始,暂停于无知;从热血开始,结束于热血。一转眼,而立已至。留在记忆里的,除了饭桌上的呼朋唤友,除了酒后的大放厥词,除了感情中的摸爬滚打,除了工作上的焦头烂额,除了对未来的手足无措,仿佛别无他物。几个郭敬明式的富翁,几个张悦然式的文艺青年,几个韩寒式的公众人物,80后留给祖国的文明遗产,仿佛如许而已。众多80后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被输往生活的各个场域,在长者构筑的窠臼内被溶化,吃喝玩乐,娶妻生子,养老送终,与任何曾经的年轻人所历无异。青春并未换来想象中的宏伟,没有傲人功勋,没使日新月异,甚至没有社会地位,依附于长者之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为活着、活得像个人而压抑蠢蠢欲动的心。社会的血管并没有因80后的输入而改变血液构成,甚至连新鲜气息都难以闻到。蠹虫万千,腐烂之根纵横交错,笑贫亦笑娼,仇富不仇钱,杀人越货,蝇营狗苟,面目未曾因80后而现健康红润之色。时至今日,80后仿佛终于如悲观主义者预期的那样,沉沦于红尘,跻身黔首之列,为人类的繁衍奔波而碌碌无为着。80后曾受万众瞩目,如今不过尔尔。

众口之辞,可以铄金。因此,我更愿意把80后视为“众口铄金的一代”。曾经想象中的80后精灵,终于堕入凡间,与众生的海拔持平,甚至更低。因为,80后无非一群曾因一个概念而风光一时的小年轻而已。长者重新只把80后看做后生晚辈,看做属下员工,看做打手、帮凶、附庸,而不屑于让此等人物承载其未竟之业。在80后日渐消逝的青春面前,长者之心重新焕发光彩,不再因对青春的垂涎而心生艳羡,80后已成其池中之鱼、笼中之鸟,与曾经的他们别无二致,甚至今已获证,较之更为逊色。

80后称呼仍存,而其形日渐枯槁,无异于身死。

80后还剩下些什么?只是一个流星般的概念,一场文革思维下制造出的群体闹剧而已?

有人说,80后至少能以一代人的形状,给世人以思考。也许吧……就像过去,一代又一代人出生、死亡,成为大历史的牺牲品,他们曾经的存在,如同夹页内的蝴蝶标本,如同浸泡在福尔马林中待解剖的尸体,供后逝者赏鉴、研究,并让人“思考”。而据我有限的交往,身边已溶入长者社会的80后们,尽管有着上述生存状态,但并未心死。80年代出生的人群,本是一盘散沙,而因缘际会,一个无意的概念拉近了彼此的距离。“80后”已成80后的桥梁,尽管这是一个大而空的概念,尽管它看似毫无意义,仅仅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青春。我的80后朋友,以各自的姿态对抗着可能的标本式结局,在对长者的依附状态中努力保持应有的自尊,不论其就职于公司或独立创业,不论其写诗还是作文,努力对抗这种依附性自尊的畸形化可能。他们中间不乏如我一般对“80后”这一概念持批判立场者,然而既有之、则安之,不为此而自喜,不为此而自悲。他们许多人如我一般,千古一辙地步入“而立”,告别曾经的轻佻,转入成熟之年,视其为常态。青春会永逝,而青春的激情不因岁月而变形。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社会中坚,成为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接力者。众口可以铄金,但无能熔解希望。“80后”终能成为彼此沟通的概念枢纽,并把俗不可耐的“团结”一词演绎得淋漓尽致。80后终会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并因此而如涓涓细流般渗入祖国的血管,弃过往之糟粕,启未来之人心。对此,我深信之。

套用一个句式结尾:80后已死;80后万岁。

大神点评8

918勿忘国耻 2011-5-14 00:35:11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80后已死;80后万岁 70早成灰了
918勿忘国耻 2011-5-14 00:35:2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我是80后的呢。
小舜江的源头 2011-5-14 06:53: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敬礼
yywwll2006 2011-5-14 07:00:22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80后已抛却了年少的轻狂和稚嫩,80后是无所畏惧的,是勇敢善良的,是孝顺怀旧的,是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自我矛盾的综合体
rockrider 2011-5-14 07:17:3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其实80后的这一代是最苦的 经历了很多。。。
918勿忘国耻 2011-5-14 09:00:2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80后是无所畏惧的,是勇敢善良的,是孝顺怀旧的,是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自我矛盾的综合体
918勿忘国耻 2011-5-14 09:00:3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90后的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
龙骧龙头 2011-5-14 16:28:2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估计论坛80后最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1

帖子192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