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颐和园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
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
颐和园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
铜亭名曰宝云阁,因为是金属铸造的,所以又称“金殿”。它建于清乾隆二十年,是清朝帝后祈福诵经的所在。铜亭建在汉白玉雕刻的须弥座上,呈平面长方形,双层歇山顶,通高7.55米,整体重约207吨。在建筑结构上,铜亭完全仿照木建筑结构,梁、柱、枋、脊、椽、斗拱、门窗俱全。檐角的铜铃随风摆动,不时传来悦耳的叮咚声。
宝云阁内原供奉有铜铸佛像,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铜亭幸免于火,但亭内的陈设被劫掠一空。1900年铜亭又遭八国联军破坏,部分窗饰不翼而飞,多年来,人们看到的只是座四面透风的空亭。(本简介节选自网络,感谢作者三好)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其中许多风景画仿自江南山水,是画师们根据乾隆意图绘制的。(本简介节选自网络,感谢作者。)
十七孔桥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为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本简介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 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