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美男作家:风流是怎样炼成的zt

来源: 汉唐 2006-8-22 12:58: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美男作家:风流是怎样炼成的
  
   春晓
   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小学老师没文化,没告诉俺这首诗是谁写的,那时候的课本上也没说。多年以后俺才知道,写这诗的哥们叫孟浩然。再过了多年,有一个长得相当妩媚的美男作家做了一个凄切的梦醒来,赖在床上,幽幽地叹一口气,于是写了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再后来就听说这个美男作家原来是抄袭某个美女作家的小说,还打死不道歉,据说惹得美女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云云。唉,有啥好愤怒的呢,美女跟美男,都沾上了个“美”字,一家人了,谁跟谁呀。你看看人家孟浩然同学多大度,美男作家一下子把他的诗抄了四分之一都没说什么。咳,境界啊,人跟人一比,高下立判。
   不过,俺倒是听说这孟浩然也是个美男作家。俺没见过这位美男,不好形容,所以还是引用见过泰山真面目的人的话吧。王士源——老孟的小老乡——说他是“骨貌淑清,风神散朗”,陶翰——老孟的酒肉朋友——说他“精朗奇素”。唉,怪不得这哥俩出不了名,他们废话半天却不得要领,除了告诉咱们孟浩然是个美男作家之外,一点轰动效应没有。得,还是请出大才子李白同学来形容一下老孟吧。李白有一首赠孟浩然的诗,诗是这样写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翻译成白话就是:
  
  老孟老孟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风流天下谁能敌?美男作家你第一。
  年轻有官你不当,奔驰宝马全放弃。
  以前没买养老险,老了躺在深山里。
  月下喝着茅台酒,日子过得真惬意。
  孟哥无事种花草,讨厌当差太费力。
  人品太高莫仰望,不然帽子要掉的。
  老李心中真佩服,所以在此拍马屁。
  
  你看你看,李白同学毕竟是诗仙,这几句诗说的,那叫一个弓虽!看了这首诗,大家都知道美男作家老孟风流了。风流?对,就是风流。不过您还真别说,名人“风流”起来跟咱们凡人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通俗一点说那就是:俺不是风流的人,俺风流起来不是人。不是人是啥?是神仙噻,口黑口黑。打个比方说吧,刘伶同学光着小PP在家里乱蹿那叫“风流”,绝对正版的魏晋“风流”。可是如果您也在家光着小PP,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俺不能把你那举动叫成“风流”,如果您ID叫“流氓燕”,可以考虑叫“风骚”;如果您ID“好色狗”,那除了送您一个“流氓”的称号俺实在是想不出来更好的了。
   别不服气,名人的“风流”跟咱们的风流是有差距的。为了不离题,俺再举几个美男作家孟浩然的光荣事迹来讨论一下美男作家的“风流”是怎样炼成的。
   首先,要“风流”,必须能在知名的BBS上——比如天涯——发至少一个牛皮哄哄的强帖,作家嘛,发强帖是题中应有之义。话说老孟年青的时候想当官想疯了,他29岁时,以大胆提拔才士闻名的前国~务~院~总~理张说同志得罪了李隆基总~书~记,被下放到岳州地委行署当专员,老孟(那时还是小孟)前去拜谒张专员,希望能开后门考个公务员。小孟献了一首诗叫《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据说这是公元718年盛唐BBS年度第一强帖。这个帖子比较短,所以不妨引用一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列位看官,仔细琢磨一下最后四句,很有文章哦。小孟那时候挺羞涩,想开后门又不好意思明说——当然,明说就没意思了,张专员混迹BBS那么多年,什么好帖没见过啊?小孟只说:好大的湖哦,俺想下去玩玩,可惜没有船;湖里鱼好大哦,可惜俺没打鱼的工具。于是老张明白了,敢情这小孟想要的不是船也不是网,而是那个什么。列位看官,当你陪着你的MM逛商场的时候,MM指着一对手镯说:“好漂亮的手镯哦!”以前你可以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俺给你讲了美男作家孟浩然的故事后,你要再整不明白,俺只能衷心祝愿你早点被MM踹了。
   不过,让俺感到极其气愤的是,当版猪的张说同志读了这么好的帖居然也不给个红脸,甚至连“我顶你个肺”都不说一句,让小孟大大地失望了一把。个中原因未明,留给有识之士去考证吧。
   其次,要“风流”,就要能喝酒。啤酒不算,要茅台;光着膀子吆五喝六不算,要在摇曳的烛光下细品。李诗仙说老孟“醉月频中圣”可是有讲究的:得在月下喝,实在没有月亮,烛光也还将就。更重要的是,酒要“中圣”。啥叫“中圣”?曹操的公司里最能喝酒的徐邈同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这“中圣”的酒嘛,肯定是茅台,要不就是五粮液。你要拎着瓶“中贤”的二锅头,还真不好意思请人喝。老孟的另一个强帖《洗然弟竹亭》曰:“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过故人庄》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裴司士见访》曰:“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嗯,要喝酒,不喝酒的那都是俗人,怎么都“风流”不起来的。所以阮步兵居丧都要喝,喝到吐血数斗都不罢休,最后成了名士;李诗仙也喝,喝坏了脾气喝坏了胃,最后喝高了跳到水里捉月亮,死得超级浪漫,不负“诗仙”的美名。不过千万别学杜诗圣,这老哥们饿昏头了,仰慕他的湘阴县令送来好多酒肉,他一顿都给消灭了,结果被撑死,死相那是相当难看啊。
   再次,要“风流”,就要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古人都说了:“兄弟如手足,妻子似衣服。”当然,古人又说“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都能当个事儿,衣服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如果有哪个胆大妄为的登徒子朋友敢觊觎俺的衣服,休怪俺打折他手足,呼呼。这老孟不但人长得帅、帖写得好,待朋友也不薄。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同志跟老孟约好了,准备带他进京,马马虎虎考个公务员了就进中直机关。您不知道韩朝宗是谁?唉,真不知道该怎么批评您是好。打个比方说,这韩朝宗同志就好比是皇家马德里的首席球探,他比阿Q厉害多了,真真是看上谁就是谁、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要是他做保山,向李隆基总~书~记推荐了某个人,这哥们准能官运亨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当年李诗仙也是想当官想疯了的主儿,他曾向韩同志献上了一篇文采斐然、耸动天下的《上韩荆州书》,也想托他的关系进中直机关,结果人家韩刺史硬是不鸟他,害得诗仙这热脸贴上了冷PG。可是这样一个李诗仙拼命巴结的封疆大吏,老孟就敢放他鸽子。话说约好出发的那天,老孟正跟一帮朋友喝得酒酣耳热呢,一酒友提醒他:“孟哥,你好象跟韩大官人有个约会吧?”老孟扔给他一个卫生球,骂道:“老夫正在喝酒,管他劳什子韩大官人呢!”于是,韩大官人气咻咻地独自上路,老孟进中直机关的希望又破灭了。
   啧啧,看看人家老孟的境界,现在知道“风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吧?不过实话说,自废前途只是小儿科,老孟还有更牛叉的惊人之举。老孟的老朋友、在大唐BBS上发了好些个被固顶的弓虽帖的王昌龄同志,几年前响应西部大开发,跑到千里迢迢的龙标县干了几年公~安~局~长。后来回来了,顺路经襄阳拜访老孟。老友相见,当然要喝酒。喝酒嘛,当然得弄点下酒菜。襄阳没啥好的,就鱼好吃,于是就整了一个全鱼宴。偏偏老孟正患病,医生告诉他不能吃鱼。那时候医患关系跟现在一样紧张,老孟心想:医生的话靠得住,老母猪都会上树,你说你的,老夫该咋吃咋吃。可是他不知道,他老婆背着他给医生送了个大红包,所以那次医生说了大实话,很不幸,老孟没有听。于是,“疽发于背而卒”。知道了不,这才是“风流”的最高境界:只要哥们玩得好,舍掉小命也要搞。这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风流”的美男作家。列位看官,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俺保证,没有人敢说你不“风流”。
   子曰:风流猛于虎也。一个男人要是“风流”起来可真是要人命,何况是一个又帅气又义气的美男作家?所以李诗仙把持不住,大声嚷嚷“吾爱孟夫子”;闻一多教授也把持不住,把这个著名的美男作家的帖子顶了又顶。至于广大喜欢一惊一乍的女同志更是不消说,就是啃老,也要整点儿银子去听他的演唱会、参加他的签名售书。可惜孟浩然同志没能生在今天,要不然绝对能把现在的美男作家一下子气死一多半,从而极大地净化俺们呼吸的空气。
  
   古代的美男作家孟浩然的故事告诉我们:“风流”是好事,男女都喜欢。可是现代的美男作家却总是借“风流”的葫芦卖风骚和流氓的毒药,不厚道,实在是太不厚道了。


                                                        转自新浪文化频道

大神点评10

aaron 2006-8-22 16:45:46 显示全部楼层
谁写的?这么强
路边飞 2006-8-22 18:27:16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以这样详实材料   估计是论文写郁闷的时候整的调侃版
把酒东篱 2006-8-24 12:37:59 显示全部楼层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这首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其实更多的是表达李白心中的孟,而并非真实的孟浩然,孟浩然早年出仕之心非常强烈的,只是一直不为当局所重视,漠漠无闻,终老一生。
记的他一首诗当中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只是一个苦苦挣扎的求官者,直到晚年,不直一谈!!!!!!!!
汉唐 2006-8-25 10:21:57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文人有几个不是挣扎的求官者呢
又有几个不是求官者呢

求官,未必就是求我们嘴里的官
把酒东篱 2006-8-25 12:52:10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风流人士会在乎一个官字吗??????
你读孟的诗你会发现,45岁以前他出仕之心一直强烈着,不过这两句诗意境还是非常大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之杜莆的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拆,有过之而无不及!!!!
孟做官之心是在45岁长安之行不的重要之后,才决定回家隐居的,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他其中的一首诗[留别王唯]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整首记不起来了,总之,孟离风流二字相差甚远!!!!!!!!!
一生为求官的人他还会风流吗?????/夫生天地间,最可贵的就是无拘无束,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更可敬!!!!!!!!!!
汉唐 2006-8-26 20: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也向往做官   可是没有人说他不是风流人物。孟浩然想做官也不能说他不是风流人物。
陶渊明三次做官都是为了经济上的原因。也不能说他做官了,就不是风流人物。他也向往出仕——为国家效力,他年轻时写的诗就有证明;他结交了一批后来成为权贵的作家就说明他心里还是记挂着出仕的,只不过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实现他的抱负。他的作家朋友里面有一个叫颜延之的,后来成为了大官,这个人跟对了队伍,谁呢?就是建立刘宋的刘裕,真的有开创之功。

我想说的是:做官为国、为天下和通过做官谋求更多的利益是两码事。这个千万不要弄错。不然会冤枉太多的好人。比如范仲淹,“先天下……,后天下……”的名言,大家都知道的。

再说,大家都追求风流去了,天下的事情还有谁来做呢。

另外,楼上所说的风流不是一般我们所说的风流,我们一般所说的风流有两个意思:1、作风上的 2、如老毛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所说的风流是第二个意思。
楼上所说的其实是追求自由不受约束回归自然的生存状态。

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然成”,说得是老孟德气质与为人,两者都向往做官,肯定存在心理上的互相理解与欣赏。

我更加欣赏那种进可、退亦可的人生态度。
李白如此,孟浩然也是如此。做不成就不做,自己努力了,没有做成就回到家乡或者漫游天下去。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一点比今天的一些人们进步了不知道多少倍。至少不是那样营营苟苟,显得龌龊肮脏。
我就是想做官,我做官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为了“功成身退”,心里坦然,不藏着掖着。多么光明正大呀,实在是盛唐的气象,青春的做派。

最后在说一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实在比不上老杜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老杜的气象万千,老孟这两句写洞庭湖的实在是比不上的。这个没必要强翻新意,因为多少人已经论证过了的。


随便说说,不成条理。
火天岚 2006-8-26 22:30:02 显示全部楼层
最强的是陶渊明,入入出出多次
汉唐 2006-8-26 22:55:33 显示全部楼层
进出多次  他都能坦然面对  就很难的
把酒东篱 2006-8-28 19:53:52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忘了陶在他的[归去来兮]是这么写的,是为了什么不做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1

帖子5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