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壮游博札记

来源: 单车静默 2013-9-16 04:23: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博茨瓦纳

登录后获得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单车静默 于 2013-9-16 20:06 编辑

环博行札记

【笔者按】2013年8月25日—9月8日,博茨瓦纳大学孔子主办了“感知中国-中国文化环博行”活动,此次活动绕大半个博茨瓦纳一周,为7所地处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送去中国的问候和礼物。笔者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有些旅程,一辈子一定要经历一次,一辈子只能经历一次。多一次,会怯懦;少一次,会遗憾。从我在Adu那里拿到《环博行行程表》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定会是一趟“有且仅有一次”的非凡旅程。非凡在于其对于中非异文化交流起到的意义,非凡在于其紧凑的节奏带来的挑战,非凡在于这个活动在博茨瓦纳的首创。这些非凡之处,强烈地挑动着我的神经,是我排开两周公务申请当这次活动志愿者的动力。
时间选择在8月底9月初南部非洲雨季到来之前,为期14天整,总行程约5000公里。选在这个季节,一来这是孔院教学任务的间隙,二来此时博茨瓦纳气温宜人,三来避开了博茨瓦纳北部换季时候疟疾的流行。孔院选我做志愿者,我想一来我能当司机,二来我能当厨子,三来我能当随行摄影。在一个毫无疑问的晴天里,我们从博茨瓦纳大学出发了。

一  Tsabong、土鸡

从哈伯罗内出来,驱车南下,经过一段博茨瓦纳较为少见的山区公路后到达去Kanye的岔路口,西转进入A2公路。旅程的开始总是让人兴奋的。因为伊始,所以远未结束,于是有了很多接下来的希望和未知,希望总是好的,而未知——那就未知吧。这一带平坦的地势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半沙漠气候造就的非洲稀树草原地貌。远离都市,驱车驰骋在柏油马路上,看着辽阔的非洲大陆,心情自然而然就开阔了。三辆车都有对讲机,一路欢歌笑语,中午时分到达博茨瓦纳钻石矿区城镇之一Jwaneng,因为估算今天522公里的行程完成要挺晚,所以决定买Nandos外卖带上车——边开车边吃鸡,不知道这个因果关系是否逻辑严谨,因为对于驾驶员来说这确实是个挑战。在此对同车伙伴的一路照顾表示感谢。不管怎样,当天下午5点左右,我们很顺利的到达了第一天的住宿地Tsabong,这是位于博茨瓦纳西南角Kgalagadi区的一个镇子,地处Kalahari盆地,旁边就是全世界最大的金伯利钻矿之一-Tsabong钻矿。该镇距离我们将访问的第一所学校Kgolagano JSS中学257公里,该校所在村落叫Middlepits,与南非接壤。当晚我们在旅馆院子里自己做了烧烤。说我是大厨,其实每次都有大家一起参与准备和善后工作,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不过,既然被叫做大厨,我还是忍不住对着旁边人家过来散步的几只土鸡起歹心了,我吃过博茨瓦纳的土鸡炖汤,我知道那是何种的美味,所以我去弄来那两只土鸡的心有多么坚定,直到他们看见一个塑料袋里面满满地装好了两只被拔毛了的鸡后才了解。善哉善哉,分尸完毕装进保温箱,暂且按下不表。一宿无话。
虽然我不认同将孔子学院开遍全球的理念,(因为XXX同时在抵制所有境外媒体,拒绝认同普世价值),不过我还是很肯定博茨瓦纳孔子学院在当地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即使这有点类似实用主义判定逻辑,但在博茨瓦纳政府对于华人的颇具政治意味的斥责和排挤从去年底就甚嚣尘上这个大背景下,这次环博行的正面意义还是毋庸置疑的。或者至少,从异文化交流角度讲,当第一所学校大礼堂几百个孩子们看到中国的武术、舞蹈,看到投影屏幕上中国的方方面面后睁大眼睛发出阵阵惊叹时,我的内心还是欣慰的。整个文化访问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具体内容和形式:
1.       书籍和文体用品捐赠(各类书籍、衣物、足球、篮球、糖果等)
2.       太极拳表演(简化太极拳24式 群体演示)
3.       武术表演(三路长拳 单人表演)
4.       扭秧歌(扭秧歌,背景音乐《秧歌扭起来》,三人舞蹈)
5.       中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独唱)
6.       中国民族服饰走秀(蒙古族、傣族、旗袍等)
7.       分组活动(剪纸、武术、传统游戏、中文、歌曲、葫芦丝、电影、书法)
这些活动,听说是孔院老师们在很短时间内编排起来的,除了因为他们的多才多艺之外,也与孔子学院日常工作内容有很多文化演示活动有关。演出现场的布置每次都是最费精力的一件事情,学校仅提供场所和桌椅板凳,其他的各类特色装饰、道具、服饰、音像器材、用品,都需要一件一件从车和拖斗里搬出来,安装,布置,然后开演,分组活动完毕后又要一件一件拆解搬回车内。我的工作除了帮助搬运之外,还有调试音响、投影,拍照,摄影。大家通力合作,倒也井井有条。每当她们在表演我在调音响的时候,我感觉我们更像是一个文艺巡回演出团,让曾经在大学担任文艺部副部长的我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的那个大学生活动中心。活动结束,拍集体照后回旅店。路上看到夕阳下红色的沙漠。第一天活动大家都很卖力很累,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当晚在旅店的餐厅里面点的餐,旅店的人很高兴。当晚抬头已经可以看见淡淡的银河。当晚没有时间炖土鸡。




二  跟车杠上了

第三天,从Tsabong出发,目的地Kang,路径Kgalagadi Transfrontier Park和Hukuntsi镇。从Tsabong到Hukuntsi一共226公里,在地图上标注的是一段Untarred minor road,反正意思就是很烂很烂的基本没人开的路。这段在原始荒漠中开辟出来的路让我学会了怎么用4x2车开沙路。毫无悬念地,我们的车陷进去了,意料之外的是UB司机开的4x4车先败下阵来,原因可能是他没有提前将车换到四驱档,等到陷进沙地里时再换已是来不及了。顺便复习一下:4驱车一般有3个驱动档位:2H两驱模式下,前轮或者后轮是驱动轮,用于路面情况较好的普通公路,例如高速公路、泊油马路或者平坦的坚硬的碎石子路等;4H高速四驱模式提供较低的传动比和较高的转速比,用于路面不平坦或者有不深的水或者不深的沙土路面,可以开较快速度;4L是低速四驱模式,提供较大的传动比和较低的转速比,用于极端路面慢慢开,例如厚沙深水雪地等,(但是如果遇到冰面行使就需要在轮胎上缠绕防滑铁链,遇到纯沙漠驾驶需要卷扬机帮助解决陷车问题)。驱动模式更换需要在停车后更换,而在沙地里停车就意味着陷车更深,所以需要在驶进沙地前就换好相应档位,UB司机应该正是犯了这个错误。而我的车是普通车没有四驱,遇到这种厚沙路只能把左右轮差速锁锁死,硬着头皮往前开,不过我比较幸运没有陷车,看来我的驾驶技巧是极好的。当然,我们的运气也是极好的,因为我们把车底的沙刨出来让车脱困后,对面两个黑人开着一辆越野车卷着沙尘逶迤而来,经过我们的时候,用很平静的语气告诉我们:这附近有很多狮子,让我们赶紧钻进车里!所谓无知者无畏。
路过Kgalagadi Transfrontier Park我们到里面的营地吃了顿烧烤,看见了几头羚羊和很多来我们身边觅食的小松鼠。小松鼠们卖各种萌态让同行的女施主们兴奋不已,女施主们慈悲为怀也让小松鼠们大快朵颐(不过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喂食野生动物是违反规定的,不建议效仿)。博茨瓦纳有很多自然保护区和动物保护区,占其国土面积的36%,这是个令博茨瓦纳人骄傲和令中国人汗颜的数字。博茨瓦纳的旅游业一直走的高端旅游路线,全世界最奢华旅馆排名博茨瓦纳包揽了前面几名,欧美游客是主要客户群。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博茨瓦纳,从生态角度而言,是一方祥和的净土;从旅游而言,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而看看我们自己,这么多年口号喊的震天响,人定胜天和黑猫白猫理论,让两千多条河流就这么消失了-不说也罢!
还是接着说车。话说这段沙路一共226公里,我们从早开到了晚,傍晚时分到了Hukuntsi开上泊油马路后我感觉到了浴火重生般的清爽,同行的女老师们感觉到平稳后也都从甜美的睡梦中慢慢苏醒开来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白天的有惊无险和可爱的小松鼠,直到夜幕慢慢降临。对讲机里突然传来陈老师富有磁性且遇乱不惊的声音:我好像爆胎了。我们停车一看,都倒吸一口凉气,他开的车右前轮6颗紧固螺丝齐刷刷被斩断,整个轮子已经掉下来差一点点就脱离车身,刹车盘在轮毂内摩擦打转,当时车速可能在100公里每小时以上,情况说得极端点,就是差点车在马路上打几个滚翻进树林子里然后车毁人亡。好在轮子没有脱离车身,好在出事地点离Kang只有10公里,好在我们在Kang找到了愿意晚上出来修车的人,好在修车的人在他家一个破皮卡车上翻半天找到了正确尺寸的螺丝。 好在,我们人品挺好。最后花了两三个小时共三百五十普拉搞定。忙乱中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我们三个男的东奔西跑忙乎修车,女老师们见没她们事儿,在非洲的晚上的乌漆麻黑的草地上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然后是真心话大冒险。唉,老伙伴们都惊呆了。轮子紧固螺丝为什么会被齐刷刷斩断呢?原因应该是安装轮胎的时候忘了上紧螺丝,驾驶过程中螺丝不断松脱,车身震动时螺杆受到强烈的剪力,一颗一颗逐渐被剪断直到发生事故。所以轮胎紧固一定要自己亲自查看和检测,正确标准是需要使用扭力扳手的。当晚折腾到大概十点钟我们才到达旅馆Macha Live Long lodge,这个名字挺好,说要活得长一点,我们今天逃过两劫,we made it。这是在一所学校内的旅馆,50普拉一间房,有公用卫生间和洗澡间,条件远远超出我们根据其价格对它的期望值。当天还是很累,也没更多时间炖土鸡。土鸡继续在保温箱里呆一晚。

即使没有来过非洲,即使没有来过博茨瓦纳,只要看过《上帝也疯狂》这部著名的电影,就一定对里面淳朴原始、勤劳可爱的布希曼人印象深刻。布希曼人学名叫做Khoisan,按照在南部非洲出现前后分为San和Khoi两种,是早于中非和东非向南迁徙的班图人而长期居住在南部非洲的原居民,Khoisan人与班图人甚至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绝大部分黑非洲人有明显的身体上和习俗上的差异。他们有着较小的骨架、棕铜色的皮肤、胡椒粒状发结、高耸的颧骨、内眦眼褶。这让其他当地人觉得他们跟亚洲人很相像。他们的语言是一种带有很多唇舌音的Click Language,就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Khoisan目前居住在卡拉哈里沙漠地带,大部分已经被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影响甚至同化,只有极少数还在卡拉哈里沙漠中心地带坚持着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近几年政府在卡拉哈里地区发现了一些矿藏,与作为少数民族的Khoisan产生很多地域之争。Khoisan也作为典型的活化石被世界各国各个领域的研究组织和团体特别是人类学作为研究对象。第四天我们访问的学校叫Ngwatle小学,在Hukuntsi西面,也位于卡拉哈里沙漠地带,里面就有很多Khoisan小孩子。这些孩子都是天生的舞蹈家,随便找块空地他们就会跳起来带着浓厚非洲风格的舞蹈,仅仅看着这些孩子们的舞蹈,就足以让人感受到非洲的阳光、非洲的狂野、非洲的纯净。
访问流程文化表演按部就班,比起第一所学校我们已经显得娴熟多了。这所学校的地理位置非常偏远,交通不便利,没有电。所以我们带去了一个汽油发电机作为捐赠物品之一。这让校方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这样他们就有照明,可以使用办公室其他人捐助的电脑了。而发电机的特种转换插头我们确没有找到,直到回到首都哈博罗内后Adu才找到然后寄给这所学校。善莫大焉。这里还有一件事情值得记下,在第一所学校访问结束后Adu的新相机找不到了,我们一致认为可能是因为当天第一次活动,场面管理比较混乱,有学生顺手牵羊把相机偷走了。我们通知了校方,校方问了所有学生找了两天没有结果。Adu倒是大度,说就当捐给那所学校了。然而我们的判定让我们内心总有一些不适,我们自己劝自己,黑人这些坏毛病没法儿改掉。但就在第二所学校准备搭台的时候这部被认为是黑人小孩儿偷走的相机又 自个儿跳出来了。Adu说,下次他会找时间去第一所学校去捐助一部相机。Adu是个好人。我在想,何止是Adu需要捐助,需要捐助的又何止是一部相机,又何止仅需要捐助。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话题。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又受人类理性的社会属性所约束。
下午三点才到这所学校,这让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到旅馆。早上出发前我们就把土鸡放在电饭煲里面炖上了,结果电饭煲烧开后就跳到保温状态,直到晚上我们回来鸡肉也没有炖烂,但我们还是很享受在旅程中有鲜美喷香的鸡汤面吃。吃完洗漱倒头就睡。一宿无话。


三  Ghanzi 生日 青春

从Kang向北行使273公里,我们就走完了全程A2公路,到达了博茨瓦纳西部重镇Ghanzi。三年前,我和妻子还有同事Jimmy三个人开车半夜11点才到达这个城市,在警察的帮助下最后勉强找到还剩下一间房的旅馆Ghanzi Grand Lodge,妻子睡床上,我和同事水泥地上胡乱凑合了一晚。这次孔院也是在这家旅馆预定的房间,不过直到我走进这家旅馆的房间时才意识到这一点。
Ghanzi的名字源自于Naro语,字面意思是"膨胀的臀部",意指健康强壮的羚羊或者牛。Ghanzi又被称为卡拉哈里沙漠的首都。博茨瓦纳最大的旅游胜地是西北部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每年各个季节都有来自全球慕名而来的游客,从Kang开车到Maun,其中间补给站就是Ghanzi,也是唯一可以加油的地方。这让Ghanzi也成为了一个人丁兴旺的镇子。2011年人口普查有一万二千多常住人口。镇子里各种旅店,还有狮子园、Khoisan人文化演示、布希曼人手工艺品店,等等。这次我们是没时间去游玩了,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要给T会计过生日了。在这样别样的地方这样别样的时间过生日,确实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几个年轻人过生日的方式有点特别。在W总策划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头天晚上有每个人签名的生日贺卡就写好了,从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有各种欺骗T会计的不好的消息等待着由不同的人一件一件告诉她,目的是让她经历心情从白天的低谷到晚上的高潮这种大起大落的感觉。结果每个人碰见T了都不好意思跟她说生日快乐,然而聪明的T同学早已察觉W在谋划事情,甚至大家其实也都看出来T察觉出来了,只有W总策划还特别带劲儿的按部就班,直到晚上生日蜡烛点燃T同学发表生日感言说出实情。所以这一天被骗的其实只有W总策划。生日晚宴里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一大盆手擀长寿面还没下锅进肚之前,就被武林怪侠李掌门的铁沙掌薅(hāo)得肝肠寸断,最后只有给寿星单独做了一槽子长寿面,其他人喝的长寿mini面疙瘩,倒也口感独特十分。当天面条有两个哨子,(又叫浇头,又叫卤子)一个青椒猪肉,一个芹菜牛肉。还有一大锅炖了三个小时的土鸡汤。
生日,一个让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提不起来精神的特殊的日子,一个过一次少一次的日子,在这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老师的操作下,又泛出了青春的活力。青春,对于三十出头有家有娃的我来说,是个越来越奢华的词汇。青春,就是无所畏惧地接收消化过滤各种信息,耗散着用之不竭的精力,逐渐形成一个人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知识体系的必不可少过程。青春真好。青春远去真不好。然而,萨缪尔的诗不是写了吗: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好诗!
鬓微霜又何妨,会挽弯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好词!

Ghanzi两天,第三所学校名字是Tshimologo JSS。从这一所学校开始,我又多了一个任务。由于Adu是唯一知道三辆车里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的人,所以由我替代Adu主持中国书法活动小组,Adu专心负责东西的归类的收纳,这委实是屈才了。书法小组,其实应该教可以教能够教的有很多,一来黑人小朋友对于中国书法肯定是一无所知,我说啥都是成立的(譬如我说狼毫就是用的狼的毛,后来想起来是黄鼠狼的毛时已经晚了,误人子弟啊),二来这得益于我初高中时代的发小C同学。(C同学7岁开始学习书法,写的一首好字,目前弹的一首好吉他,酒后弹琴写字更胜一筹)。活动的形式是用文房四宝写出黑人小孩儿的名字,可以取义,也可以取音,但只写一个字,以便于他们记忆。例如,茨瓦纳名字翻译成英文是love,那我就写个繁体的爱,如果是star,就写个星,如果是given,就写个赐,如果是victory,就写个胜,实在找不出的,就只能根据发音写相应的汉字了。由于Adu工作交接的时候一再强调宣纸不多了,所以我在每所学校都慢慢地写楷书,控制在15个名字然后收摊,结果回哈博罗内还有一大袋子宣纸没用。字虽然写的不好,但忽悠小孩儿还是绰绰有余了。孩子们拿到自己的名字后会跑出去到处炫耀,或者找其他中国老师确认这是什么字。但愿这些不成体统的繁体中文书法,会给孩子开一扇了解异文化的窗户,或者至少会给这些孩子一些简单的快乐。孩子和教育才是这片土地未来的希望。活动结束时如果孩子们看见15个名字全写完了还不肯离去,还有DJ老师来砸场子,在黑板前面大叫一通"你好"、"中国"、"我爱你"、"Follow me"就把小孩子全吸引开去了。DJ还干了一件事儿,用毛笔在我们车上写了个大大的寿字,写完了才反应过来大叫一声,赶紧擦了。我说你就差画个圈了。Adu说DJ想象力很丰富,适合当作家,我比较同意。


四  恩加米兰区

离开了Ghanzi,继续我们的行程,下一站:Maun。这段公路叫A3公路。
Maun依附着奥卡万戈三角洲而生,而奥卡万戈三角洲正是奥卡万戈河的女儿。奥卡万戈河每年携带着安哥拉高地雨季(1月、2月)的洪水汹涌而来,流经1200公里,经过纳米比亚,最后在恩加米兰区域放缓她的脚步,将生命之水缓缓注进卡拉哈里盆地,形成几万道支流。每年大约有11立方千米的水灌溉着这20,000km²的土地,绝大部分的水在这片地域上经过蒸发(36%)和植物的蒸腾作用(60%)而流失,不进入任何海洋,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奥卡万戈三角洲。这样河水带着盐分常年在三角洲积蓄,造成了奥卡万戈区域高盐的水。奥卡万戈三角洲以极其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和绝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全球各地每年10万左右的游客,也让其成为非洲七大奇景之一。对于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大小,认为他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三角洲——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认识误区,因为仅仅在非洲,就有另外两个地方的内陆三角洲要更大一些:南苏丹尼罗河的Sudd三角洲,以及马里的Inner Niger三角洲。Maun依靠着奥卡万戈三角洲兴旺的旅游业,成为了博茨瓦纳最大的旅游城市。
我们下午到达Maun,在旅馆安顿下来去坐船游览Thamalakane河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了。河水不深,大概一到两米。河水在这个季节是安静而祥和的,游船上孔院老师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和着发动机船桨的声音,所到之处惊起了两岸的水鸟,导游兼驾驶员熟练平静地讲解着各种水鸟的名字和习性。第二天进入Moremi自然保护区,这是Maun旅游的核心,整个自然保护区占奥卡万戈三角洲面积的三分之一。我们乘游船荡漾在更为开阔的水面上,湛蓝的天空,黑色的水面,金黄色的芦苇荡,让人如梦如醉。狮子、大象、长颈鹿、斑马、等等各种野生动物和四百多种鸟类在这里常驻或者季节性居住,让人应接不暇。水里也有生命的各种形式,鳄鱼、河马、水草、鱼、睡莲等等。温柔祥和的景象让人无法想象这里的水偶尔也有暴戾地一面。在2010年5月份的一次洪水里,奥卡万戈河冲刷了博茨瓦纳境内的20个村庄,所有房屋和设施都被冲走,居民不得不举家迁徙逃难。在奥卡万戈三角洲附近居住着约5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和语言。他们是Hambukushu, Dceriku, Wayeyi(叶伊族), Bugakhwe, and Ilanikhwe。前面三个民族是班图人,后面两个是Khoisan人。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我妻子这两三年来田野调查的对象:叶伊族人。他们勤劳、善良、质朴而又谦逊,他们身上的很多特质是其他博茨瓦纳人身上不容易到的。我想,这些都应与奥卡万戈的洪水有关,因为洪水自古以来都与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叶伊人用美妙的诗歌告诉他们的后代关于奥卡万戈河和生命的真谛:

I am the river

Young and full of health,

I am not living for ever,

My surface gives you wealth,

If you still wonder however,

Below that is death.

尝试如下翻译:

我就是那条河,

年轻而又健康;

不期永恒生命,

水面赐福一方;

凭君贪求依然,

水下即是死亡。

奥卡万戈三角洲上游就是奥卡万戈河,河旁边有一个叫Sepopa的村庄,离马翁有四百公里路程,是叶伊人的聚居地。妻子曾在那里做过几次挺长时间的实地田野调查,在一个老阿姨家里作为田野点跟她一起生活。老阿姨是当地卫生所的护士,负责对村里的病人进行回访检查以及做一些医疗卫生科普工作,在当地很有威望。她的大女儿嫁给了Maun的一个中国人,还生了一个中非混血儿。妻子的研究方向是传统部族的现代变迁。妻子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这是作为一个人类学者必需的能力。在老阿姨和她女儿的帮助配合下,妻子在这个村子里走访了很多家庭、参加了各种活动与仪式,深入地了解了叶伊族的传统习俗与文化以及这么多年的变化。巧合的是,孔子学院选择了Sepopa的Popagano JSS中学,由于手机信号差我没能提前联系上老阿姨,所以在Popagano JSS中学为活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我驱车前往老阿姨家,幸运地找到了她。她很吃惊于我的突然出现,也很高兴,但是她还是很有礼貌很稳重地跟我交流着,她说学校已经邀请她去参加下午的文化交流活动了,她工作的卫生所如果事情不多就一定会去。下午活动开始的时候老阿姨穿着一身得体的绿色礼服,佩戴着一串珍珠项链,作为嘉宾面带微笑地端坐在主席台上。这所学校和这里的师生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因为这所学校是我们访问的所有学校里面管理得最井井有条的,学生统一穿着制服,校长拿起话筒后学生们立刻鸦雀无声,学校为每一个活动小组专门安排了负责协调的老师,有礼品的时候学生不会哄抢,电影没有放完学生不会唉声叹气,诸如此类各种细节让我们感觉到这里人们的不一样。叶伊族是博茨瓦纳的少数民族,他们祖祖辈辈就在奥卡万戈河旁边靠着水以打鱼为生,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特性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自己的语言,然而他们并不是博茨瓦纳政府承认的八大部族之一,而是被划归到八大部族内而存在。这意味着叶伊族不能有政府规定的独立权利和待遇,也意味着叶伊文化的日渐消亡。这让叶伊人感到不公平和愤怒,这么多年来他们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取他们民族权利的抗争。博茨瓦纳大学副校长Lydia女士就是一位从这个村庄通过读书走出去的女强人,我是在Gumare每年一次的叶伊人文化节上认识她的,她说她会为了叶伊族的权益斗争到死。类似叶伊族的情况在博茨瓦纳很常见,除了被政府承认的八大部族之外,博茨瓦纳还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这些部族都被分到八大部族里面而不能以独立的民族存在。这也是博茨瓦纳的民族政策之一。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民族政策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传统与现代交汇处总有碰撞,任何政策都会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我很钦佩为自己民族利益做出抗争的这些人和这种精神。
恩加米兰区的第三所学校位于Shakawe。这个村子与纳米比亚就隔了一条河,街上可以看到很多赫雷罗人,他们是纳米比亚人在早期殖民时代逃避战乱到的博茨瓦纳。他们妇女的服饰尤其特别,全身上下一个像婚纱样式的蓬松的长袍子,头顶有牛角样式的装饰品,颜色鲜艳,站在人群中非常引人注目。Shakawe PS学校是一所私立小学,电力设施老旧,为了接上电我们耗费了一个多小时找来了所有能找到的接线板才从三十米开外的厨房里接来电。活动在一棵大树下进行,别有意境。
在结束我们恩加米兰区域学校访问前,我们去了一趟博茨瓦纳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措迪落(Tsodilo)山。Tsodilo山因为其对于当地的宗教和精神意义,以及其考古学意义而在2001年被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远古时代的San人在这方圆10公里的山区岩石上刻画了超过4500副岩画,这些岩画的具体刻画时间已经难于精确考证,有些画被认为是24000年前的作品,有些就更近一些。措迪落山有四座主要的山,San人给它们赋予了人的含义,一座男人山与一座一座女人山靠在一起,旁边一座儿子山,不远处还有一座山是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男人离开了她,她一直在不远处伫立、徘徊、寻找自己的男人。岩画中最著名的有鲸鱼、两头犀牛、狮子等。San人相信,在措迪落神山附近杀生是会遭到报应的。也许是陈老师或者他车上的女老师没有秉持好生之德不小心在爬山的时候踩死一两只蚂蚁,陈老师在回去的路上车子发动机毫无预警突然停摆,整车失去动力和刹车冲向两边荒野,还好没有山岩或者悬崖,最后车安然地停住了。


五  Serowe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从Shakawe开车到Serowe,950公里,线路基本上把博茨瓦纳从西北到东南斜穿了。车开了一整天,一路和Adu谈论各种问题,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心理宗教,Adu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也让我这么多天开车成为了一种乐趣。这一路孔院老师们叫我万能S,其实Adu才更是贤哲D。我们到达Serowe旅馆的时候已经是披星戴月,旅馆建在一个半山腰上,可以一览Serowe整个城市。我们在旅馆的餐厅里点了餐,侍者说20分钟饭就上来了,我们却等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在夜晚的春寒料峭中狼吞虎咽地把一顿很难吃地西餐塞进肚子里,回到房间后却又听说在我们等饭的时候陈老师放在房间的包被偷了。旅馆的人报了警,Adu和陈老师等了一个多小时候便衣警察才晃晃悠悠走来,东看看西看看十来分钟就走了。第二天我们决定换到另一个旅馆。第二个旅馆Serowe Hotel是我们整个旅程的最后一个旅馆,也是条件最好的旅馆,大概类似国内的三星级酒店。最近博茨瓦纳城市的治安状况令人堪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世界经济危机在博茨瓦纳的滞后影响,二是博茨瓦纳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全球贫富差距排名第二),三是其他周边国家罪犯流窜作案。仅仅2013年8月份,博茨瓦纳武装抢劫案就有148起,这个数字让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华人紧绷着神经。

Serowe的Dinokwane PS小学是我们访问的七所学校的最后一所,就在Serowe市区内,共240名小学生。这是一家中国政府援建的小学,建成后移交给当地政府。校门口有几个牌子贴在墙上,写着[中博友谊学校]、[中国援建]和学校名字Dinokwane等。我们的到来受到了学校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学生们看见我们也是手舞足蹈,不亦乐乎之外还带着一份羞涩。学校里能看到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例如从门口到主建筑道路两旁的立柱,例如一些室内装潢,例如上下课的电铃。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和使命感。当天小伙伴们的表演和教学都十分卖力。 一位学校老师如数家珍般地跟我讲解这所学校的教学成绩,对中国的援助和捐赠表示感谢。听着老师的介绍,看着这些非洲小朋友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我的思绪飞回到了三周前我协助妻子在Serowe区Palapye村的酋长院里采访一位白发老者的情形。这位老者名叫Klass,已经81岁。他清晰的思维、流利的英语和敏捷的行动让人肃然起敬。他在年轻时是个虔诚的共产主义者,曾在20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去莫斯科和捷克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说那个时代已经随着他们这一代老人过去了。老人跟我们聊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村子的历史。在谈到博茨的人民和未来时,老人指出博茨在发现钻石之前农业占GDP的百分之四十,这意味着过去的人们多数还是种地的,然而自从发现了钻石,博茨经历了一夜暴富的发展,政府有钱了,像溺爱小孩子一样娇惯自己的国民,教育医疗全部免费,没工作的穷人还有生活补贴,人们不再下地种田,而是变的越来越懒惰,因为他们可以不劳而获,如今的农业仅占博茨GDP的百分之二,这是很让人忧心的问题。我们接着问他觉得出路在哪里时,老人毫不迟疑坚定地回答:“只有教育才是唯一的办法,教育发展了,国民的素质才会提高,博茨才有未来。博茨现在的教育做得并不好,但政府开始意识到了,相信会有更多的完善措施”。了解到老人在酋长院工作涉及到很多过去的习惯法,我们将七八十年前英国人类学家埃塞克在这里做田野后出版的一本书叫《茨瓦纳人的习俗与法律》送给了老人,老人听到我们要送他书,竟然高兴地站起来说:“这真是比钻石还要珍贵的礼物!谢谢你们!”。
春秋管子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看来人类的智慧在很大范围内都是相通的:教育才是希望和出路;梦想,应该从教育开始。无论是非洲-还是中国。


后记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是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壮游不是流浪,它怀抱壮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与探险也不太相同,壮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
为期半个月的旅程,就像一场梦,那么真实,那么虚幻,真实的是人和事,虚幻的是异文化的冲击和同行、同伴、同事的快乐。这个队伍里加我一共三个男性,其他大都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甚至还没毕业的女孩子,外加孔院外方院长和博茨瓦纳大学派出的当地司机。和这群老师在一起如此快节奏的一个点一个点地走访下来,总感觉自己可能会精力不及,但又一直有着很强的使命感。这一行多亏陈老师的巨细无遗、外方院长的畅通交涉、Adu的始终如一超级给力和各位小伙伴的团结协作卖力表演和教学,我们总算有惊无险、按部就班、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这趟中国文化环博行。我想,这必将是每位参与其中的人一辈子最为珍贵的记忆,这也必将中国文化的种子深深地洒在非洲这篇久远辽阔的土地上,向那些孩子们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
陈老师对我说:在念念不忘中慢慢遗忘,在慢慢遗忘中念念不忘。大概是岁月不留痕记住该记住的忘掉该忘掉的的意思。而人总是容易倾向去忘掉一些平淡或者不顺的细节。所以,还是写下这些文字,为了避免忘却。

大神点评3

才来 2013-9-16 10:08: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无图无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带鱼 2013-9-24 02:46:1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写怎么多啊  没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牛不石耳-华 2013-12-18 15: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0

帖子288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