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重游阳朔
从“漓江游”的船上下来,重新踏上了阳朔的土地。前几天骑着自行车从陆路进入阳朔,今天坐船从水路进入阳朔,想起来都觉得挺有意思的,这算是从不同的角度再欣赏阳朔的美吧。
这是重游阳朔拍的第一张照片: 阳朔码头
在游船上就听导游小姐隆重介绍了“碧莲峰”,现在置身于碧莲峰下,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匆匆踏上登山石阶,茂密的树林遮挡着阳朔7月的骄阳,顿时凉爽了许多。可能是眺望漓江心切,或是年轻气盛,几十级沿山崖的石阶很快被抛在身后,不到一个小时就登上了碧莲峰顶。站在峰顶,放眼南方,漓江绕过重重山峰缓缓流来,在午后阳光的映照下营造了“日跃群峰霞光艳,万朵芙蓉层叠出”的绝美景色。
领略了美丽的漓江风光,稍事休息,沿着山道漫步下山,一路上众多摩崖石刻一一映入眼帘。据记载,碧莲峰上的石刻有20多块,尤以1834年王元仁(王羲之后裔)的草书“带”字巨幅石刻最为著名。“带”字长宽各八尺,蕴含“一带山河,少年努力”的笔意。(也有说含“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16字的。)
这块石刻上刻着爱国志士吴迈的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浏览完众多名人石刻,信步来到阳朔著名古刹“鉴山寺”。鉴山寺原建于唐开元初年(约公元731年)的碧莲峰下,后寺废,现重建于月亮山下,江边仅剩一鉴山楼(如图)因佛学大师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曾住鉴山寺,故鉴山楼内设置了鉴真纪念馆,安放鉴真大师的坐像及他的生平展览供人参观凭吊。
从鉴山寺出来向东几十米,就是阳朔的另一著名景点:迎江阁。 它赤柱花檐,绿瓦白脊,建筑风格奇特。这里曾有1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此拍照留念。1960年,周恩来、陈毅、邓颖超、张茜也在此留影纪念。该阁上层可由山路直接走上去,八面开窗,从每个窗看过去,都是一幅美景,故有“画窗”之称。
这是迎江阁其中一个画窗的景色。
游览了碧莲峰已近下午,在阳朔镇上随便找了家小吃店匆匆填饱了肚子,到西朗山饭店取了自行车,顶着炎炎的烈日,赶到了阳朔的又一个著名景点:大榕树景区。该景区集中了阳朔风景的精华,奇山秀水众多,风光旖旎,故事片《刘三姐》还在此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