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举不过一个十岁的小孩,他父亲也不过是“太山都尉”这样一个小小地方官,居然这样跟太中大夫陈韪说话,简直是咄咄逼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议论,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也是皇帝近臣。让一个朝廷大夫,年龄是自己父辈的人,在大庭广众下不了台,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孔文举在四岁的时候,也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那一年,他把大梨头让给哥哥、弟弟吃,自己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头吃。对了,你一定想对了--“孔融让梨”。孔文举就是孔融。
孔文举出身士族,所以长大后自然进入仕途。他当官却没有什么政绩可言,都是败绩。公元189年,孔文举任北海太守,当地黄巾军暴动,他束手无策,《三国志》有记述他的无能:“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公元196年,孔文举时任青州刺史。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文举守不住,只身逃跑了,其妻、子都做了俘虏。
保民一方的地方官,是绝对不能让他当了。后来就把他调到中央政府任职,任太中大夫。他不畏权贵,常常公开讽刺甚至攻击曹操专政,为曹所恨。孔文举的文采是当朝一流,是文学大名士,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排名在曹氏父子三人之上,亦为曹所嫉。
大家看过吴宇森的电影《赤壁》吧,第一场戏就是孔文举在朝堂公开反对曹操出兵攻打刘备,曹操立即下令杀人“祭旗”。历史上孔文举当然不是这样被杀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历史上是曹操下令处死孔文举的。
孔文举反曹操,写文章比曹操好,这些都为曹操所嫉恨,但曹操的肚量也不止于容不下这些。再说孔文举乃大名士,粉丝遍天下,杀他要引起公愤的;就算以曹操今朝之权势可以为所欲为,但曹操也得考虑自己的历史定位啊,杀名士要背负很重的历史包袱的。孔文举不过一个文人,罢他的官、关他几年,就可以禁声了。再不济也可以借刀杀人,比如杀祢衡,不必让自己的双手沾上鲜血。
孔文举的死因,其实是他抛出的“父母于子无恩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缻中,出则离矣!”这样的论,即使放到2000年后再说,也惊世骇俗。汉朝以“孝”治天下,曹操自己就是“举孝廉”入仕的。所以在曹操眼里,这个“父母于子无恩论”在动摇国本,非杀不可。他觉得正义凛然,遂亲自下令杀人了。
很残酷,斩草除根,孔文举全家被杀,妻、子无一幸免。这是公元208年,他55岁。
回头再来看看太中大夫陈韪的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令人不胜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