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年头,不会扫码共享单车,你就OUT啦!摩拜、ofo、小鸣等涂上靓色满街抢镜,“最后一公里”难题迎刃而解。但野草般疯长的单车也给城市添了不少乱,最让政府怕怕的头等大事是“骑行安全”
在上海市中心各大商圈、写字楼和地铁站附近,人行道旁白色区域内停满橘红色、黄色、蓝色各种共享单车,不少单车豪放地挡在人行道上,甚至有几辆车颓然倒地。扫码想骑,却接连发现不是车胎没气,就是踏板缺了一个,还有的识别号码被人为刮掉,“带病”车长期无人清理……
城管部门会偶尔集中收缴拉走一批,企业又会在同一地点投放更多单车“抗议”,周而复始。
地铁族“不可一日无此君”,管理者头疼单车“失控”
共享单车问世前,上海各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闵行、宝山、浦东等郊区设置了2000多个站点、8万辆公共自行车,是定点取还的有桩单车。但使用者常常困惑停车点在哪里?且用户必须到指定地点办卡、缴纳押金等,这些手续也让不少市民放弃使用。
当摩拜等共享单车运用互联网、GPS定位等新技术后,“随骑随停”的自由属性让用户爽呆了。据统计,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达0.54亿元,用户超过400万人,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将超过1000万人。
上班族李先生习惯“地铁+步行”,但骑上共享单车后,深觉“不可一日无此君”。“刚开始车辆投放少,地铁站出来用手机寻觅,跟福彩中奖似的,现在各色单车随意挑选——摩拜要找新款的Lite车型,轻便;ofo常有免费活动,省钱;小鸣充多少送多少,划算……”
但乱停乱放也是客观存在,让基层执法者头疼。
上下班高峰时段,在步行道、主次干道转弯口、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对环境秩序以及出行安全产生了影响。屠知力摄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对记者说,做产品之初做过市场调研,听取有关政府部门建议,针对注册用户实名认证。个别用户有不当行为,可追溯本人沟通。同时率先采用GPS为基础的锁,能监测每辆车的大致位置,停放不合规矩,运营团队可迅速赶往处理。摩拜还提出针对违规用户的信用分体系。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乱停乱放会有减少趋势。
他认为良好习惯需要逐步养成。他给记者发来一张深圳街头照片:市民自发组织规范摩拜单车停放区域。摩拜也在推荐停车点建设,在上海已超过200个,包括与街道、商家、地铁等共建,共同维护管理。
然而,共享单车大批量、高密度投放,停放点分散,管理往往跟不上,单车们仍在“失控”……
共享单车未列入工信部非机动车销售目录,法律层面上都“不合格”
“上海市场绝大多数共享单车不符合质量要求,骑行安全是我们关注的头等大事。”上海市交通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语出惊人”——所谓共享单车实质是通过网络平台租赁自行车服务,但这些车辆并未列入工信部非机动车销售目录,法律层面上都是不合格产品。
在共享单车越来越流行的同时,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不文明现象频发。这辆黄色的共享单车被人故意涂上了蓝色油漆。 屠知力摄
车辆在外地生产,本地质监部门难以对质量监管。未进入销售流通,工商管理也存在盲区。一旦用户发生骑行交通事故,将无法定责。
大量用户押金的安全也有很大风险。网爆用户押金遭管理方挪用,虽经辟谣,也引发对押金收取的关注。摩拜用户299元的注册押金,汇成数以亿计的资金池,哪家企业不心动?一旦用户集中申请退押金,会不会出现类似银行挤兑现象?
摩拜单车公关负责人曹国星认为押金制度是租赁行业通行做法,汽车租赁、甚至图书租借等都如此,目的是确保资产安全,若有损坏可以追偿。摩拜开立了存放押金的银行账户,以百分百确保押金安全。承诺用户随时申退,规定提出申请后退款一周内到账,其实大部分都能实时到账。
最近各地政府正在研究和制定共享单车企业管理押金的相关规定。确实,企业再自律,也不如健全制度约束靠谱。
最近,优拜单车规定,用户芝麻信用分达到650分以上可免付298元押金。优拜单车创始人兼CEO余熠直言,“这是为了降低用户成本”。他辩称,650分并非很高门槛,优拜押金总量很小。坊间总认为相关公司押金动辄上千万元,企业想通过收取押金回笼现金流。他叫屈说,这是误解。“一家合法合规的共享单车企业应该目光长远,不会为小利而毁声誉。”他声明,优拜单车押金将完全由第三方监管,确保不被挪作他用。
摩拜法务顾问称,“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商事活动中押金收取和使用属于合同法下当事人意思自治范畴。法律法规对单车租赁押金使用也无特殊规定。随着共享单车用户量的爆发式增长,国家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对行业监管是必然趋势。”他建议,单车押金的监管制度要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设计;措施应当国家定,不是每个地方自定规则。
共享单车并非“活雷锋”,如何逃出“一放则乱,一管就死”魔咒?
“共享单车不能等同于公共自行车。”上海市交通委路设处认为,后者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前者是企业名下资产的租赁服务。如何把共享单车新业态纳入政府管理范畴,上海市交通委正牵头联合公安交警和城管部门开展协作。
首先,上海市交通委要制定共享单车的定位和规划。共享单车方便市民短途代步,但占用了公共道路和停车位资源。这就涉及共享单车的投放总量控制。据统计,上海市已达26万辆,还能承受多大规模?根据上海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自行车停放区域设置基本条件是人行道宽幅在3米以上,划好白线后留出1.8米空间方便行人通行,还不能侵占盲道。其次,共享单车的区域和时间投放不平衡问题尚待解决。几家主要公司为抢占市场,造成中心城区商圈、写字楼和地铁站点附近投放过密,再加上共享单车具有潮汐现象,车辆调度配备严重缺位。
有个别企业,为了去除库存自行车,也注册互联网公司,给每辆一二百元的自行车配上一把智能车锁。其实,共享单车从技术上极大考验公司后台运营管理能力,非“草台班子”能胜任。
各部门对共享单车“紧箍咒”越来越严。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正在会同企业制定相应规范,通信管理局和网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用户必须实名制注册登记,上海市教委也约谈相关企业,禁止向12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共享单车似乎还未找到赢利模式,更多企业借资本力量杀入混战,赔本赚吆喝。但共享单车们并非“活雷锋”,余熠算了一笔账:每辆单车加上智能车锁花费1000元,每天用户骑行6车次,每次半小时付费1元计,半年左右可收回成本,而车辆使用寿命一般为4-5年。
企业的胃口绝不仅限于这点使用租金,套用互联网经济的一句名言“羊毛长在牛身上,猪买单”。共享单车通过用户骑行流量获取和分发,每天有几千万人次的出行数据,这为今后的商业开发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因此才有持续不断的企业和资本拼命挤进来。
对新生事物,过去一直逃不出“一放则乱,一管就死”的魔咒,解决共享单车“成长烦恼”离不开政企合作。不管共享单车姓“公”还是姓“私”,只要让用户骑好骑稳,就能给城市带来正能量。(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