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力过猛的意淫----看电影#破风#有感

浪不静 2015-8-18 22:31:19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铁佛寺 发表于 2015-8-18 00:42
浪总言重了,角度不同而已,用专业角度看吐槽的东西确实一大堆,我个人觉得多几个航拍和摩托车甚至车手视 ...

拍摄手法上,武岭爬坡几个长镜头很不错,可惜太少。而城市绕圈赛中,由于毕竟不是职业队在跑,很难拍出味道来,几次航拍到主车群时队伍实在太散,业余赛味很重,只能避重就轻拍些近景特写,并用配乐将镜头带动起来,保持住观众的兴奋感,而造成片子虎头蛇尾的原因其实就是弱在三角恋的处理上。
--------------------
同时也很感谢其它朋友们的交流,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甚至动辄谩骂都没关系,我索性就在这里说下我自己为什么对这电影负面评价的缘由吧,当然说出来并非是为了谋求认同,只是讲讲我的看法。

有的朋友说电影全程看得血脉偾张,而我在看第二遍时到中后部直接看睡着了。这个反应对我而言很正常,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审美偏好并不相同,无高低之分仅偏好不同。跟以前的转山比,大家更关注破风,就因为它是真正讲自行车这个运动的电影,对它自然有不一样的期望,就不免要用自己对这项运动所积累东西去审视它,而且故事本身讲得是洲际队的事,并不是车友参加的中国自行车联赛,讨论的立足点是相当高的,拿电影的比赛跟UCI的一二级赛事比较没什么不适合,只是希望剧组在拍续集时提升更多。

破风是部典型的港式流水商业片,从故事情节到人物设定,剪辑和镜头语言,都是商业电影的通常模版。这类电影强调视觉冲击,不需要观众有什么思考,所有桥段都直白到秒懂,导演从不以考验观众的逻辑能力为乐,而是用简单逻辑把你宠坏到出了影院就忘了所有的程度,它只是一部题材对我们胃口的合格商业片而已。对电影而言,争论的焦点也是在类型片的专业性和商业片的节奏上。相比较而言,以前的转山是部台湾腔调的文艺片,自行车作为交通器具在文艺青年的眼中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成了摇滚歌词中的天堂阶梯,成了他们这个特殊群体寻找生存意义的身体一部分,自行车和藏区一样,上升到了这个群体的精神图腾的高度。现在的文艺青年们早已看不起醉生梦死的老辈作派,也没钱周游列国,只能更钟情于苦行僧式的随处流浪,通过逃离亲朋好人,逃离社会责任,感觉逃离了尘世的污浊,人不人鬼不鬼经历了许久之后,然后剪去长发,宣称找回了自已,他们毁了自行车的B格,就像每年上万人扎堆到一处,毁了318一样。

点评

精辟!!!说到心坎里  发表于 2015-8-26 0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忆235 2015-8-20 16:39:20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只不过是个商业电影,能让大多数观众接受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17

帖子13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