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两位妹纸包了一辆黑车,在5点多的时候出发了。
司机为了省下过路费,不走高速,也不走国道,在村道上绕来绕去,快到萧山时,太阳已快落山了。
这是今天的行程图,有些线路与实际走得稍有出入,线路里程160KM,实际骑行距离是170KM,后来陪着雨哥找大行店在滨江转了好几圈,回到家中码表显示里程182KM。
是的,今天又搞了个100多公里的小清新,痛快啊!
【历史资料,来自网络】
宋六陵位于绍兴城东南18公里的攒宫,现绍兴县富盛镇境内。陵区占地2.25平方公里,有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即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此外还包括了北宋哲宗皇后孟氏、亡国之君徽宗及一批后妃与皇室重臣的坟墓,是江南地区规模最为庞大的一座皇家陵园。
宋六陵之所以取名为“攒宫”,是因为南宋的君主们原先并不准备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永久安息在江南,本打算浮土浅藏,暂时的将梓宫攒集一处,有朝一日收复中原后再一并归葬河南巩县的北宋祖陵。但苟安一隅的南宋王朝,以“国破山河碎”的结局而告终。诸帝遗骨非但未能如愿返归祖茔,反而在亡国后不久就遭到了强人的浩劫凌辱,陵园毁于一旦。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时任江南释教总摄的西僧杨琏真珈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率众僧及凶暴之徒,赶到绍兴陵园,将整个南宋皇陵破坏殆尽,这是宋六陵遭到的最大一次浩劫。《南村辍耕录》和《癸辛杂识》都记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琏真珈与允泽率领部众蜂拥到陵区,陵使罗铣竭力相争,不让开陵,允泽拔刀相逼,罗铣无奈大哭而去。这伙歹徒有恃无恐,先盗挖宁宗、理宗、杨后等陵。理宗在位三十年,死后珍宝随葬尤多。盗贼开启理宗棺盖时,一股白气冲出,只见理宗栩栩如生。珠光宝气缭绕其身,棺底垫以织锦,包以金丝网罩。棺中宝物被一抢而光后,歹徒又将理宗尸体倒悬,撬走口含的夜明珠,沥取腹中的水银。理宗原想保护其尸体不烂,岂知却落得挂尸倒悬的结果。事后不久,他们又盗徽宗、高宗、孝宗、光宗诸帝陵。高宗尸骨腐坏,头发亦已化尽,略无寸余。据清《历代陵寝备考》引《南村辍耕录》记载,西僧杨琏真珈,发掘徽宗陵得“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高宗陵得“真珠戏马鞍”,光宗陵得“交加白齿梳”、“香骨案”,理宗陵得“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度宗陵得“玉色藤丝盘”、“鱼影琼扇柄”。诸陵宝物被盗,尸骨却被弃于草莽之间。
宋六陵被盗挖以后,宋代遗民、绍兴义士唐珏时年二十三岁,闻知帝陵被毁,龙体遭劫,忧心如焚。遂邀集里中少年,乘夜潜入陵园,收拾六陵遗骨。事前备置木匣若干,覆以黄绢,上署帝号、陵名,将诸帝遗骸收藏匣中,“六陵各为一函”,密埋于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前,并树以冬青以为标志。“独理宗颅巨,恐易之事泄,不敢易为伪骨”。翌日凌晨,事情完毕,唐珏出百金,酬谢众人。
七日之后,杨琏真珈复取理宗头颅,截为饮器取乐,又下令裹取诸帝骨骸,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一高十三丈的白塔压之,名曰“镇本”,以压胜江南人民之意。杭州民众以为塔下真的埋有皇骸,常怀着悲切的心情瞻仰此塔,且不忍仰视。他们不知道皇骸早被唐钰等人秘密转移了。
历代陵墓,虽多有盗掘,而惨酷如宋六陵者,还真不多见。有人于是赋诗咏叹南宋陵园的被盗掘:“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后代文人亦多有感叹者。万历《会稽县志》引明绍兴知府张士敏记曰:“祥兴元年,宋亡。元至元二十一年,僧嗣古妙高言请毁宋绍兴诸陵,江南总摄夏人杨琏真珈与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恶。明年正月奏如三僧言发诸陵金宝,以诸帝遗骨建浮图于杭州,截理宗顶骨为饮器。呜呼,其不仁甚矣!”明袁宏道在《游六陵记》中写道:“六陵萧骚岑寂,春行如秋,昼行如夜,虽聊鞭叠骑,而时闻伥啼鬼哭之声。读唐义士诗,痛楚入骨,为之沥泣。自古亡国败家虽多,未有若斯之惨酷者也。诗一首:冬青树,在何许,人不知,鬼应语。杜鹃花,哪忍折,魂虽去,终啼血。神灵死,天地暗,伤心事,戍儿年。钱塘江,不可渡,汴京水,终离去。纵使埋到崖山崖,白骨也知无避处。”清张汝霖也有诗吟咏此事:“世外几番寒却火,野人犹自说攒宫。六陵草树荒烟下,半壁山河落照中。义士伤心偷瘗骨,前朝遗恨失和戎。杜鹃巧作青山泣,并带松声咽晚风。”
|