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可可托海行记

李论家 2010-10-9 02:45:29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夕阳下的可可托海小镇和额尔齐斯河,最后一抹夕阳

夕阳下的可可托海小镇和额尔齐斯河,最后一抹夕阳

夕阳下的可可托海小镇和额尔齐斯河,最后一抹夕阳

夕阳下的可可托海小镇和额尔齐斯河,最后一抹夕阳

夜幕下的可可托海小镇和额尔齐斯河白桦林,照糊了

夜幕下的可可托海小镇和额尔齐斯河白桦林,照糊了
李论家 2010-10-9 02:46:33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李论家 2010-10-9 02:47:37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杨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杨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李论家 2010-10-9 02:48:29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里的白桦

清晨下的北屯胡杨林

清晨下的北屯胡杨林

清晨下的北屯胡杨林

清晨下的北屯胡杨林
李论家 2010-10-9 02:53:38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野马也,尘埃也

从喀木斯特到恰库尔图的一百多公里路段,正好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所属范围内,在骑行中寻找普氏野马是消除疲劳的一个好办法,虽然我也知道发现野马是几乎不可能的徒劳之举。但当野马终于出现在眼前时,我却不很兴奋,因为它长得很有些难看,似驴。

真正的野马,应该是庄子眼里的那种“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的真性率意的无缰天马。《史记》记载汉武帝“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 又言“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普氏野马的名称是俄国人定名的,但我觉得“蒲梢”音同普氏,或许这大宛马就是所谓“天马”的普氏野马后代。中国的野马早在六十多年前就已在它的故乡灭绝,卡拉麦里的野马据说是八十年代从英国引进的圈养的野马后代,现在已开始野放了,只是由于恶劣的环境,每年冬天都有冻饿死的和在夜间穿越公路时被车死的。

路边有很多自驾游的,近距离观看野马,等我快要靠近时,却有个人扔着石头驱赶野马,可能是为了拍摄奔跑的野马吧,总之又害得我多走了更远的路。据说野马警觉并暴烈,我没敢靠得太近,匆匆拍了几张远照就继续赶路了。

(注:《逍遥游》里的“野马也”原意是指山野中变幻无形的雾气。)

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野放区

野马野放区

保护动物

保护动物
李论家 2010-10-9 02:54:32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远处好像有野马

远处好像有野马

野马

野马

野马

野马
李论家 2010-10-9 02:55:34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野马

野马

马,蹄可以践霜雪

马,蹄可以践霜雪

两匹另类野马在狂奔

两匹另类野马在狂奔
李论家 2010-10-9 02:57:01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大峡谷处在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地带,这从景区门口一直到神钟山有二十多公里,大峡谷地势平坦,骑行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说实话,景区的水泥路修得很好,是专供电瓶游车用的,路边哈萨克牧民的毡房、畜舍、牧园星罗棋布,健硕的马儿悠闲地吃着牧草,两岸的金黄色白桦林倒影伴随着蜿蜒的额尔齐斯河,清澈的河水被河床里的鹅卵石划出一道道白波,在这样的仙境中骑行唯恐太快和太短,哪会觉得疲倦呢?十月的大峡谷是全年里最美的时段,早则无金红的桦叶,晚则大雪封山,色单影孤。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在这梦幻般的景色中徜徉了五个多小时,相机电量已开始报警,绝美的景色都舍不得再耗费电池拍照了,就只怕里面再有更好的景色时而无法拍照。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是露天开采的,坑内的盘山道呈螺旋状,宛如古罗马巨型角斗场,让人眼花缭乱,以至于我定不下心来数一数到底盘了多少个圈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100多米,长宽数百米,资料上介绍的是坑内有76种矿共生,蕴藏有锂、铍、钽、钼等多种稀有元素,规模及其宏大。

这个矿是苏联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探明发现的,五十年代开始开发,前苏联专家带来了先进的设备,盖起了俄式风格的楼房,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仅这个矿就偿还了苏联40%的外债!

早听说可可托海的三号矿坑,也一直想亲眼目睹这一人类宏伟工程。然而当我实实在在地站在矿坑观景台临崖俯瞰这一人类杰作时,却有着深深的悲哀感!这原本是高出地面几百米的山体,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形成了现在的这个使人颤慄巨大深坑,周边到处是堆积的巨石,满目疮夷,还有一些像是碎石堆就的山堆,或许就是废弃的“废矿石”,路边颠簸的拉矿车翻起满天尘土,这与两三公里外的幽静的额尔齐斯大峡谷形成强烈反差,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个酝酿数亿年才形成的世界公认的最著名的“地质矿产博物馆”、 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竟在短短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取之殆尽、用之殆竭!真不知再若干年后的人类审判日将如何评判。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清晨的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风景区

清晨的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风景区

清晨的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风景区

清晨的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风景区
李论家 2010-10-9 02:58:08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清晨的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风景区

清晨的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风景区

三号矿坑

三号矿坑

伊雷木湖

伊雷木湖

可可苏里湖(野鸭湖)

可可苏里湖(野鸭湖)
李论家 2010-10-9 02:59:14 显示全部楼层
五、牧场

恰库尔图镇在乌伦古河边,过了这儿向北,就进入了富蕴县水草丰茂的牧区了,沿途马牛羊和骆驼群也渐渐多了,路边偶尔能见被撞死的动物尸体。

富蕴县城在额尔齐斯河边,向可可托海方向的路两边都是牧场,在吐尔洪乡的野鸭湖边,五六个哈萨克牧民骑着马儿,打着锐利的口哨,驱赶着几百头牛羊转场,所经之处尘土飞扬,甚是壮观。

从富蕴去往北屯的216国道边,也时常可见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和他们的牲畜,很多牧民都放弃了传统的骑马方式放牧了,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这更方便他们寻找走散的马牛。因为灯光很暗,我们在夜间骑行时好几次差点撞上站立在路上的马和骆驼,这确实是很危险的,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夕阳西下时成群的牛羊回圈的场景,“日之西矣,牛羊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劳动方式在这些一辈游牧在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的骨子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而我们这些所谓的都市现代化流水线上碌碌劳作的人早已经失去了“日落而息”的某种味道了。

日之西矣牛羊下

日之西矣牛羊下

荒漠中的羊群

荒漠中的羊群

路边的牛群

路边的牛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1

帖子13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