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摄影师马良的一套作品。
http://www.fotoyard.com/Photoshow/Myhome/Myindex.asp?Authorid=285
马良,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上海和北京设立自己的工作室,从事广告影片和视频短片的导演。2004年被《中国广告导报》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导演之一,2005年《外滩画报》推介为上海时尚权力100人之一。本书是他的摄影照片集,以及他对摄影的随想,从中你可以欣赏到别具一格的艺术之美。
马良,摄影师、视频短片导演,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在上海和北京设立自己的工作室 YES video shop,从事广告影片和视频短片的导演,制作了很多在中国年轻人市场非常受欢迎的短片作品。代表作品:“channel[v]-眼保健操,中国制造”,2004年被中国广告导报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导演之一。
2004年4月开始艺术摄影创作,使用数码摄影系统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由于特殊的跨越两个领域的创作风格,以及熟练的对视觉技巧的控制力,作品自2004年底起经网络发表,引起很大轰动。先后有“视觉”、“中国摄影”、“摄影之友”、新加坡“联合早报”、indigo magazine、The radio magazine等几十家海内外专业媒体对其作品。
<shanghai baby>影展前言:我是上海妈妈的好孩子。
---我是一个戏子的孩子,所以我注定了也是一个戏子。
一直没写前言,是因为很想了解作品可以带给观者的各种解读方式。
摄影究其本身就是一面镜子,观者在作品里照见的只是自己。各种线索和暗号铺陈,似乎在歧乱进入迷宫的路径,可是这又何妨?观看者自然还是会很清晰地捕捉到自己最想阅读的碎片,并且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于是纯真者照见了孩子,幽默者看到了欢乐,茫然者看不见答案,无聊者也依然百无聊赖。
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是不是说明了摄影只是一个过渡介质,(当然除了摄影作品,很多视觉作品都有这个特性)你制作照片的时候,永远只能完成这个作品的一半,而另一半却交给了观者,摄影作品本身并不需要完整,他需要的是在表象下尽可能大的表述空间。
最后我想说,在拍摄这组作品的时候我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的,试图确认和嘲讽我和上海这个城市的若即若离;又爱又相互轻蔑的某种关系。我是一个北方移民的孩子在这个城市里直到13岁才学会上海话,可是后来又悲观地发现,在这个曾经鄙视外地口音的城市,却又流行起了夹杂外语的台湾口音。上海的价值观如同变色龙一般的无法琢磨又可笑。而这个城市的孩子总是在不停地被这个没有根的城市所扭曲着,在隐痛和窃喜中来回摇摆。
这个城市的舞曲不停地在变幻,我们的舞步也越来越滑稽。可悲的是,除非你离开这个光怪陆离的舞池,不然你很难停下这扭曲的舞蹈,而离开的也许你也很难再找到自己的脚步了。
我知道这拙作只是面哈哈镜,只是我依然可以清晰地照见我自己。
[ 本帖最后由 小诗 于 2007-2-11 01:53 A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