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自行车,你为什么没有文化?

来源: walkmates111 2005-9-22 11:44:4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自行车——你为什么没文化
文/李松赞 上海骑帅车业有限公司  
现在不管哪一种产品都在推一种文化,有文化好像就有地位,当人在使用时也会有一种自豪感。比如,汽车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宣传,造就了人们对产品购买时的选择,实际产品区分了不同的人群,选用什么样的车就显示了其的地位与身份。产品文化不仅可以区别人群,还可以起到替代货币的作用,每当节日的到来,在选择礼品时,人们更关心品牌与外观,所以中秋的月饼才可以卖到几百元一盒,大家买时不会过多的考虑成本,而是更多的考虑到买什么样的产品才有面子,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文化。但自行车不能代表身份,不能被人们用来炫耀,也不能成为高档的礼品,自行车你真的没文化吗,为什么?
上一个时代对中国来说是自行车的时代,以前如果有人说不会骑自行车,都会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去看。那时自行车对中国人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讲出一段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故事。自行车曾是新婚三大件之一,多少人为买一个自行车而感到骄傲,那时买到“永久”“凤凰”的自行车也是非常荣耀的事。那时每个人都对买来自行车非常爱惜,一天擦几遍,到处都是一排排整齐的自行车长龙,自行车是中国人生活中一个良好伴侣,是那一时代最流行,最实用的交通工具,也记载了一段历史。
自行车情节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了几十年,风风雨雨骑行的日子,众多的骑车人,应有说不完的自行车的故事,写不完的文化,但也许由于这种文化与自行车本身一样是朴实无华、简单、明了的,所以它只是停在了人们的心中,却不外发的。最近随公交发展的成熟,自行车的作用慢慢淡化在了现代的交通中,由于生活的变化,现在没有人在为拥有自行车而感到兴奋,但拥有与使用的人还仍为它的朴实与实用所吸引,社会变得进步了,但其价格却与从前差不多,人们虽仍在关爱它,但就不愿接受它的价格与投入同时的提高,而还是用最简单实用的眼光去看它,自行车也需要与社会的需求同步发展。
自行车在它最流行的年代里是一种朴实的文化,一种藏在心里,没有外露的文化,也是一种“大众的再也不能大众”的文化,没有任何炫目的宣传与展示;现在由于其价格与宣传已完成被淹没在汽车的宣传阴影之中,成为了只有小地域范围内的一些好爱者间的区域文化,只有他们还在默默地关心与宣传着自行车的文化,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了。
中国自行车产销量与使用量均居世界首位,产量占世界年需求量的3/4,2003年产量为7985万量。2003年出口量达5044万辆。但在中国这个自行车大国里,现在谁还在关注使用关自行车?中国有电脑报、汽车杂志、时尚杂志……,但却找不到关于自行车的大众性杂志。关于自行车的报道常能看到的也只是对于一些国外的概念性新品的宣传与报道转载,中国国产自行车的报道很少能看到,中国生产自行车相关的配件与整车的企业在市场中自生自灭,凤凰、永久、飞鸽、红旗等老品牌由于特殊年代的原因印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一些新的品牌通过自身的宣传在市场中成长,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被记得,大多数被忘记。现在如果让人说出中国自行车的品牌,能被说出的有多少?可能还是只能说出那几个老的品牌,但老品牌在市场中又能占什么地位呢?或是从台湾来的捷安特、美利达,也许对于自行车运动关心的人会说出许多的国外自行车品牌,但又有几人能说出更多的中国自行车品牌?由于国人对国内产高档产品的不认可,所以国内只有国外品牌才可以高价出售,国内产品默默销售,但产品真的差那么远吗,其实有很多国外的产品是由中国生产的,它们只是穿上了进口的外衣,中国自行车路在何方?
中国自行车就是由于缺少文化,所以没有世界知名的品牌,所生产着一些高档的产品,但出口的自行车只能以价格取胜,看到最新2005年的自行车价格与生产量的统计资料,中国出口自行车出口的平均价位是40多美元,台湾出口自行车的平均单价为160多美元,中国现在成为了国际大卖场中低价自行车的生产基地,台湾正在成为国际上品牌自行车的基地,中国的自行车已成为了国外的低价车的代表词,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自行车就一直不停的被国外一些国家提出反倾销的进行调查与制裁,欧洲,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今年欧盟把中国的自行车关税从之前的30.8%提高到了48.5%,而对出口价相对较高的台湾的关税从10.8%降到了0,中国自行车企业在不断的压低成本,但却不断的被提高关税,我们压低的部分总也跟不上增长的关税,所以每一年自行车都在为外国创造大量的税收。看到外销产品中的中国自行车命运,中国自行车发展路在何方?
英国《泰晤士报》时2004年1月底公布的「英国最伟大发明」票选结果,经过读者近一周的网络投票,在最后五强候选名单中,自行车以62%的得票率,大幅领先电力、疫苗、计算机和电灯,位居榜首。这项结果和该报请来的五人专家小组意见正好相反,五位专家一致认为,自行车应该敬陪末座。这个专家小组由科学馆馆长、全国工程学会会长以及前政府内阁部长等组成,他们当中有三人认为最伟大的英国发明应该是电力,另外两人则选择疫苗。     
 自行车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企业赋于产品的文化:
产品需要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能生产者与使用者沟通而行成的,使用者与生产者的互动将会碰撞出无数的火花,撞击出精彩的文化。
现在的自行车厂家多数只是生产产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不能与使用者达到互动,产品的生产开发也不是以消费者与社会需求的反馈进行改进,从而使产品适合于使用。而是以自主开发为主体。这样就撞击不出文化,现在已进入了DIY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个性,他们买产品不仅是为了使用,更需要一种文化。
自行车的运动文化:
自行车是用来骑的,骑的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我们常可以在健身馆看到健身教练对各种健身器的指导,但是在大量普及的自行车的使用中,却少见有专职或业余自行车骑行教练进行对自行车骑行的指导,多数人都会骑车,但却骑不好车,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但中国的自行车的运动水平与人数却远远落后于欧洲的许多国家,也许就是因为缺少文化这一助长剂,所以在中国这个最大的自行车土壤里却不能与乒乓球运动一样结出硕果来。
社会上对自行车关注:
社会宣传的导向往往可以造就一个行业,也可以催毁一个产品,现在汽车之风刮遍全国,势不可挡,与其宣传不能说没有大的关系,看起来中国已在大步进入“汽车时代”了,现在大家都在从侧面看到汽车带来的众多的负效应,但是大家仍然热情高涨的去买汽车,也许是汽车给人们的印象太重要了,大多数人总觉得没有汽车是不成功的,所以买车不仅是为了实用,而更多是为了表现一个地位。
但对于自行车这一产品只有做出概念性的产品才能被媒体关注,如去年的号称“最轻的折叠车”,但那种自行车在中国可能就不会被认为是自行车,但他们会为这样一个产品举办发布会,并会被众多媒体报道与转载,在中国自行车展都不会被人非常关注,何况一个产品,而且真正大众的,真正实用的新品是往往找不到更多的推广与支持的。
弱势文化:
但自行车的文化从各个方面来说几乎没办法去宣传,自行车企业那有汽车厂家那么财大气粗。让我们看汽车展,每一次汽车展开幕,都会引来目光无数,都会在各种媒体中出现无数的图片与文字,他们是因为报道所以更为人关注,因为关注所以有更多的报道。但相比之下自行车展相关注的人就相去甚远,媒体宣传也只会是一带而过;在广告宣传上汽车厂家,一掷千金,天价的汽车展品在展会上常在尚未运到之前,就被神秘买家买走,自行车展的产品只能在撤展时进行降价销售,以省得重新拉回厂家。
自行车也不能与时尚用品或消费品相比,由于时尚用品与消费品的需求量大、购买周期短,所以他们可以因为量大而投入更多的宣传,从而获得最多的利润,我们常可以在杂志中、广告里、电视上面琳琅满目的鞋广告,看到用料简单、做工精美,但却简单的鞋子售价不菲,看的人眼花缭乱,不同的定位、不一样的品味,让人难以抉择,花上千元的钱买一双鞋,也为现在许多人所能接受,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变成了时尚的物品,从而也变成身价越来越高,自行车何时才能成为时尚?现在行车不是时尚的产品,使用周期长,所以也没办法与最实用的最简单的交通用品——鞋一样去追求全面的时尚,但当你看到500元的鞋与300元的自行车放在一起时时,你是否想过自行车与鞋相比谁成本更高,到底谁应更值钱?
自行车不能像中秋的月饼一样,在一个特定的节日里成为所有人的宠物,也不能像月饼一样去搭卖比本身还贵的红酒一起做成一个漂亮的礼盒,大大的增加自己的身价,自行车只能平平淡淡的在人们最需要它的时候等待人们的选用,原因就是少了一个能深入人心的文化,让人们却追求的观念。当人们在遭遇到灾难,城市拥挤不堪、能源危机、发生类似2005年的英国的大爆炸,使英国公交系统受到怀疑时,才会有更多的人又开始想起了骑起自行车。
自行车真的需要文化,如果说传统自行车文化是深心中默认的文化,那与时俱进的自行车新产品也需要的则是新的自行车文化的支持,新产品都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人而来的,再用那种心中的文化来默认,可能传播的速度会大于产品的周期。所有的产品都是需要社会 的支持与认可的,没有文化就不能让社会互动。如现在的折叠自行车现在成为了一种时尚不时用的产品,一方面是现在厂家对产品的不合理,但对于存车不方便,上公交难,逛商场没地方存等更多的问题其实应是社会问题而不是产品问题,没有文化就不会创造社会环境,而进一步使产品更完善,也只能使更多的人对新产品处观望甚至敌对的态度,而无法被社会所接受。
作为制造者,我不断在发掘市场的需求,也在创造一种文化,推出好的产品,如现在我们在推动一种观念,以人为需求为主开发产品,提出“伴我行”的口号,我们在推动一种产品,折叠后最小的折叠车(折叠后的16“自行车小于一般的12”自行车,重量也接近),体积小于一般的公交内部规定,这一产品不止是让使用者方便,同时也更多的考虑了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其他人的影响,同时也从多方面在改善一些折叠车的缺点,用好的设计与观念去推动文化,用好的文化让人们相信中国是自行车生产、制造大国,更是自行车设计大国。中国不是没有好的设计,而是没有好的环境,我们在为创造着文化创造环境而努力。2004年深圳自行车展的口号是“让世界认识中国制造的自行车”,也许形成一个自行车文化以后,他们会有一年提出“让世界认识中国设计的自行车”,让我们能真的从生产大国变为设计强国。
中国在手机业、电脑业并不强大,但中国的TCL收购了汤姆逊,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那中国的自行车,如何战胜自我?唯有文化!不论是谁是最后的强者,中国自行车所有的成员与使用者,都将是最后的受益者。
公司口号: 骑帅好助手,伴我行天下
联系方式:
E-MAIL:walkmate@!26.com
QQ:  234503225
MSN:  WALKMATE@hotmail.com
Skype:  walkmate

大神点评6

浙D 2005-9-22 11:54:0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中国是自行车大国,却是自行车运动小国.
路边飞 2005-9-22 11:59:03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拖鞋你为什么没有文化
aaron 2005-9-22 12:22:55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希望有一天环法的凤凰、永久等国内品牌能够赞助环法,呵呵
拉磨的驴 2005-9-22 16:00:1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不管有没有文化,我自己骑着乐就好了!!
青蛙仔 2005-9-22 16:40:54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Originally posted by aaron at 2005-9-22 12:22 PM:
希望有一天环法的凤凰、永久等国内品牌能够赞助环法,呵呵

这个目标好像有点遥远
gushui 2005-9-22 19:05:16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是没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