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25日电 8月3日下午2时,和往常一样,69岁的钱瑞法老人午睡后,走到屋外,和老台门里的老伙伴们,拉起了家常。15年来,钱瑞法一直住在嵊州市竹溪乡竹溪村的老台门里。
竹溪村,一个地处会稽山脉腹地的小山村,有着800多年建村史,却不为外人所知。直到去年9月,一群来自杭州的专家带着惊讶和崇敬的目光来到这里。临走时,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浙江的古代村落多在河道边,而竹溪村是目前浙江省罕见的深山古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两个月后,竹溪村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今年6月初,竹溪村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在竹溪古村落,最显眼的建筑就是旗杆台门。这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台门占地近5000平方米,共有66个房间,是浙江省现存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台门。目前,台门古宅下还生活着20多户村民,近乎于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上世纪90年代的一场大火,旗杆台门被烧掉一部分,但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建筑群南北深50米,由南往北依次为前厅、正堂、后堂,两旁为走廊,可通往各处,雨天在台门里行走都不会湿鞋,东西有厢房和正屋,往东设有一道避火弄堂。
台门用条石砌基,石板铺面,八字型龙虎门,屋顶是五层封檐,柱梁上雕刻有精美的动物图案,天井用鹅卵石铺成。科学的建筑布局、独特的山区建筑风格、精致的雕刻艺术,显示着以前主人的豪华与大气。
“我们这里有不少人来偷门和窗户,然后运到苏州、杭州去卖。”随着深山古村的名气越来越大,竹溪村里的文物贩子也多了起来。钱瑞法老人一提起这事就特别气愤。在他眼中,这些老台门可都是宝贝。“现在听说要保护起来,这蛮好。这里的台门都是历史的见证,应该保护起来,以后可让子孙看看。”
钱瑞法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不知道台门里的东西有多珍贵,往往把一些自己“看不上眼的东西”卖给文物贩子,现在大家都不肯卖了。“上次一个人出5000元要买我们家的一个牛腿,我都没答应。”台门里一位住户快人快语,指着屋檐下精美的木牛腿对记者说。
与钱瑞法老人一样,在竹溪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会的大力宣传倡导下,竹溪村村民主动参与到古村保护中来,成为古村的守护者。同时,竹溪乡党委、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就古村保护来说,新农村建设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两者相得益彰;反之,如果是简单地“立新破旧”,对古村来说无疑就是一次毁灭性的灾难。为此,他们分别制订了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规划,使古村保护获得发展的契机。“由于缺乏资金,我们只能对台门部分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打算通过合理利用古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拉动经济增长,为古村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竹溪乡乡长钱成军告诉记者。
传统的经典往往能够在与现代的结合中臻于完美。但愿千年竹溪古村能在保持和发扬原有风貌与经典本色的同时,更彰显出现代的元素和品质,成为嵊州市乃至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