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环浙江自行车公开赛仙居人文简介--大路村故事

来源: 赛事预告 宝石山人 2016-4-18 17:42:5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宝石山人 于 2016-4-18 17:48 编辑

百年沧桑话育人——大路村故事
——从清末民初到2015年

 

    仙居县大路村建村始于南宋祥兴二年,迄今七百三十余年。
IMG_2579.JPG
  南宋末年,一徐姓人在路边筑房,附近人称为“大路徐氏人”,随着人口繁衍,渐渐演变为“大路徐村”,大路村是大路徐的简称。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沿村北约100米许,有前郑和水礁两自然村。据传,前郑本名前陈。是一位姓陈人始迁,后陈姓无嗣郑姓入居;而水礁头自然村,源于明末一位石姓人避难搭篷居水礁之前,故有此名。近年,两自然村与楼厦衔接,与大路村连为一体。
IMG_2565.JPG

  大路村位于永安溪下游北岸,彭溪下游西岸,距县城10公里,辖地5.5平方公里。村形原方形,近年来建筑物陆续从东北与西北两角延伸,东西长度从原来的550米扩大到1600米。北面又大幅度扩展,与前郑、水礁头两自然村合为一体,成为多棱形村庄,形如飞鸟。

  全村现有1003户3021人,48个姓氏中,户主徐姓占总数七成。

  私墅时期的教育

  清末民初,村民徐继赓、徐继治、徐继满等人分别举办私墅兼教师,另有此村与断桥村在三学寺合办的经正书院。
IMG_2570.JPG

  私墅教育,办学者与教学者基本上同一人。科举时代,县试合格称童生,郡试合称称秀才。这些私墅教学者多为郡试落弟的老童生,也有少数的监生(国学生)参与。这些人读书多年,文不能进,耕田又无力,权当授课为业,所谓“七讨饭,八教书”,私墅教师位仅居“臭老九”之前。

  私墅所用教材主要是《太极》、《学仕》、《孟子》,配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忍歌》等。书院主要用《大学》、《中庸》、《论语》、《诗经》、《易经》等。

  私墅和书院的总学制为十年。期间,一般要读完《太极》、《学仕》、《大学》、《中庸》、《上孟》、《下孟》、《诗经》、《易经》、《论语》、《礼记》、《春秋》等。

  上私墅的学杂费,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束”,每年5月麦收时节,学生向先生交纳一斗小麦(约7.5公斤),先生回赠学生一把题有字画的纸扇。有来有往,合乎礼仪。

  私塾授课第一阶段是“开蒙”。待三四年以后,学生10岁时进入第二阶段“开讲”——讲解朱熹诠释的四书五经。学生还要习字。
IMG_2564.JPG

  改良雏形:“洋学堂”

  民国二十五年(1936),村民徐继唐(学名尧卿)举办洋学堂,校址迁移到中街,教师徐志操(学名伯仁),政府有令改用新课本。第二年,政府和村合办,校址迁移到徐氏祠堂。

  徐氏祠堂是当时村里的唯一的公房,座落在村东端,五间大厅,七间门房,占地面积约250多平方米,石板天井480多平方米的天井。此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岁次癸丑。已有220年历史,由于毁坏严重,于2006年重修。

  在办“洋学堂”期间,新旧课本混用,旧的沿用,旧“四书”日趋淘汰,新课本尚未定型,新课本改用白话文课本,如儿童尺牍、启蒙尺牍、共和国教科书等读本。“尺牍”,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这种“洋学堂”无学制。

  据考证,“改良私塾”是根据家长的不同要求,一个书房,可分新、旧两个类型。旧的是按老一套学习,新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语课本,并添设了珠算课。先生用复试教学法,先给一伙学生教旧的,再给一伙学生讲新的。

  直到如今,仍有许多台州人将学校称作“学堂”,可见词语沿用之顽强。

  短期小学

  民国27年(1938),开办短期小学,村祠堂一直为学校所用。1951年土地改革,被村公所所用。

  短期小学,明确规定两年,考试合格,有文凭,承认初小学历。仅运行两年即废止。完全小学,以四年学制为初小,六年学制为高小。

  从“短期小学”开始,全用白话文课本,升为正式小学时,初小有国语、常识、算术三本;高小时,将“常识”细化为历史、地理、自然、公民等,系王云五、周建人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均有注音符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更名为大路徐小学。民国三十一年(1942),更名为大路乡中心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城市的一批知识分子流转到农村,为养家糊口,担任乡村小学教师,是师资力量雄厚时期。

  民国中期的学杂费,学生向先生交纳一斗大米值的学费。民国后期,学生轮流向先生敬送菜蔬(即肉禽蛋蔬菜之类)。解放后,一度时期没有学杂费。

  从1950年到1996年

  1950年,县政府直派教师,办大路徐小学。

  1952年,教育经费由政府统筹统支。

  1958年,乡政府牵头举办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大路农业中学,生源来自全乡各村。第二年冬停办。

  1969年,大路小学附设初中班,称“戴帽初中”,改名为“大路学校”。所谓“戴帽初中”,是因大量的小学毕业生面临初中学校少而无法满足升学需求,又不能让少女少男们持小学毕业证书而回家,政府就出台了一个办法,在小学设初中班,小学生全体荣升为初中生,老师则同步由小学教师跃进中学老师的队伍,带有“大跃进”式成分。  

  这一时期,国语改为语文,公民改为政治,内容也彻底改革,术课方面的内容和例题虽全改,定理上仍以科学为依据。对乡土教材,如农业生产技术和财务会计方面,也有适当利用。所用课本都是“试用本”。

  期间,人民公社(乡)牵头,该村与下宅村出地皮,在三学寺创办“五七”高中一所。

  解放后,因师资不足,凡有高小文化程度,而又能在政治上无问题者,基本上被启用。之后,以边教边学和分期轮训,及半工半读的方式提高师资力量,类似者该村有9人。

  在仍缺教师的情况,学校找代课教师,名为“民办教师”。

  70年代至80年代,小学曾改过五年一贯制,初中曾改过两年制。此间,该村的民办教师占总教师40%左右。

  后来,小学初中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业余教育

  一、民众夜校

  创办于民国27年(1938),教师由全日制短期小学张益端兼任。学生60余名,分低级班和高级班。低级班学员大多为青年文盲;高级班学员多半是上过私墅的青壮年。

  课本为“民众夜校读本”,也用过“民众尺牍”,未满三年停办。

  二、冬学与民校

  创办于1951年冬。利用冬闲季晚上学文化,学员以贫苦农民居多。

  教学成绩优异者,被政府有关部门收编为正式教师,职称为“民校校长”,月工资115公斤大米,高于全日制学校教师待遇。其职责是直接教好一个班,辅导全乡民校教师,教材为《农民识字课本》。

  三、 速成识字班

  1951年,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速成识字法》。第二年,推广到农村,乡政府所在地都试办一所“速成识字班”,教师由区(比乡高一级)公所指派,工资由县政府直拨。

  该村是大路乡政府驻地,由主教师徐润高负责举办和教学。学员来自全乡各村青壮年文盲或半文盲。

  随后,识字班改称民校。每年冬春两季教学。教师误工费,前期由农业社支付,中期由生产大队支付。后期,除本村付酬外,由教育部门支补助费。

  教学分三个阶段:

  1.熟读拼音字母

  由于南方人语音复杂,许多方言难以拼合,浙江省工农教育处会同有关人士,按照方言特点,在7个声母配音字右上角加一些便于识认的符号,以“阴平”声并合。这套方法在浙北杭嘉湖地区通行,到了浙中台州地区推行受阻,到了浙南温州浙西丽水地区更是行不通,从而停用了省方言拼音符号。

  2.突击生字

  课本上的汉字,以词和句为主。下半本有少量短文。每个汉字旁边有拼音字母,只要能拼出音来,便是汉字的读音。当时,普遍认为拼音字母是“拐棍”,练习时,特地遮盖拼音背熟汉字。这对于注意力集中和记性好的人,才一个月左右,从原认三四百个常用字,到会识单字1500多个。

  3.单字卡片

多采用单字游戏卡片,如组词,组句,阅读短文,以及写话等。

从历史文物遗迹来看,大路村历代人都重视文化建设,据《徐氏宗谱》载:明清两代,考取国子监的有二十二人,中举入泮的有4人。

村内文昌阁扩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重建于1995年,砖木结构,分二楼,楼上为文昌阁,历来有文昌帝君和孔子等靖塑像,是村民到坛礼拜、望子成龙的精神祈祷场所,深受村民爱戴。底层关公殿,村民祈祷平安场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15

粉丝43

帖子362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