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漠独行 于 2014-1-3 11:35 编辑
军垦第一连——石河子旅游景点
“兵出南泥湾,威猛不可当。身经千百战,高歌进新疆。新疆举义旗,心倾共产党。干戈化玉帛,玉帛若金汤。”(张仲瀚《老兵歌》)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的隆隆炮声中,1949年9月25日,驻疆国民党部队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这就是著名的“九二五起义”。1949年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震。
1950年初,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发布《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新疆军区下达大生产命令,要求当年开荒60万亩,每人6亩。实际完成开荒85万亩,生产粮食3427万公斤及一批油料蔬菜。史称“军垦第一役”。
1950年1月,王震将军偕陶峙岳、张仲瀚等来玛纳斯河西岸勘查,曾登此山遥看荒原,决定在石河子垦荒开田,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人,并请上海工程师赵琛设计了《新疆石河子城市规划总平面图》,留下一段将军“戊边将军三结义、骑马踏勘定新城”的传世佳话。
1950年3月,改编后的22兵团9军(军长赵锡光)26师77团3营7连奉命来此地防务。按照上级命令,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在周边进行开荒生产。当年共开荒170亩,播种小麦,同时开挖了二十多个地窝子,修建了干打垒的办公室、食堂、铁工房、木工房,挖掘了两座蓄水涝坝。一个集生产、防务、生活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基本形成, 亘古荒原从此产生文明。
1954年10月,毛泽东签署命令,改编进疆解放军部队从事生产建设:“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进疆解放军一兵团大部、二十二兵团全部、九军大部组成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恩茂。驻石部队改编为兵团农八师。这里成为兵团司政机关农场(兵直农场),主要生产粮食、蔬菜、养殖畜禽。
1956年,陶峙岳司令员、张仲瀚政委来这里检查工作,并与指战员们一起劳动。为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用他们的名字分别命名了这里的两座小桥。
1965年,上个世界60年代初因战备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兵团组建炮团,对内称兵团炮兵团,对外称兵团独立团,当时全团72门火炮,分37高射炮丶76加农炮丶57战防炮丶122榴弹炮丶120迫击炮;下设四个炮营(122榴弹炮营、120迫击炮营、85加农炮营、37高炮营)。这里归属一营三连。现在这里还保存了一门37单管高射炮,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过美国美机。
六十年代中后期,由于重新规划,连部进行了搬迁。适应当时备战要求,在后山挖了防空洞,1966年建成弹药库,就是现在就餐的地方。
1985年,独立团划归农八师管,改番号为一五二团。因地处红山北坡有条沟形似马鞍,定地名为马鞍沟村,现为一五二团十连。
2002年8月,一五二团党委为了弘扬军垦精神,展示兵团创业历程,决定利用这里留存尚完整的连队旧址,修建一个集参观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教育基地。8月16日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起名为“军垦第一连”。
五年来,这里已累计投资500多万元,部分恢复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创业时的场景。又根据旅游的需要,增加了参观内容和接待服务设施。目前,军垦第一连占地1平方千米,分为军垦文物展示区、影视拍摄区和服务接待区。
文物展示区。主要由地窝子遗址、干打垒遗址、涝坝遗址、军垦战士使用过的农机器具及重新恢复整修的连部、合作社等内容构成。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影视拍摄区。这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走天山的女人》电影《整编岁月》剧组搭建的背景道具基地,主要有男兵宿舍、女兵宿舍、公共洞房、露天会场、食堂、马厩、了望塔等设施。现已辟为旅游景点。该剧已在北京电视台等数家媒体公映。
服务接待区。主要有利用原弹药库改建的会议室、接待室、露天活动场、文化长廊、地窝子接待室、蒙古包、餐厅等。
在军垦第一连西侧1公里处,有四座将军墓,长眠着开发石河子垦区、献身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四位功臣。他们是赵锡光(兵团副司令员、九军军长),王根僧(九军副军长)、陈德发(九军副军长)、刘振世(二十五师师长)四位将军。
在军垦第一连东侧,是将军山旅游区,主要开展冬季滑雪项目。登山远望,欣欣向荣的石河子垦区和城市尽收眼底。
军垦第一连建成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年接待中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现已被兵团和八师石河子市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级景区。
军垦第一连,兵团军垦事业的见证和缩影,集中展示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它形象地说明了“难不倒的兵团人,摧不垮的军垦魂,割不断的绿洲情,攻不破的边防城”的深刻含义。它伫立在天山脚下,俯视准葛尔大地,见证一座城市的崛起,彪柄千秋伟业的创立。它虽然苍凉,却铭刻着历史;它虽然残破,却孕育了末来。希望在它脚下铺开,光荣与第一连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