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让我们的自行车陪你环游世界”
赵月明(左)、邵明(右)和他们的“不死骑”旅行车 看着自己的自行车顾客从泰国、美国,从草原、戈壁寄来的一张张明信片,邵明和赵月明,两个原先怎么也停不住脚的小伙儿,在工作室里笑得很开心。从原来自己上路环球骑行,到看着骑友骑着他们做的车去旅行,他们正实现着另一种梦想。
骑行车友变身造车人
骑自行车环游世界?要是有一个“人生最酷的二十件事”清单,这个念头八成能位列其中。而“不死骑”的两个创始人赵月明和邵明,就是令不少普通人艳羡的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发烧友。
“随便一个车架就得4000多元,也太夸张了!”2013年春天,赵月明和邵明在北京一家手工焊自行车架的作坊一番询价之后,开创一个原创休闲自行车的念头怎么也挡不住了。
不够结实,这是长途骑行车友们对山地车最大的不满。一次跨国骑行中,刚进入半程,赵月明车轮上的辐条开始断裂,沿途的车友一根一根地凑上自己的“备货”,几个月后,骑行结束,10根辐条全部都成了车友们友情赞助。
伤膝盖,不舒适,这是公路自行车难当长途骑行重任的另一个原因。普通的家用自行车骑起来舒服,但其车架、弯把的角度注定了无法快速骑行;山地车正好相反,设计角度让冲刺加速变得很容易,但长期骑下来膝盖却会被磨损得厉害。
赵月明和邵明决定,创办一个旅行车品牌,起名“不死骑”。
“非专业”反让他们更贴近用户
“车架管壁要比现有的公路车厚出一截,这样才够结实!”“车管角度既要保证行车速度,又要舒服,不能太伤膝盖”通过车友论坛、自己的过往骑行经验等多种意见收集途径,两个“小明”把一个个车友们的诉求“翻译”给了聘请的专业工程师。
邵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赵月明在大学则是主修经济学。俩人的专业与自行车制造、工业设计似乎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变成一个出色的造车二人组。
从小就对机械、硬件感兴趣的赵月明,在大学毕业前就已经是业界颇有名气的自制自行车能手,算是二人组里的技术“大拿”。而从2006年就开始骑自行车环游世界各地的邵明,则有着丰富的骑行旅行经验,熟悉在山路、草地、寒冷、潮湿等各种天气状况下的车况和旅行需求。
除了经验推动,“不死骑”造车二人组还把“大数据”用进了车架设计。
“刚买了一个欧版车架,说是适合1.8米身高的,可这车架我用起来完全不合适啊!”在车友论坛里,类似这样的抱怨并不罕见。“不死骑”便与业内一家数据统计机构合作,运用其拥有的数万名中国人体型数据,对车架等关键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和个性化设计。
2013年6月刚一在淘宝上线,“不死骑”就迅速订出了10辆。
“不死骑”车辙已轧半个地球
然而,与自己小打小闹、单纯兴趣使然的个人拼装相比,批量生产一个自主品牌的自行车,麻烦事可太多了。
为了“嗑”下一个垄断全球专业旅行车货架供应的德国生产公司作为供应商,俩人请翻译、请法律顾问,来来回回一次次邮件,德方被俩小伙子打动,答应成为他们的供货商。
万事再难,就怕认真。由于某个批次的车货架出了焊接外观的瑕疵,“不死骑”咬了咬牙,不仅召回了问题车架,还一次性销毁了这些问题车架,并把销毁过程的视频公布给车友,避免消费者疑虑。
短短一年,“不死骑”的车辙已经贯穿蒙古到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各条经典进藏路线,在近半个地球留下了痕迹。每月售出数十台的“不死骑”,除了中国车友,还迎来了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际车友的青睐。
“我们希望让中国更多的大众了解、接受旅行车这个时尚的旅行工具。但是在培育市场的同时,我们先要让‘不死骑’的品牌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