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共享单车问世前地铁站周边黑摩的曾排队“趴活” 摄影/本报记者 郝艺
昨日下午在一地铁站外仅有两辆黑摩的在等活 摄影/本报记者 张香梅
去年起,北京的街头开始陆续出现摩拜、ofo等多家网约自行车,这种网约自行车不用办卡,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过程,骑行半小时收费0.3元到1元钱。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各式网约自行车,多位市民均表示为其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然而,网约自行车的出现却让三蹦子司机“郁闷”,他们表示网约自行车的普遍直接导致了他们收入的减少。
现象
网约自行车成短途代步工具
自去年8月份起,摩拜单车、ofo共享单车、优拜单车、小鸣单车等网约自行车陆续在北京投放,这些网约自行车无需办卡,单用手机就能完成骑行、还车的整个过程,并且它们不设置固定的还车地点,只要在公共区域就能还车。
这种自行车刚一投放就受到了北京市民的欢迎,但是用户刚开始的骑行体验并不十分完美,黄先生从摩拜单车app刚一上线就注册成为了用户,“摩拜单车第一代蹬起来很费劲,车轱辘是实体的,整个车体都很沉。”后来摩拜单车第二代车投放后,黄先生称他再也没有骑过一代车,“运营商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投放的车辆就很好骑。”
郭女士在高碑店一家影视公司上班,从高碑店地铁站下车后需要步行至少1.5公里才能到达公司。郭女士称,从地铁口到公司没有顺路的公交车,以前每天上班,在地铁上的时间没有走路的时间长,遇到累的时候或者恶劣天气会搭一辆三蹦子到公司,大概需要五到十块钱。“但是每次坐上三蹦子都会觉得在用生命上班,车身晃得厉害,坐不稳,总怕出事。”
郭女士认为网约自行车的出现为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自己掌握速度,价格便宜,还车也方便,不用自己掏钱买辆自行车。”
北青报记者在多处地铁口随机询问了一些上班族发现,大部分距离地铁口较近的上班人士多走路到达地铁站,较远的人则表示基本上会骑网约自行车去坐地铁。赵女士住的地方离地铁口1000米左右,她每天早上10点上班,会在楼下找一辆网约自行车骑到地铁口,“小区楼下就停着好几种网约自行车,骑起来很快,五六分钟就能到地铁口。”
北青报记者实地探访北京街头和地铁口发现,网约自行车随处可见,地铁口更为集中。共享单车的用户群以80后、90后年轻人为主,但也能随时见到老人和小孩在街头骑行。
影响
黑车司机称受冲击收入减半
在常营地铁口开三蹦子的胡先生最近有些烦恼,从去年10月份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每天挣的钱开始减少,但当时并未十分在意。而最近他则明显感觉到坐三蹦子的人越来越少,只有早晚上下班的人匆忙赶时间的时候才会选择坐他的车。
胡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开三蹦子好几年了,之前每天能挣一百多,现在每天只能挣到原先的一半。“自从今年过完年,地铁口密密麻麻地多了很多各家的网约自行车,红色的、黄色的、橙色的,最近又多了蓝色的,少说也有五六十辆。现在上班的人都骑这些自行车了。”
胡先生称他家住通州,每天早上7点开车到常营地铁口拉人,下午四五点钟就会往家赶,中午找个小饭馆吃个饭接着在附近拉活儿。“最近有一些同行都不开三蹦子了,一些外地人过完年都没有再过来,听说他们有的去做了生意,有的找个工作去上班了。”
北青报记者询问胡先生是否知道开三蹦子存在安全隐患,他表示自己开车载人的时候都会放慢速度,“我开得很慢,会注意安全。”北青报记者坐胡先生的三蹦子从常营地铁口到杨闸环岛,其间他遇到了两个红灯,但是都没有等到绿灯就开车过了路口。
在褡裢坡地铁站开三蹦子的王先生今年将近六十岁,他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在网约自行车增多之后,三蹦子生意明显就少了,“原来一天可以挣一百多,现在就四五十,只有在高峰时坐的人稍微多一些,有的人已经不开三蹦子了。”
多名三蹦子司机都表示网约自行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有的人已经开始谋求别的出路。
专家
共享单车填补最后一公里需求
北京交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旅游系副教授殷平向北青报记者介绍,“最后一公里”是困扰通勤人员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从政府在交通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来看,首先要解决的是大规模、长距离的公共产品问题。其次是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也就是类似于公交车、地铁等产品的供给。从政府提供交通方面公共产品的考虑来说,一般是从大规模、长距离的再到小规模、细节化的公共产品。 “‘最后一公里’往往就是从地铁口到家里的距离,通常也就是公交车两三站的距离,人们等公交车的时间和花费与最后产生的效应是不匹配的,他们心想还不如花五块钱很顺利地就回家了。”殷平表示,提供这种“五块钱回家”服务的运营方式则处于一个灰色地带甚至是黑色地带,因为它是不合法的。而且在运营上存在很多风险,不管是营运人还是乘坐人都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殷平称,就目前来看,现在已经到了提供小规模、细节化公共产品这个阶段,因为现在我们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铁路、轨道等交通设施都相对完善了。共享单车就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通勤人员“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且是以一种规范的、被大众喜欢接受的方式,所以这种填缝式的公共产品最终能得到消费者的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