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新疆老于 于 2014-12-14 04:03 编辑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龙门石窟上下叠加多层,洞窟大小不一,佛像神态各异,或立或卧,或行或飞,或舞或歌,栩栩如生,分布在大小洞窟之中。其间有悬梯相连接,游客可沿悬梯台阶上上下下,慢慢的观赏。其中尤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古阳洞和莲花洞最具有代表性。下边就一一做一介绍与大家分享: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为庄严和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堪称第一。它的庄严还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堪称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的意思。这尊佛像,面目丰腴,眉清目秀,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尊崇。相传,卢舍那大佛是由武则天命人根据自己的形象而雕刻的,富贵而典雅。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整个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卢舍那大佛侧旁还有其弟子阿难、迦叶、胁侍菩萨和力士、天王的雕像。这些雕像,有的慈祥,有的虔诚,再看边上的天王、力士像,则是面目狰狞、咄咄逼人,把主像烘托得更为突出。中央电视台每次宣传龙门石窟,所打的广告画面就是奉先寺洞窟中的卢舍那大佛。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面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另外,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在观赏龙门石窟时,值得称道的是,当你感觉有些劳累时,你可坐在石窟下边长达千米的河滨公园的路上,边休息、便聆听着身旁音箱所传出的对石窟的解说,声音温柔而清晰,恰如一位导游给你娓娓道来,令你倍感温馨。 龙门石窟是我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疆老于 写于: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