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毕业之旅,独骑东南亚六国探寻人生意义!至骑行在泰东北的乡间

单车静默 2009-11-7 01:02:16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样,俺在外面用英语跟别人吵架争执的时候(包括警察),他们就会退让一些,事后问你是不是新加坡人或者香港人,然后我说我是中国人,他们就会问哪里学的英语,然后我说我在中国大陆学的英语,他们会觉得很吃惊,问你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英语,我说几十年前从初中,现在开始从幼儿园了。
在海外开店的中国生意人大多数没有太高的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给外国人留下了低素质的印象,譬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公众场合抽烟,没有礼貌,等等。更不用说流利的英语,所以他们发现你会流利地使用英语时就会觉得是新加坡人或者香港人。可悲。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非洲国家的大学里面开始教授汉语了,而且是必修课,例如英联邦系统的博茨瓦纳大学。之前在英国的时候也听说英国很多学校都教授汉语。
单车静默 2009-11-7 01: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开车,即使大马路上一辆其他的车都没有(这里也没有摄像头),这里的当地人仍然会遵守交通法规等待红绿灯。
次道一定让主道的车,但是主道有时候还是会停下来让次道的人先行。
行人要过马路就按按钮,灯很快就变红了。
警察叫你拿出驾照,黑子很多会让警察先拿出警证。
餐馆,没有本地人大声说话,非吸烟区一定不会有人吸烟。
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不是太多人的地方,当面走过一定会跟你问声好。
进门一定先敲门,工地做小工的都知道这样做。
该排队的地方,天王老子来了也要排队,否则众人全部指责。
从没见过除了中国人以外的其他人随地吐痰。

老外也有很多缺点,但在上面这些方面,国内,做得很不够。
aaron 2009-11-10 10:37:05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先生的硬盘好了没?
单车多开贴介绍异国风情啊?看来还是有很大可写的嘛
z水边 2009-11-10 11:31:17 显示全部楼层
刚好看到马家辉的《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
想到了你的新加坡之旅
他写:第一个让你流眼泪的女人,第一个让你背叛你的家庭的女人,让你不顾一切和她走的女人,第一个让你明白快感的女人,这种种的第一个女人我们都要充满感恩。因为没有种种第一个女人,你就不是今天的你。
地理先生 2009-11-10 13:22:00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水边 于 2009-11-10 11:31 发表
刚好看到马家辉的《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
想到了你的新加坡之旅
他写:第一个让你流眼泪的女人,第一个让你背叛你的家庭的女人,让你不顾一切和她走的女人,第一个让你明白快感的女人,这种种的第一个女人我们都要 ...



吃一堑长一智
文化大革命也是,有人说如果没有经历这段苦楚,我们国家就不会发展得那么快。
但问题是,这样的苦楚都有好处,谁还愿再来一次?
地理先生 2009-11-10 13:22:59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知识实在没有底。
    我的电脑用了四年多,经常一开机就是一整天,还经常用来下载啊看电视啊,外出都随身携带震来震去,之前一点问题都没有,可前几天突然硬盘就猝死!
    借别人的电脑上网一查,据说我的使用方式都是巨伤硬盘,又说T43换硬盘特麻烦,要刷bios,微码之类的,繁琐得要命,加上网友各说纷纭,看的我眼花缭乱。
    前两天憋不住聊,去电脑城问翻天,硬盘的一个磁头换了,能恢复大约百分之九十的数据,但要五百多块。肯定要换新硬盘,但没有几个有百分百把握弄好T43的报错问题,且喊价不一,岗顶--石牌桥来回走了五六次,周日thinkpad服务中心又不上班,听说拿到哪里维修也价格不菲,真心烦气躁,最后黄昏时分,想起金桥二手电脑的一位尹老板,之前同学买过他的电脑,人好讲机器也不错,,一气之下拿到哪里,他老爸看店,说绝对没问题,叫我买个新硬盘直接去他家找老板,又跑回太平洋买好硬盘,一个多小时去到,刷刷刷,不到半个小时全部搞定。
    后头一问我,160G三星并口2.5寸硬盘多少钱?365大洋,他笑,我这帮你拿,只要340!
      气死晕倒
地理先生 2009-11-10 13:23:10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图文资料

只有一小部分我觉得好的图片备份了,幸好我把大部分图片都发给编辑,过两天去拿回来重新整理。
由于没有恢复旧硬盘的数据,所以有些图片,尤其是到此一游、路边留念的相片,就随风而去了!
先上文字,图片过两天补上,给大伙带来阅读不便,请见谅!
地理先生 2009-11-10 13: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骑楼!

    心领笨珍人的好意,接着上路,继续沿着NO.5公路继续北上,约80公里后便到达峇株吧辖,即所谓的班加兰布。
    峇株吧辖的主干道叫“大马路”,沿大马路放眼望去都是历史悠久的骑楼,它若大的柱子象定海神针一样镇在门前,而上面刻着“XXX公司”的巨大的繁体汉字老远就清晰可辨,仿佛浮雕一般,十分美观醒目。
    由于大马路是南北走向,沿街店铺的门面自然是东西就势,所以骑楼的柱子与柱子之间都挂有遮阳用的门帘,门帘大多用薄竹片串成,方便卷起。早上,大马路西边的商铺垂下门帘遮挡斜照,垂下的窗帘酷似凉在阳台的“竹席”,“竹席”依旧写有公司名称,名称下方通常缺出一个拱门,大小约一人,方便客户进出。下午,又轮到了东边的商铺了,如是反复,唯有中午时分大马路两边的商铺方可对望。欣赏着这古朴的骑楼,漫踏在大马路上,我已经忘却了烈日的酷热,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三四十年代的香港。

[ 本帖最后由 地理先生 于 2009-11-14 11:38 编辑 ]
竹席门帘骑楼.jpg
地理先生 2009-11-10 13:23:37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不了兜着走?

    今天一路都是吃着水果过来的,饿了累了,就在路边的水果摊吃好休息好再上路。在路上,车头总是挂着一袋水果,一只手抓车,另一只手像抽奖一样往袋子里面胡抓,抓到那个吃那个,所以嘴巴总是没休息过。但水果终究不是饭,来到城市看着茶室、餐厅的招牌,肚子就直抗议。
    下午两点多的大马路,街道却冷冷清清,没甚人气。我顺着骑车的方向扫描马路西边的店铺,大多打烊;再骑过去马路对面,通过门帘下的拱门一间间商铺伸头去探,也已关门。奇怪,早上八九点一路过来路边的店铺打烊,我以为还没到营业时间可以理解,可这下午两三点也打烊,就不好解释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餐厅,把单车靠着骑楼的柱子锁好,吃饱后打听这打烊的怪事才得知,原来周末在马来西亚是法定假期,几乎全部的商店都停业休息,旅游的旅游,休息的休息,唯有些许马华的商铺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传统美德。
地理先生 2009-11-10 13:23:50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之谜
   
    吃的满足后顺当便是找住的,穿街过巷找了几间,不是价格不合适就是“风水”不好,怎么找怎么个不合,就当逛街了事,最后还是兜回大马路的“大旅店”。大旅店其实不大,要是在国内我就会开口大笑这旅店自吹自擂,但经历过大笨珍与小笨珍以后,我觉得这里的大与小跟国内是不同一个概念,所以不敢怠慢,便毕恭毕敬地问起前台的老伯。方知这旅店1962年便落成,在当时的峇株吧辖来说算大了,旅店依当时新加坡新兴的骑楼修建,外廊是没有柱子的。
    这才想明白骑楼外廊为甚如此多柱子,原来是骑楼兴起的当时拱梁技术不够成熟,要想有宽大的外廊必须建柱子支撑。骑楼宽大的外廊大有好处,一来可以遮风挡雨,逛街购物不受到天气的影响;二来拓大了楼上的空间。起初应该是这样,后来便觉得美观,再后来便成了建筑文化保留下来。我顺着老伯的指点,在前台打量了一番墙上泛黄的老相片以及当时当地各界大人物为旅店落成的签名,确有几分怀旧的情怀。

[ 本帖最后由 地理先生 于 2009-11-14 11:38 编辑 ]
喜欢玩鸟的南洋人.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注0

粉丝1

帖子1

发布主题
骑友网公众号
骑友网今日头条
骑友网服务号
骑友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