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1984年的千里骑行游记 (贵阳-----北京)(转)

單單單丹 2015-1-21 14:56:33 显示全部楼层
九。 初游阳朔
   还是年轻好啊,一觉醒来,昨天感冒的症状竟然踪影皆无。走出房间,遥望远处的青山绿水,伴着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想着今天就要见到我梦寐以求的阳朔美景,整个人顿感神清气爽,精神百倍。简单的吃过早餐,匆忙踏上了赶往阳朔的行程,一路还比较顺利,于下午到达阳朔。虽然阳朔美景在眼前,不过此时还不能立刻投入阳朔的美景当中,因为到了阳朔就意味着第二个目标完成了,现在就必须做出选择,继续北上到北京还是返回贵阳。所以很快地找了个宾馆,在房间里拿出地图仔细盘算起来:从里程看,桂林到北京还有近2300公里,以每天平均骑行90公里计算,大约需要20多天,八月中旬到达北京应该没有问题。从地形上考虑,广西、湖南、湖北多为丘岭,进入河南、河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比在贵州骑行容易得多。另外由于几天来经历了高温、烈日的考验,加之进入八月气温有所下降,气候方面不会有太大困难。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最终决定骑到北京。
      决心已定,立刻找了个邮局给家里发去电报,要求父母汇200元到阳朔。一切安排妥当,回到宾馆,可能由于心情比较放松,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原来这宾馆正好坐落在阳朔著名景点“西朗山”脚下, 还是阳朔县政府招待所呢(当时叫西朗山饭店),周围青山环抱、绿水相伴,非常幽静。稍事休息,带上相机和足够的胶卷,到漓江边花1块钱请了一位当地的老乡做“导游”,划着小船,开始游览阳朔的主要景点。
这是阳朔的著名景点:西朗山
6f90ee1670472dd999c3143025a13dd1.jpg
58e2d64e4e172b32fd8ab64c33679299.jpg
西郎山是阳朔自古比较有名的山,古人有诗咏西郎山:“西郎何事面西方 ,欲会东郎隔大江 。自古良朋时一遇 ,东郎未会恨斜阳。 ”西郎山的得名是说山形像一男子,其实所谓“西郎”是指山腰的一块巨石,
小船摇荡在漓江之上,秀美的阳朔风光,真是处处令人神往,使我不由得想起那赞颂阳朔风光的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真是名不虚传啊。一路上划船的老乡操着浓重的口音无比自豪地介绍着眼前一幅幅美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奇山矗立于江中。远看山呈圆形,挺拔峻秀,近看半山处有一巨石,高约5米,好像宽衣大袖的古代书童在捧书诵读,老乡介绍说,这是阳朔的有名景点叫“书童山”。
34dbaca5e53b127115ec9ebe28434906.jpg
             再往前,来到一座小岛,老乡建议上去看看,沿着临江的山道一路游览,江边的树木与清澈碧绿的江水相互映衬,一幅美景映入眼帘。仔细欣赏,忽然觉得这江里要有一条小船游弋其中,岂不更美。于是找了块山石坐下等侯。真是天随人愿,一会儿从那边漂来一只渔船,与山、水、树木构成了一幅绝佳的风景,急忙打开相机将这难得的景致收录其中。

4cd9d964233bd1a5f9746d4ba408fd7a.jpg
            下得山来,上船继续沿江前行,远远看见两块巨大的山石隐约浮于江上,老乡用考我的口吻说道:“你看那山石像什么?”,我仔细打量着,一时间还真说不上来,老乡微笑着说道:“你看像不像两只面对面的公鸡?”,经他这么一提示,把两块山石跟周围的树木、凤尾竹连起来看,真像是两只正对峙着的雄鸡:“嗯,像,真像。”,老乡大笑道:“哈哈,这是我们阳朔有名的景点,叫斗鸡山呢。”
d3328447df638a7ef21b87618608d1d1.jpg

            泛舟漓江上,听着老乡津津有味的介绍,时而静坐于船上欣赏、时而站起身来“啪,啪”地按动快门记录着美丽的阳朔风光,随着夕阳西下,大半天阳朔的游览就这样结束了。回到宾馆,先到前台请服务员留意一下这几天贵阳来的汇款单。交谈中他们建议,明天可以先乘车去桂林,游览桂林后乘船顺漓江而下返回阳朔,再游览阳朔的其它景点。作为特殊游客,我享受了房价七折的优惠和去桂林期间宾馆免费保管自行车、免费保留房间的特殊待遇,真得感谢这一路上为我提供支持、帮助的好心人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1 14:58:53 显示全部楼层
十 、图说桂林       
             今天一大早乘班车从阳朔赶到桂林,品尝了大名鼎鼎的桂林米粉后,来到第一个景点:象山公园。来桂林前就知道桂林有个象鼻山,也看过它的照片,原以为它就是江边的一块巨大的山石而已。没想到象鼻山不仅有上山的盘山道,而且山上还有明代建的普贤塔,山下水月洞的内外石壁上还有众多唐宋时期的摩崖石刻,其中陆游的《诗札》、范大成的《复水月洞铭》和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等石刻尤为珍贵。当时巧遇象鼻山整修,纵横交错的脚手架几乎布满了整个山体,尽管如此也丝毫没有影响游览的雅兴。稍感遗憾的是围着象鼻山转了两圈,也没找到一个十分满意的拍摄角度,不得已勉强拍下这张照片,就当留作纪念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2003年重游桂林时用卡片机拍的象鼻山,算是弥补一下当年的遗憾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参观了象鼻山,又来到伏波山公园。伏波山因章岘(宋)的诗:“波澜四伏啮山根,山裂石开石室存”而得名,园内以还珠洞著称,也是桂林的代表性景点。还珠洞内千佛岩里有唐代摩崖造像二百多尊,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伯康(唐)造像和造像记、宋代米芾的自画像和范大成的鹿鸣诗等珍品。当时由于摄影条件有限,没有闪光灯,没法将这些石刻珍品记录下来。看完摩崖石刻,顺着山路来到江边,一块奇特的巨石呈现在眼前,从某个角度看,整个石块好像是悬空离地,中间留一缝隙,像被一把利剑削成,所以人们称它为“试剑石”,也成了伏波山的“镇山之宝”了。真该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们超凡的想象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游览了象鼻山、伏波山,已近中午,吃了午饭,稍事休息,又马不停蹄地乘车来到桂林最大的七星公园游览。刚进大门不远,就到我“神交”已久的花桥了。这是因为很早以前就从白先勇的小说《花桥荣记》中知道它了,后来又在资料上见过花桥的照片,而且每当上课讲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时,它那如浮在江面的四轮明月般景致,就成了我活生生的教具。现在历尽艰险来到桂林,站在它面前,感到无比的亲切。于是围着花桥前后左右寻找着最佳角度,甚至试探着站在江中的一块石头上拍摄,不小心差点栽到江里,这才好不容易拍到了这张难得的照片。回来后就一直用这张照片作为教具给学生讲课,顺便说说这张照片的来历,既传授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受欢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参观了花桥,沿着山道登上普陀山,来到桂林最著名的溶洞:七星岩。它是距今100万年前的一段古地下河道,洞有三层,最高处达27米,最宽处达47米,而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不仅如此,洞内还有许多题刻碑文,如昙迁(隋)题写的“栖霞洞”榜书、范大成的“碧虚铭”、和张文熙(明)的“第一洞天”等都极为珍贵。在贵阳我也游览过我们地下公园的溶洞,但见到年代如此久远、文化内涵如此丰富的溶洞,实在是大开眼界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出了七星岩,一路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座座山峰环立,一水环抱着美丽的桂林城,青山绿水,让人留恋。可惜这张照片在冲洗过程中不慎部分曝光,为了纪念还是将它洗出来放大,虽不完美,但也弥足珍贵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普陀山下来再往前就来到了桂林的又一著名景点:骆驼山。桂林、阳朔、漓江沿线,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许多山石被人们加以想象,冠以美名。在我看来,唯有这骆驼山是最写实了,任何人到此,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就是一匹伏地的单峰骆驼嘛。其实它是地壳运动融蚀后的一块残石,由于它又像古代的酒壶,故又名“壶山”,据当地人说,每逢夕阳西下,阳光照在山石上,色彩斑斓,异常绚丽,有“驼峰赤霞”之称。可惜今天游程太紧,与之无缘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游览了七星公园,已近下午四点多钟,急匆匆乘车又赶到了离市区三公里多的穿山公园。据介绍园内有桂林著名景点“穿山塔影”,穿山其实是由五座山峰组成,形状似昂首的雄鸡,与隔江而望的龟山形成两鸡相斗的奇特景观,故合称为“斗鸡山”。穿山前的塔山顶上有一明代建的佛塔,山和塔为一整体,倒映在江中,造就了桂林一景。近一天的游览,略感疲惫,坐在江边,看着夕阳西下,好一幅醉人景色。正陶醉中,一只竹排从右边慢慢划了过来,定睛一看,这竹排、山和塔,伴着夕阳组成了一幅更加美妙的画面,赶紧拿出相机连拍了三张,得到了在桂林旅游中最满意的一张照片,像是为今天的游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1 15:01:05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烟雨漓江

         到桂林、阳朔旅游,不可不游漓江。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也是我心仪已久的旅游胜地。趁着昨天桂林市区的游兴,今天一大早匆匆赶往桂林到阳朔的漓江游船码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踏上游船,开始了60多公里水路的漓江之行。
      
           漓江的游船是无动力的,一般是几艘游船连起来由最前面的一艘动力船牵引着前行,这样游客坐在船上,感觉不到一丝噪音,耳边偶尔传来的只是潺潺的流水声和岸边快乐玩耍的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样轻松惬意的旅行,让几天来的疲劳一扫而光。稍感遗憾的是离开桂林不久,天气转阴,下起小雨,江上泛起了薄雾,漓江的水和两岸摇曳的凤尾竹,再也不是那么的碧绿,不过换个角度看,烟雨朦胧的漓江,犹如中国传统的泼墨风景画,倒也更加迷人呢。不管怎样,还是用相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吧。(这些照片,是自己亲手拍摄、冲洗和放大的,有些还留下了我的指纹呢,虽然时间已过28年,效果也不怎么好,但感觉挺珍贵的,毕竟是那段刻骨铭心的旅游经历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漓江两岸,山形奇特,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这张照片就拍摄于漓江的著名景点“老人峰”,从这个角度看去,到有几分神似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游船行到距桂林约60公里的地方,在游船导游小姐声音的指引下由五座山峰组成的大山映入眼帘,临江的石壁上,青绿黄白,众彩纷呈,仔细端详,似有神驹奔腾,这就是漓江上最著名的景点“九马画山”了 。面对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杰作,清代诗人徐沄曾赋诗赞叹:“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更有民谣唱到: “画山壁,天马壮,不知到底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见了九匹状元郎。”听着这民谣,我跟船上的游客一样,不由得指点着画山,细细地数了起来,不幸的是,怎么数都只有五六匹啊,哈哈,这下我仿佛顿悟了:难怪我只考了个大专呢,数了几遍都看不出有七匹以上啊。说笑归说笑,有个关于九马画山的传说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有一个小伙子,听说九马画山的风水特别好,有祖坟埋在那儿,后代不是做官就是发财,就把他母亲给杀了,埋在山下,结果当晚天降暴雨,电闪雷鸣,山体崩塌,把那不孝的儿子给压死在了山下,这就叫报应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船过了九马画山,再行进几公里,远远的好像能看见阳朔县城了,天气也慢慢转晴,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钻了出来,碧绿的漓江水托起几座山峰,导游小姐清亮的声音再次传来:前面就是漓江上的又一著名景点“碧莲峰”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碧莲峰,山腰峭壁如练,平滑似镜,故又叫“鉴山”。游船行到漓江大桥,回首遥望此山,环列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周围群山又如片片荷叶衬托着它,因而得名“碧莲峰”。现代大诗人沈彬有诗赞曰:“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知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郭沫若先生1963年游此山后,也曾赋诗:“奇峰八面玉玲珑,深感吾身只二瞳。忽见观音千手眼,料应生自碧莲峰。”碧莲峰现在已成为阳朔的象征。它是漓江游的最后一景。看见碧莲峰,漓江游也就算结束了。

    十二。 重游阳朔

          从“漓江游”的船上下来,重新踏上了阳朔的土地。前几天骑着自行车从陆路进入阳朔,今天坐船从水路进入阳朔,想起来都觉得挺有意思的,这算是从不同的角度再欣赏阳朔的美吧。

这是重游阳朔拍的第一张照片: 阳朔码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游船上就听导游小姐隆重介绍了“碧莲峰”,现在置身于碧莲峰下,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匆匆踏上登山石阶,茂密的树林遮挡着阳朔7月的骄阳,顿时凉爽了许多。可能是眺望漓江心切,或是年轻气盛,几十级沿山崖的石阶很快被抛在身后,不到一个小时就登上了碧莲峰顶。站在峰顶,放眼南方,漓江绕过重重山峰缓缓流来,在午后阳光的映照下营造了“日跃群峰霞光艳,万朵芙蓉层叠出”的绝美景色。
 
             领略了美丽的漓江风光,稍事休息,沿着山道漫步下山,一路上众多摩崖石刻一一映入眼帘。据记载,碧莲峰上的石刻有20多块,尤以1834年王元仁(王羲之后裔)的草书“带”字巨幅石刻最为著名。“带”字长宽各八尺,蕴含“一带山河,少年努力”的笔意。(也有说含“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16字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块石刻上刻着爱国志士吴迈的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浏览完众多名人石刻,信步来到阳朔著名古刹“鉴山寺”。鉴山寺原建于唐开元初年(约公元731年)的碧莲峰下,后寺废,现重建于月亮山下,江边仅剩一鉴山楼(如图)因佛学大师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曾住鉴山寺,故鉴山楼内设置了鉴真纪念馆,安放鉴真大师的坐像及他的生平展览供人参观凭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鉴山寺出来向东几十米,就是阳朔的另一著名景点:迎江阁。 它赤柱花檐,绿瓦白脊,建筑风格奇特。这里曾有1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此拍照留念。1960年,周恩来、陈毅、邓颖超、张茜也在此留影纪念。该阁上层可由山路直接走上去,八面开窗,从每个窗看过去,都是一幅美景,故有“画窗”之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迎江阁其中一个画窗的景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游览了碧莲峰已近下午,在阳朔镇上随便找了家小吃店匆匆填饱了肚子,到西朗山饭店取了自行车,顶着炎炎的烈日,赶到了阳朔的又一个著名景点:大榕树景区。该景区集中了阳朔风景的精华,奇山秀水众多,风光旖旎,故事片《刘三姐》还在此取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张照片曾被登载在《贵阳晚报》上,并配文字说明。(如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2003年重游阳朔时拍摄的。风景依然美,只是多一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1 15:02:05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桂林         新的起点

           14日,到邮局取了家里汇来的200元“巨款”,晚上在房间里研究桂林到北京的行程,心里激动无比。记得当晚好像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告别热情的西郎山饭店服务员,骑上自行车向桂林出发。
  
         阳朔到桂林不过60多公里,可能是心情比较愉快吧,路上一边骑行,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自我感觉是离家以来最轻松的一段行程啦。到达桂林时已经接近中午。想到桂林对我的特殊意义吧,还没来得及找个地方吃午饭,首先就 来到了桂林火车站,在那儿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如果能顺利地骑行到北京,桂林就算一个新的起点,如果不能顺利到达北京,桂林也能算一个终点了。所以从照片上看,当时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照片上的草帽已经是换了第5个了,由于天气实在是太热了,骑行中风又比较大,头上流下的汗顺着固定草帽的带子往下淌,时间长了带子被腐蚀断掉了,有时候风一吹,草帽不是掉到河里就是掉到山下,所以一换再换,好在当时这一个草帽也值不了多少钱。)

         考虑到下午从桂林出发再往前骑行时间会比较紧,最多能骑个50来公里,所以剩下的时间就骑着自行车在桂林市区逛逛吧。其实桂林市的城区的风景也很不错的,桂林的美是因为她的山、她的水,那么自然,协调,不同于北方城市的阔大、江南城市的娇媚,行走在桂林,整个人就像流连于山水画中,满城的绿树,静静的碧水,让人体会到一种自然的秀美,安静、淳朴。特别是榕湖和杉湖,是一幅幅自然山水和城市完美结合的画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榕湖 杉湖

        榕杉湖(又称阳塘)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中心,秀峰区、象山区接合处,阳桥的两侧,西通桃花江,东通漓江。榕杉湖是榕湖和杉湖的统称,在阳桥处相连,两湖自古就一直互通互连,如同姐妹,故得名。
  
         两湖开凿至今已逾千年,孕育了无数才人,留下不少古迹。晚清“杉湖十子”的补杉楼,著名词人王半塘的故居,桂林山水画家罗辰的“芙蓉池馆”及民国年间著名教育家马君武故居等都曾坐落在榕湖和杉湖旁
  
        景区位于桂林城中央,是一个水体相连的连心湖.她以阳桥为界,东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唐宋时期为,为人工开掘的城南护城河,称为南阳江。元代称为鉴湖,明代城池扩建,成为内湖。
  
        自清代始,富绅名士纷纷于湖岸边结庐而居,文人墨客于湖畔吟诗作赋,一时间成为桂林文化活动的中心。先后建有唐景崧的五美堂别墅。王鹏运的祖居西园,李宗仁官邸,白崇禧的桂庐,马君武的故居。如今大多故居已了无踪迹,仅余存李宗仁官邸和桂庐。北斗桥位于榕湖,东连湖心岛,西连古南门,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星分布,故名北斗桥。桥面栏杆全部用房山高级汉白玉打制,是广西目前最长的汉白玉桥。整座桥桥形美观工艺精致,晶莹剔透。 (此简介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1 15:02:38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广西境内的最后一站

           16日。不知道是因为即将离开广西进入湖南而兴奋还是担心今天100多公里的行程完成不了,今天起了个大早,简单的收拾了行装,匆匆地吃了早点,8点不到就踏上了新的行程,大概10点来钟到达灵川县。据当时掌握的资料,灵川县属桂林市管辖,地处湘桂走廊的南端,其西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龙胜县(那里的龙脊梯田很有名),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楚越往来之要冲”。由于漓江纵贯全县,这里的风景跟桂林、阳朔极为相像,也是个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地方,当时就听人说那里有个海洋乡有一大片银杏树,最古老的有上千年的树龄,只是时值盛夏,无缘得见此美景了。

          从灵川往北50多公里,来到了兴安县。兴安县是桂林市管辖最大的县,是漓江和湘江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古老运河-----灵渠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楚越文化”的交汇区域,已有2000多年历史。秦始皇在这里统一岭南,红军在这里转危为安,堪称“济冶之都,安国之都”。由于灵渠的开凿,到过兴安的古今名人不计其数,如柳宗元、李商隐、严嵩、徐霞客,近代的如蒋介石夫妇、李宗仁、白崇禧。红军长征中,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等许多红军高级将领均路过兴安。全县境内不但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文物古迹众多,只是到达兴安县城已近下午2点,前面到全州县还有60多公里,为了天黑前赶到全州,也顾不得去参观一下这些著名的历史遗迹了,等以后有机会再来兴安弥补这个遗憾吧。离开兴安县继续赶往全州县,有意思的是,在这段路上还遇到了近一公里被水淹没的公路,而且还是通往全州县的唯一通道,环顾四周,根本无路可绕,看着齐腰深的水中艰难行进的人们,我也无奈地将自行车扛在肩上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也不知道经过了多长时间,终于趟过了这段“水路”。后来曾有人问我:“你这3000多公里都是这么骑行过来的吗?”,这时我总会无比自豪而又略带开玩笑的回答:“是啊,除了在广西兴安到全州有一段是我扛着自行车涉水通过,被自行车骑了一公里和在郑州过黄河时被连车带人放在一辆农用车上通过黄河公路大桥而没有骑车以外,就是这么慢慢骑过来的啊。”。可见这小小的插曲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近11小时的骑行,下午6点来钟总算到达了今天的终点:全州县。这一路骑行下来,同样是要克服高温炎热的困难,不过好在道路还不算太艰难,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从好的方面看,要不是当时烈日当空,恐怕趟水时打湿的衣裤也不会很快晒干吧,如果是个阴雨天,可能难逃感冒发烧的厄运啦,所以当时虽然很疲劳,但心情还是很不错的,住进旅馆后,赶紧研究明天的跨境行程,但愿明天的骑行湖南第一天顺利吧。

这是当时使用的全国公路里程图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一页,划有红色的是当时走过的路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在全州县的住宿发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1 15:04:17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骑行湖南第一天

          17日。昨天是离开贵阳以来第一次一天骑行100公里以上,而且骑行时间超过了10小时,所以一夜的睡眠都好像不足以恢复疲劳,今天早上起来视乎还有些体力不足啊,但想到马上就要进入湖南省,不免有些兴奋,缓了缓神,9点才出发,11点来钟进入湖南境内。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进入湖南后第一感觉就是热,跟广西的热有些不同,就像湖南特有的辣,是那种火辣辣的热,太阳暴晒下像针扎一样,稍一运动就大量的出汗,口干舌燥。另外就是地形问题,出发前我常到学校图书馆看各省的地形图,印象中湖南应该是丘陵地形为主,这对于现在的山地车、变速车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一般的自行车来说,我感觉这种地形就是最难骑的了,在贵州,盘山公路是很可怕,上坡必须靠推,非常累,但下山时只要把握好速度,可以得到比较长时间的放松、休息,这一上坡、下坡通常都是好几公里,而在湖南(包括湖北)骑行,上坡、下坡都不是很长,上坡时蹬上去吧还是有点累,下坡倒是很快,接着又该上坡了,仿佛没有了缓冲、放松的机会,所以刚开始感到很不适应,这一天下来,勉强骑了90来公里,比我想象的要短,到零陵县时已经下午4点左右了,不得已在零陵先住下,适应一下湖南的地形和气候再说吧。
  
           其实零陵县是一个很值得游览的地方,“零陵县”是我国最古老的县名之一,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到1984年共1395年,今广西全州的咸水和零陵共存了810年。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所以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其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她们一路寻找一路落泪而至泪尽泣血,泪血滴落在竹子上称为泪竹(又称斑竹),为纪念她们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这里“零”作涕零之意。1986年6月改零陵为永州,其古城自公元前124开始修建至今2136年从未迁移过,是湖南省内建城历史仅次于长沙的古城。下面是我在零陵的住宿发票,从抬头上看,这张发票正好是1984年7月的,零陵县6月份改为永州,所以这张发票更有纪念意义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六。仰望南岳
         
          自进入湖南以来,烈日的暴晒,炎热的天气成了骑行最大的困难,多希望以后有那么几天是多云的天气,给这炙热的大地降降温啊。没想到老天爷可能看我骑行实在是太辛苦了,随了我的心愿,18、19两天竟然真是多云,一向威严无比的太阳公公他老人家这两天好像温柔了许多,只是在云里穿行中偶尔露一下脸。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天赐良机,从零陵出发,过祁阳到祁东一口气骑了100多公里,19日继续骑行近120公里经衡阳一路狂奔到衡山县,又一次打破了单日骑行的里程记录,经过衡阳时,还用了一个多小时参观了著名的“陆家新屋”。
   
          陆家新屋系清代记名提督、振威将军陆成祖于光绪7年建造,已有12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风格的古建筑群。1944年6月27日,一小队日寇骑兵撞进这里,第二天国民党军一个排进行围剿,双方激战半个月之久,至今南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弹痕数十处,右侧风火墙上更有直径达1米的弹洞,是衡阳保卫战的有力见证之一,2007年在这里兴建了“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衡阳保卫战史称衡阳会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是中国抗战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也是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因此衡阳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授予“抗战纪念城”的称号,并于1947年8月建塔纪念,蒋介石为碑塔亲笔题字。
     
          参观完陆家新屋,稍事休息,继续骑行50多公里,到达同样声名远扬的衡山县。衡山县因五岳中的南岳衡山而得名,衡山古名为寿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下午到达衡山脚下的山门处,抬头仰望衡山,祝融峰在飘浮的薄雾中若隐若现,恍如仙境,这时不由得想起了杜甫咏南岳的《望岳》: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其实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另两首为咏五岳之尊的泰山和咏西岳华山,其中以咏泰山的望岳被广为传播,名气最大。咏衡山的望岳是杜甫的晚年之作,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先到成都,后到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名作,其中最著名的诗句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这次衡阳、衡山之行真是收获颇多,望着高耸入云的衡山,不免还是感到有些遗憾,因为当时制定骑行计划时就确定,此行以北京为最终目标,而且要尽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所以考虑到体力、时间等因素,凡遇名山都采取只眺望,不登山的策略,比如后来的中岳蒿山都都采用了这种方法,等我哪天有了学问也学着杜甫不登山写一首望岳诗,哈哈,笑谈笑谈。

这是在祁东县的住宿发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在衡山县的住宿发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6 14:04:1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單單單丹 于 2015-1-26 14:06 编辑

十七。到达第一个省会城市

             20日。 昨天研究了地图,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天可以到达此行的第一个省会城市:长沙。于是今天又起了个大早,匆匆告别晨雾中的衡山,一路往北70多公里,在下午2点左右到达湘潭。那个年代的人,可能没有不知道湘潭的,因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就在湘潭市,虽然湘潭当时是湖南省最小的地级市,但由于她的历史悠久、名人荟萃,其名声不亚于省会长沙,除毛泽东外,彭德怀、曾国藩、齐白石、黎锦辉、马英九、宋楚瑜、冯小刚、谭盾、汪涵等等均为湘潭籍,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考虑到湘潭离长沙只有60来公里,也没有去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只在湘潭吃了午餐便赶往长沙了,一路骑行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长沙市。

             一到长沙,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邮局给家里发电报以报个平安,还是像在柳州那样,简单的5个字:“20日到长沙”,我想象,2、3天后,我贵阳家里的那张巨大的中国地图上,长沙就会被插上一面小旗了,可以说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啊。另外,在贵阳准备行程时就听人说过,长沙的火车站在当时是全国最漂亮的,所以发完电报立刻找到长沙火车站,请当地的一位热心人给拍了一张纪念照,虽然现在看来效果不是很好,不过它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这是那封电报的原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沙火车站留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1日。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到长沙旅游,岳麓山和橘子洲是必到的,而且此两处景点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众多,所以今天不打算离开长沙,到这两个景点好好游览一番,也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些许放松。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之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植物资源丰富,晋朝的罗汉松、唐代的银杏、宋代的香樟、明清的枫栗等等,均为千年的古树,已查明的植物就有近千种,每到深秋季节,红枫丛林尽染,桔子挂满枝头,使岳麓山更加艳丽。坐落在山中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曾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具有悠久的历史。
这是岳麓山顶的云麓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云麓宫是道家的二十涧真虚福地,明成化十四年(1478)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嘉靖年间(1522~1566),太守孙复与道人李可经加以扩建,形成较完整的道宫格局。后圮。隆庆年间(1567~1572),在山修道的金守分请殿元张阳和为之倡修,于原址处募建三殿堂,前为关帝殿,中为玄武祖师殿,后为三清殿,名云麓宫。其建筑均石柱铁瓦,古朴典雅,并在宫后增建望湘亭,供人凭栏远眺。抗战期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重修,文革期间又遭严重破坏,于1976年后陆续重建。

这是爱晚亭
1d3b5c36e79fda922c6e3363843a8433.jpg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褚、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今亭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该亭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而制。亭内立碑,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笔走龙蛇,雄浑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该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平纵横十余丈,紫翠菁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岳麓山一路游览下来已近中午,吃了午饭又前往另一个著名景点:橘子洲头。

这是橘子洲头的照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时候的人,毛泽东的诗词语录背了不少,《沁园春  长沙》便是其中之一,这是毛泽东1925年秋因遭湖南省长赵恒惕通缉离开长沙前往广州时所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词中橘子洲头指的就是这里。橘洲,橘子之洲,是湘江的一个江心小岛,长约五公里,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零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其实,用一天的时间游览长沙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也不能在长沙停留太久,所以连当时世界闻名的马王堆汉墓都没来得及去参观,这一路留下的遗憾还真不少啊。  (以上景点简介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这是在长沙的住宿发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6 14:06:4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單單單丹 于 2015-1-26 14:09 编辑

十八。走哪边?这是个问题

             昨天在长沙玩得可真够爽啊,心情得到了放松,体力也得到了恢复,晚上回到旅馆房间来了精神,打开地图,研究规划着未来几天的行程。
   
            从长沙出发继续往湖北方向几十公里有个叫“翁江”的小镇,往东可到平江县,往西可去汨罗、岳阳等地,我知道汨罗是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晚年生活、写作、以身殉国的地方,纪念屈原的屈子祠就建于城西北10公里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这里有众多纪念屈原的名胜古迹,而岳阳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岳阳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著称于世,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去这些地方旅游,无疑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但从里程上看,以到湖北咸宁为例,如果走汨罗、岳阳方向,总里程将近300多公里,如果走平江方向就200公里左右,考虑到时间和体力的关系,只有放弃这一路众多的名胜景点,最终选择了走平江方向进入湖北。长沙到平江有100多公里,清早从长沙出发,下午到达平江县。
         
              平江县东汉末年设县,唐定名平江,延用至今,建县历史达1800多年。汨罗江自东向西贯穿全境,是湘楚文化源头之一,平江英才辈出,将星璀璨。尤其是近代孕育了60多位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和92位国民革命军抗日将领。
          平江县的名声主要与平江起义和杜甫墓有关。1928年6月,彭德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湖南陆军独立五师第一团和第三团三营进驻平江,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感召下,滕代远、黄公略等人在天岳书院(今平江起义旧址)发动了平江起义。据记载,这个旧址原来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为砖木结构,占地2700平方米。解放后,扩为平江县第一完全中学,后来还对彭德怀、滕代远同志当年的住房进行复原陈列,新开辟了文物陈列室。1982年,陈云同志为其题写“平江起义纪念馆”匾额,到达平江后,这里是必须参观的地方,不过当时感觉这些房屋比较旧,但是正因为这样,使这个旧址更平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从平江起义纪念馆出来,骑行10多公里,来到了小田村的杜甫墓参观。
       杜甫墓是唐代伟大爱国诗人杜甫的长眠之地。公元768年(唐大历三年)冬,杜甫携妻儿乘船离开四川到岳阳,第二年春到长沙,770年(唐大历五年)4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举兵为乱。为避战火,来到平江县,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葬于小田天井湖。
  
           杜甫墓为圆形土堆,墓前立青石碑,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墓前是清光绪十年重修的杜文贞祠,祠门正上方有青石匾,上刻“诗圣遗阡”四字。宋朝王得臣有诗叹云:“水与汨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对屈原与杜甫这两位伟大爱国诗人死于一地,葬于邻近,发出了无尽感慨。

           参观了杜甫墓回到平江县城已近傍晚,找了家旅馆入住,照惯例研究以后两天到武汉的行程,想到下一个省会城市,又兴奋得差点没睡好觉。

这是在平江县的住宿发票
7d10b2cfad45ee61bc1ac68facddf4ca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6 14:07:3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單單單丹 于 2015-1-26 14:10 编辑

十九 。一头撞进“桑拿房”

                选择平江方向看样子是对了,虽然少看了很多名胜古迹,但也少赶了很多路,最近这几天算是很轻松的了,这两天一路骑行经湖北崇阳到达贺胜桥,这地方可玩的地方也不多,到了旅馆住下,无聊之余突然想起这贺胜桥的地名是怎么来的?背后不会有什么故事吧,所以在附近找了个年纪稍长的人打听一下,当地人很热心,跟我详细介绍了这地名的来历: 贺胜桥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宋代,为一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据清代的记载,在县北四十里,宋末兵起,当地人聚众与贼大战,最终取得胜利,故此桥名“贺胜桥”。此后这一地方因桥而得名。原桥已于1913年粤汉铁路修建时拆迁于旧址西约30米外的小溪上。

            其实使贺胜桥名扬天下的还是北伐战争的一次战役,贺胜桥地势险要,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同时也是通往武昌的最后一道大门。北伐战争时期,军阀吴佩孚在汀泗桥战败后并不死心,决意利用贺胜桥的有利地形,再与北伐军决一雌雄。1926年8月29日,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继汀泗桥大胜后,乘胜追击,在贺胜桥向军阀吴佩孚发起猛烈攻击,在友军和当地农民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用一天一夜的时间,一举歼灭了吴佩孚的主力,打开了通往武昌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下“贺胜桥”成了名副其实的贺胜之桥。

这是在崇阳县的住宿发票
7d6cdf71ad9bac020aa82e0a1af23adb.jpg
这是在贺胜桥的住宿发票
fbfa754bb8e0ad127d2966cfc0403e6e.jpg
            过贺胜桥往北60多公里就到了武昌,也就算到武汉了,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感觉的话,那就是“热”,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闷热”,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太热啦”,对我这个贵州人来说,进了武汉简直就像进了一间“桑拿房”,那种热,叫人喘不上气,出不了汗,估计包子在蒸笼里的感觉就跟我现在的感觉差不多吧。出发前就有朋友告诫过我,武汉可是我们国家出了名的火炉城市哦,到了武汉我才算真的领教啦。不过到这种大城市,给家里发个电报报个平安还是必须的。另外,就是去看看早已心驰神往的长江和武汉长江大桥了

这是当时发往家里的电报
091295b04a710344c3b971e5e3d6d97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單單單丹 2015-1-29 15:49:4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單單單丹 于 2015-1-29 15:53 编辑

二十。我是这样过长江的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经青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00多公里长,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1957年建成,比我还年长呢,第三套人民币2角的票面上就有武汉长江大桥的图片,所以到了武昌竟没有顾上参观黄鹤楼,直接来到武汉长江大桥下欣赏江景。

         最早知道武汉长江大桥是通过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那“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句子早已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脑海,第一次到武汉,第一次面对长江和长江大桥,当然有些激动啊。但是学毛泽东那样游泳横渡长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那时候我还不会游泳;学毛泽东在长江边写一首词,那更不可能,只能站在江边感慨了一番了。只顾着欣赏江景,没想到时间已近傍晚,必须过桥到汉阳去参观归元寺了,骑着车急匆匆上了200多米长的引桥,很快来到大桥的正桥,站在桥上眺望四方,浩荡长江在这里与其最长的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立三镇(武昌、汉阳、汉口)的奇观,感觉十分豪迈,跟在长江边欣赏江景相比更多了些大气磅礴,加上阵阵江风吹来,给燥热无比的我带来了短暂的丝丝凉意,然而时间紧迫,不能在正桥上久待,凭栏眺望十多分钟后,继续骑车通过1000多米长的正桥路面,这也就算过长江了。

       从正桥上下来到汉阳的引桥有300多米长,一路特意带着刹车慢慢地边骑边看,悠然自得中好像从身后隐约传来带有浓重湖北口音的喊声,因为刚到武汉,没怎么跟当地人交流,也没听懂他在喊什么,所以转过脸撇了一眼,没太在意,继续骑行下桥,很快,那喊声又传了过来,这次好像声音更大,而且似乎略带了点愤怒的味道,这下我才再转过头仔细打量着已经离我很近的人,发现是个也骑着自行车的警察,看见我在向他张望,他便一手扶把,另一只手指着我大声喊到:

“站住!站住!停下!”(这次声音很大,好像是听懂了),
警察叫我?我把在桥上的行为飞快地在大脑里过了一遍,没什么违法的啊,他是在叫我?我也一手扶把,另一只手指着我自己,意思是说,你是叫我吗?没想到他加快车速骑到我的身边,以命令的口气喊道:“叫你停下,你没听见?”,这时我们俩都快到桥下了,我刹住车下来,无比疑惑地望着警察,用地道的贵阳话问道:“什么事啊?”,我看他好像气得不行,只朝我抛来一句:“跟我过来”,我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警察的话还是不敢不听的,于是推着车跟着他朝正桥方向走去。

         我又一次来到了正桥上,那警察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径直走向桥面指挥车辆,把我晾在那儿半个多小时,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可不能这么等下去啊,于是想主动上前问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见我走过来,这才对着我仔细打量起来,问了句:“你怎么回事,过长江大桥的规定,你是不知道还是忘了?”这下把我问到了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他是在说什么,用疑问的目光看着他,好像他看出了我的疑问,

说道:“你没走过长江大桥?你是外地人啊?”,
我答道:“是啊,我是贵阳人,刚到武汉的。”,
这回好像是他懵了,“你怎么骑着自行车?”,
我说:“我骑自行车来的啊”,
看得出来,他非常吃惊,他问了一句“哪个贵阳?”,
听他这问题,我差点没笑出声来,说:“贵州省的省会嘛”,又加了一句“就是遵义那里”,
他似乎确定了我说的是贵州省的贵阳市,
说:“那有多远啊,好像上千公里呢,你骑自行车来?”,

看样子好像认为我在编故事骗他,我赶紧从包里掏出了学校开的介绍信,还有当时用的自行车执照递给他,并说:“我是骑自行车旅游的,想从贵阳骑到北京。”

他拿着介绍信看了几遍,又拿执照上的钢印号与自行车上的对了一遍,从眼神里可以感觉出,他开始相信我了,眼神里多了点敬佩的感觉,
说道:“你真有毅力,能骑这么远。”

我看他情绪好些了,赶紧问了句:“我是不是违章了?”,
他看我态度还不错,耐心地跟我解释起来:“可能上桥的时候你没注意看警示牌,过长江大桥禁止骑自行车下桥,违者罚款。”,

罚款?我不由得紧张起来,问道:“我骑自行车旅游的,不知道长江大桥的这个规定,这也要罚款啊?”,

他看我急了,便又解释到:“任何人骑车下桥都属于违法行为,必须罚款,这其实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也是为了大桥的安全,不过你这种情况嘛比较特殊,可以减轻一点,就罚2块钱吧。”。

2块钱,那可是我两天的住宿费啊,反复跟他磨了几分钟都没见他有松动的意思,想到,算了,再多说,恐怕更要重罚,哎,没办法,谁叫自己不注意看警示牌呢,现在想起来尽管当时交了罚款有点不爽,但武汉警察尽职尽责的作风,良好的职业素质,还是值得敬佩的。办完所有手续,他把介绍信和执照还给我,向我敬了礼,回到桥面上继续指挥着路面的交通。回头看看天色已晚,去归元寺参观已经没有时间了,只好推着自行车下了桥,在汉阳区找了家旅馆住下,回味着今天过长江的小插曲,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

这是在武汉的住宿发票
052c6ed0bb9a25c4a50b098eae2d7273.jpg
二十一。带病游武汉
武汉,长江沿岸著名的四大火炉城市之一,进入武汉10多个小时了,还是没法适应这里的高温、闷热。从长江大桥下来,找了家旅馆住下,休息中,感觉房间屋顶的风扇吹的都是热风,安置好后只好跑到长江边上纳凉,本以为武汉会像贵阳那样,白天烈日酷暑,到了夜晚应该凉爽很多,不曾想到了晚上照样闷热无比,好像比白天还严重啊,弄得吃晚餐的食欲都没有,短短几小时内,就吃了10来根冰棍,其实我也知道,这只能是吃的时候凉爽一点,根本不解决问题的。看着江边、路边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休闲纳凉的武汉人,那叫一个惬意,我真想像他们一样在江风的吹拂下度过这一夜啊。在外面逛了几个小时,回到旅馆房间一看,里面差不多住满了人,感觉更热了,想到明天还要参观景点,说不定还要离开武汉继续前行,没办法,再热也得睡觉啊,但躺下后还是感觉无比闷热,辗转反侧2个多小时居然毫无睡意,无奈中爬起来找服务员借了个台式电风扇放在床头(记忆中好像还另收了5毛钱呢),这下感觉凉爽点了,不久便进入了梦乡。

早上7点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晚上盖在身上的毛巾早被踢到了一旁,桌上的电风扇依然吹着,立刻感到了一丝凉意。想到今天还有三个景点要游览,匆匆起来洗漱、收拾行装,一切准备停当,刚坐下来定定神,突然感到有点鼻塞,不会是又感冒了吧?这下想起来了,昨晚用电风扇吹着睡觉根本就是个错误的决定,没想到图一时的凉快竟造成如此后果。赶快吃药吧,不过当时的速效感冒药都有助眠成分,白天吃了恐怕会影响骑行,不太安全,所以到附近的药店买了瓶十滴水(据说副作用比较小),在一个小茶摊上买了杯糖水,往里面放了几滴十滴水,闭着眼一股脑喝了,没想到杯子里留下一股浓浓的十滴水味道,难闻至极,被茶摊老板好一通数落。吃了药,随便吃了点早餐便匆匆赶到了今天的第一个游览景点:归元寺。

归元寺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的。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是“汉西一境”,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得名。归元寺的第一个看点是藏经楼,这里除藏经外,还有佛像、法物、石雕、书画碑帖及外文典籍,是国内收藏佛像较多的一个地方。1935年太虚法师出访缅甸时,仰光的佛教徒赠他一尊1吨多重的玉石雕成的释迦牟尼佛像,就供奉在这里。这种佛像在我国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别供于北京和上海。另一个看点就是罗汉堂,至今有二百年历史。民间有句谚语:上有宝光(成都),下有西园(苏州),北有碧云(北京),中有归元(武汉)。是说这四个寺院的五百罗汉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华。到归元寺,数罗汉是必须的项目,我也按书上介绍的随便从一尊罗汉开始,数到第25个,看着这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想象着自己以后的命运,感觉很有意思啊,可惜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拍照片,只在大门前拍了一张,回来冲洗时竟然曝光了,洗出的照片效果很不理想,不过也挺珍贵的。

这是当时的照片
2.jpg
参观了归元寺,又来到武汉的著名景点: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于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情谊所建,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汉的著名音乐文化古迹,也是湖北省、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文物其一。

这是古琴台的照片

3.jpg

最后一个景点是二七纪念碑。二七烈士纪念碑在汉口江岸“二七”革命纪念馆院内,为纪念1923年在“二七”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而立。碑用花岗石砌成,碑身为圭形方锥体,置于束腰石座之上,通高12.6米,碑正面镌毛泽东手书“二七烈士纪念碑”七字。“二七”惨案是中国**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在这次京汉铁路总同盟大罢工斗争中,被杀害的有52人,受伤的300余人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和“劳工大律师”施洋。从1923年到解放后的1953年的30年间,二七大罢工的发起地——江岸并没有纪念二七罢工的任何建筑。1951年,逮捕了制造“二七惨案”的原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就在现二七路老纪念馆地址临时搭建审判法庭,宣布处死。

这是二七纪念碑的照片
1607624be70810c2bae5f0b4e5ce4fea.jpg
参观了三个景点,看时间还早,想到武汉实在是太热,还是离开武汉吧,就这样今天不仅带病游览了武汉,而且还往前骑行到达河口镇,可能是因为感冒,加上体力消耗也很大,只有在这儿住了,下午再吃了感冒药,希望感冒明天别加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64

粉丝92

帖子1064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