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08年8月22日巴黎富家子弟,排行老大,年少时的布列松对绘画有兴趣,20岁放弃家族事业去念艺术,1930年以箱型相机开始摄影生涯,两年后拿着135相机走遍法国,科特迪瓦,波兰,捷克,和德国等地拍摄。1937年娶第一任老婆,是日本舞蹈家,1970年再婚,生下一女。
布列松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张经典照片。他生于富商之家,但没有继承父业。二十岁开始主修绘画,学的是超现实派。当他游罢非洲返回法国的途中,在法国马赛发现了一台小型的徕卡相机,从此展开他的摄影生涯。早先他在非洲科特迪瓦游历时,曾当过猎人,而捕捉猎物讲求准确,这也许影响了他日后提出的「关键时刻」(decisive moment)摄影理论。他认为摄影布局不应该有任何修饰,而摄影师的任务就是把握瞬间即逝的重要一刻。
拍摄西班牙内战,以及二次大战期间征召入伍担任摄影兵,战时及战后拍摄法国战俘返乡让他在报导摄影界出名。1947年加入另一名战地摄影家卡帕
(Robert Capa)以及塞摩尔(David Seymour )创立马格兰摄影通讯社。
布列松曾说,「一个人不管做什么,眼睛所见和心灵间一定存有某种关系联系着」,「闭着的眼睛看见内在,张开的眼睛看外界的世界。」他不屑经过安排的摄影,他认为,摄影者应该精准且迅速的拍下当下的人事时地物,只使用莱卡135小型相机拍摄,而且几乎都使用标准镜头,偶尔用35mm或者90mm焦距的镜头﹔布列松只拍黑白照片,而且只使用自然光源,他曾说,将拍摄主体置于人造光源下,无异就是毁了这张照片﹔他也反对事后的裁剪照片,认为构图不佳的照片即使经过裁切也是于事无补,也破坏了照片原来传递的意义。
布列松只用完全手动的莱卡相机拍照,而且绝大多数作品使用标准镜头。他厌恶自动相机,因为「就如同用机关枪猎杀松鸡」。布列松的摄影中心概念是「决定性的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也就是将事物本质完美表现出来的那一瞬间。他在1952年出版的同名摄影集序言中,引用17世纪作家红衣
主教莱兹(Cardinal de Retz)的话「世上凡事皆有其决定性瞬间」。他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擅长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抓住事务的表象和内涵,并成为永恒。
布列松的镜头拍过无数名人,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印象派画家马蒂斯,拍过游手好闲的法国哲学家沙特,甚至拍过遇刺前几分钟的印度圣雄甘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电视尚未普及,摄影新闻大行其道,世人都透过诸如「生活」杂志所刊登的照片目击世界大事,布列松是这段时期的个中翘楚。
一九四○年,纳粹德军占领法国,他被关进牢房,三年后成功逃狱。这些经历对他日后影响尤甚。战后,他与同好创立梅格兰摄影通讯社(Magnum),拍过不少激荡人心的新闻图片。印度、中国、日本及美国都有他的足迹。印度圣雄甘地逝世、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革命、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都曾是他作品的主题。
不过,布列松在一九七五年的一次专访中说:「我不是记者。我只是到处闻闻嗅嗅,再测量一下当地的气温而已。」布列松的作品艺术感与摄影触角并重。他凭着绘画根基,将底片视为画纸,作品的构图完美而自然。摄影师贝利形容他的作品,「充满人文主义……及对人的关怀。」
布列松利用其丰富的摄影技巧,以莱卡相机特殊的观景窗及精确的预估,捕捉人物在事件发生时,连续动作中的最高潮,成为三○年代「纪实摄影」技术的极致。布列松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绘画及哲学,他的摄影生涯在一九三一年展开,随后于墨西哥举行过个人作品展,成为自由摄影人;布列松还曾于一九四五年导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返国的纪录片《归途》。
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2004年8月2日在法国过世,享寿95岁。布列松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他提出「决定性瞬间」概念,认为摄影就是在几分之一秒的瞬间,将事物的内涵和表现同时呈现,并且融入生活中。
法国总统席哈克发表声明指出,法国失去一位「深得全球敬仰的摄影奇才」;布列松生前老友莫里斯则形容布列松是二十世纪最出色摄影家之一。
布列松语录
“摄影构图是剪裁构图,而且,是在瞬间中决定的。”
“重要的是观察。摄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敏捷的表现出最重要的部分。”
“摄影,意味着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同时认识出现象的本质,又能快速地把有含意的形式,严密地组合起来。这是一种使自己的头脑、眼睛、心灵同时集中在同一个轴心上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